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昭 赤列德吉 蒙蕊瑞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同内地英语教学相比,西藏英语教学水平相对较低。一方面,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落后于内地;另一方面,西藏英语教学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地方性的问题。西藏乃至区外的教育工作者都对西藏英语教学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影响西藏英语教学发展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有助于促进英语教育教学发展建议。因此,有必要对区内英语教学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本文旨在总结近十一年西藏英语教学研究的趋势和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指导。
笔者通过在知网中检索发现,针对西藏英语教学所开展的研究始于1997年,而1997年至2006年10年间发表的关于英语教学文章期刊少之又少,由此看出在11年期间西藏英语教学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使得西藏英语教学与内地英语教学的差距日益增大。
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对关键词“西藏”和“英语”等关键字的检索,得出文章454 篇(并非所有发表期刊文章囊括在内),通过进一步筛选与整理,将相关性不大的文章、内地学者对西藏教育研究的文章、围绕内地西藏班展开的研究等逐一剔除,最后选取2008年—2019年刊登在中国知网上有关英语教与学的文章共计249作为数据分析基础。
根据发表时间进行统计,249篇英语教学文章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十一年间西藏英语教学论文发表统计图
图1显示,2008—2019年西藏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大发展期(2009—2014)、衰退期(2014—2019)。自2009年始,英语教学研究呈迅速发展趋势,其中2013年和2014 年出现两个高峰期,这表明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而2014年后研究又呈现逐年减少趋势,而颓势当中2018年又出现一个高峰,紧接2019年研究又出现明显下降,这说明近五年来区内对于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根据文章研究对象增设跨等级研究一项,遂共计形成五个种类,又根据该法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以期完整详细地呈现所收集的数据。文章研究对象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文章研究对象年份分布表
随着国内外对英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对英语教学研究方法的探讨和研究,这也形成了现如今英语教学研究分类方法呈现多样性的格局,如教育和英语教学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1]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可分为“探索—解释性”和“分析—法则性”两大类;[2]又有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3]还有基于研究主要目的和数据采集方法等分成的六种研究类型。[4]综合考虑不同分类,本文引用实证性和非实证性两类研究方法作为分析和研究西藏英语教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西藏11年间英语教学发表文章采用研究方法详见下表。
表2 2008—2019年西藏英语教学研究所使用研究方法情况
为了突出实证性研究与非实证性研究的差别,本文以两年为一个单位对数据进行分析。由上表可见,区内英语教学研究总体以非实证性研究为主(59.3%),实证性研究为辅(40.7%)。在过去十一年间这两种类型的研究虽有起伏但是整体趋势并没有较大变化,仅在2016—2017年间实证性研究超过非实证性研究,但是随后的两年实证性研究数量。
英语教学研究不稳定,应增强英语教学研究。从图一英语教学研究文章发表数量来看,区内针对英语教学研究在2008至2014 年间趋于稳步增长,但是近五年来,研究呈现不稳定的发展趋势。文章发表数量有升有降,除18年外,研究以下降为主要趋势。这是西藏英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急需重视的问题。要提升西藏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西藏发展的专业人才,首先要提升针对性研究的数量,然后再逐步提升研究的质量。
从整体来看,最受青睐的研究对象为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其次为中等教育阶段,而与之差异悬殊的就是学前和初等教育阶段。11年来针对学前和初等英语教学研究总和仅占总体的2.8%,不及中等教育阶段研究(31.3%)的1/10,不及高等教育阶段研究(62.2%)的1/20,差异尤为悬殊。高等教育研究又比中等教育研究高出一倍,由此可见针对各教育阶段的研究存在严重失衡。
具体来讲,针对中等教育的英语教学研究,面向中高职院校的研究最低,高中阶段教学研究比例最高。因此,提高今后面向中高职院校的研究就很有必要。从高等教育阶段研究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其内部各个对象的研究失衡严重问题也不能忽视。在62.2% 的研究中,针对高等院校的研究有49.8%,而这些研究往往是从一个学校的个案研究推演其对整个高等教育的经验指导,但却忽视了针对性较强的专科、本科、研究生的英语教学研究,这一不足也要引起重视。
表中所涉及的跨等级阶段的研究全部是针对“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研究,之所以将其单独列为一项是因为其给予我们的创新型思索,众多研究中这种跨等级的研究少之又少,而该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平稳而又顺利有效过度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跨等级研究意义非凡。
早在本世纪初高一虹等就通过研究发现,国外应用语言学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为主(57%,其中包括39% 的量化研究和18% 的质化研究),思辨性研究为辅(43%)。[5]但是在研究英语语法教学时刘忠政等表示由于思辨性研究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经验色彩,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及论证,因而近年来许多学者一再呼吁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6]例如王立非倡导研究方法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非材料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和并存。[7]然而纵观区内对英语教学的研究,还是主要集中在对于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以及对于如何应用和操作某教学理论由此得来的研究结果说服力并不强。
从表2可以看出,针对英语教学的实证性研究论文的篇数和所占比例几乎都不及同时期的非实证性研究,非实证性研究平均要比实证性研究高出19.4%.其中在2008—2009、2014—2015、2018—2019这三个时期,非实证性研究几乎达到实证性研究的二倍。而从实证性研究方法来看,这些研究多为问卷调查,其中大部分的问卷调查并未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这就使问卷的合理性、客观性大打折扣。同时更具说服力的统计学手段并未得到利用,以呈现更具说服力,分析更深入的数据。
通过以上对西藏十一年间英语教学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内英语教学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总体来说,无论是从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了长足的突破。随着区内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无疑又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对于英语教学的研究。从“量”上保证区内英语教学研究的平稳增长;从“质”上增强区内英语教学研究,逐步向实证性研究为主的研究阶段过渡;扩大教学研究对象,均衡各教育阶段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