去年,买过鲍鹏山先生的《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这是一本非常感性也颇显任性的文学史,它竭力沉潜于“人”的情感中,继而放大三千年历史中“人”的心灵世界去给当下读者品味、咀嚼与靠近,因其“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有趣味”,读来极易产生强烈的共鸣。从鲍鹏山先生的文字中,清晰可见的是,他对当前“学术化”文风与体式的一种干脆的批驳,甚至要和“学者们的学术规范开一回玩笑”,要“不讲理一回”,因为“他们把艺术讲成僵尸,讲成庸俗肤浅的政治经济学与似通实不通的考据学,把作家讲成只会简单条件反射的低级动物”。这一立场恰与刊物的宗旨与追求相榫合。今年,刊物从第一期开始即力邀鲍鹏山先生做“《水浒》新说”专栏,以为刊物的追求立起鲜活范式之一种。新说,“新”在哪里? 不外乎两点: 一是经典文学阐释之“新”。我们知道,经典的意义在于,在不同的时代中都能获得无限被解读的可能,从而实现阐释的增殖。而这种增殖未必人人皆可为之,多学少识者,泥于典籍而乏见解,故而难为;少学多识者,逞于性灵而乏根基,故也难为;唯学识相彰者,兼得文典与性灵,方能为之。鲍鹏山先生的《水浒》解读,既有对文本的熟稔,更有着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当下价值,前者缘于其专业积累的学力,后者则得于其对现实参与的深度而获得的识力与洞察力,两者相合,从而对《水浒》的解读有了新质。二是批评文体文风之“新”。刊物提倡学术随笔体,鲍鹏山先生也说过“过分的‘学术化是艺术与心灵的终结”。批评文体文风的“学术产品化”使得文章面目一律,难分你我。《水浒》新说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写法,深刻的思想性、浓烈的当代性,以及强烈的文学性,醍醐灌顶又淋漓酣畅。其实,我们不缺少对经典的重读,但缺少对经典的读法示范,鲍鹏山先生着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典小说的细读方法。
今提及鲍鹏山先生的《水浒》新说,是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发与理念相近的范式。正如八九十年代,刊物与众多学者共同建构起契合时代的“鉴赏体”,而今,我们再次努力寻找并尝试构建一种适应当下的文学“欣赏体”。在这个过程中,感谢每一位开拓学术文风或者說创新学术体式的作者。希望不久,我们再能开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