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力,金道鹏,唐占英,胡志俊,肖静*
1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 上海,201999;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 上海,201203;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国 上海,201102.
痤疮又名粉刺、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是困扰青春期男女的常见病症。本病虽病位在太阳皮肤,多在青春期受少阳相火干扰而发病,但男女阴阳体质不同,故在病机和治疗上有所差异,单纯运用清肺解毒等方法往往疗效欠佳,而中年患者发生痤疮的患者往往涉及脂肪代谢的问题,故在病机和治疗上也有所不同,若只按照一种思路往往时有不效。
案1:陆某,16岁,男性,学生。2018年5月就诊。颜面部痤疮密集频发,色暗红,夹杂少许新发者,透见脓头,因痤疮太多留长发。形体消瘦,面色偏黑稍暗,怕冷,情绪急躁,平素玩手机而睡眠较迟。大便略粘。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相火妄动,脾虚夹湿。治以:补肾降火,健脾化湿。方取葛根汤合小建中汤加减:
服药1周后睡眠改善,痤疮减少,偶见1~2粒新发者,颜面痤疮见平软,仍有暗红色旧瘢痕。原方去鱼腥草,加入薏苡仁30g、沉香1g(后下),以消除色素沉着及瘢痕。再加减服药3周后瘢痕明显变淡,颜面平滑,基本不再发作,改予八珍汤加丹参、沉香、女贞子、杜仲、麦冬等收功。
按语:青少年男性,天癸至,相火偏旺,导致脂质代谢旺盛,郁于皮肤,而发本病。以葛根解肌、透疹,解湿热之邪,直取其病,可作为本病专药;因麻黄有麻黄碱类似肾上腺素作用,故去麻黄;黄芩轻用上走头面而清相火,芍药清肝敛相火,与大枣、甘草合成黄芩汤清相火,治疗太阳少阳并病;桂枝与芍药取小建中汤补虚之意改善患者形体消瘦;麦冬、鱼腥草清肺化痰,去皮肤之湿热,兼降心肺之虚热;合欢皮促进睡眠养气血,与麦冬、鱼腥草兼有抗炎清肺之用。后以八珍汤健脾胃,养气血,男子重肾气,故以熟地、女贞子、杜仲等补肾,麦冬合熟地等取麦味地黄丸金水相生之意。熟地、女贞子等补肾可补充调节雌激素水平[1,2],进而抑制雄激素作用,减少痤疮的发生。
案2:王某,32岁,本院职工。2017年9月就诊。形体偏瘦弱,长期夜班,睡眠不足,面色萎黄暗淡,颜面部痤疮较多,月经量少,口干,手心易汗出,四肢怕冷,冬季尤甚。有慢性鼻炎病史。舌质淡暗,苔薄,脉细涩。证属:肝血亏虚,脾阳不足。治以:补血养肝,健脾散寒。方药:
服药后痤疮明显减少,面色好转,鼻塞等鼻炎症状也有改善。因工作忙碌,后间断加减服用1月余,麻黄减量至3g,痤疮基本不再发作,夜班时偶尔反复,但较前发作明显减少。
按语:青中年女性,长期夜班而相火不收,兼有血虚脾弱。以葛根解肌、透疹,养阴生津;麻黄轻发阳气,疏散风寒,治其鼻炎;桂枝温阳健脾,芍药养肝血、敛相火;女子以肝为先天,以八珍汤健脾胃,养气血,血足则相火自能敛降,月经亦可随之改善;制首乌、合欢皮安神养血、辅助睡眠。菟丝子补肾养肝,且能补充雌激素。少阳主管脂肪代谢,部分中年人痤疮发作,除了与熬夜、睡眠不足有关,与脂肪周转速度降低也有很大关系,故用四君子汤健脾,改善脂肪代谢,故而症状较快改善。此类患者阳虚明显者可酌加附片,肾阴虚明显多重用熟地。
案3:张某,女性,18岁,形体略胖,怕冷,少汗,毛孔较粗,有少许胡须,颜面痤疮密布,色暗红或紫红,大便略溏。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月经量少且周期不规律。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阴虚血亏,脾虚夹湿。治以:养阴补血,健脾化湿。方药予葛根汤加味:
服药1周后痤疮明显减少,原方加减继服3月余,皮肤较前明显润泽,形体有所消瘦,月经较前增多。
按语:青年女性,激素分泌异常而导致多毛、面粗,并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葛根解肌、透疹,补充雌激素;麻黄发汗利水减肥;桂枝温阳健脾,芍药养肝血、敛相火;丹皮清相火;女子以肝为先天,以四物汤养血柔肝,血足则相火自敛降;白术、茯苓利水而消囊,女贞子、菟丝子一阴一阳而生肾水,且能补充雌激素。故而症状改善。葛根汤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痤疮在临床上应用和报道较多,主要与葛根汤调节激素水平的功效相关[3]。
痤疮多发在脸上、头部、后背,少部分发在前胸,病位以阳为主,病在皮肤,病位在太阳;痤疮多发于青春期女子二七至四七和男子二八至四八阶段,属少阳相火当令,雄激素分泌增加,身体发育代谢旺盛,或伴有阳明燥金敛降不及,此为病因;再者,痤疮多伴有皮肤分泌油脂过多,毛孔阻塞而终至发病,一般与脾虚夹湿或肺热夹痰有关,脂肪代谢属肝所主,与少阳关系密切。《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汗出见湿,则生痤痱。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其中湿、虚、寒、郁及高粱之变几个因素大致概括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学》将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及脾失健运三型,涵盖了其中湿、郁与高粱之变的因素。
痤疮“在皮者汗而发之”,葛根汤因势利导,故可为基础方。其中葛根味甘微辛,气清香,性凉,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善解湿热之邪及酒毒;解肌、透疹故可辅助排出皮表油脂,解阳明及肌表郁滞。葛根属于升阳明大肠经而降足阳明胃经,属升中有降,虽发散而不会助相火[4]。此外,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具有雌激素样作用[5,6],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大鼠的卵巢功能和异常性激素水平[7],故为痤疮专药[8]。麻黄有雄激素样作用,似本与本病不宜,但《本草经疏》言:“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可解除皮表风寒湿之外邪,与桂枝发汗可解除皮肤寒湿郁滞,因其雄性激素样作用极易兴奋,对于体虚心悸患者应减量或不用[9];桂枝“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白芍降胆火清相火,桂枝汤调和营卫,小建中汤补虚劳、主降胆经相火以下交肾水[4];姜枣调和营卫,炙甘草补中气,故葛根汤为本病主方。
黄煌教授也常用葛根汤合用桂枝茯苓丸或者葛根汤加大黄、川芎来治疗面部痤疮[10],同时指出葛根汤适合体格壮实,脸色黝黑,脸上痘痘有丘疹、结节或脓疱的患者,一般背上的痤疮最严重。此类病患用葛根汤补充雌激素后肤色能够变白,硬结逐步变软,痤疮能慢慢消失。太湖大学的“抓独法”、“望诊”等课程都有类似的内容。人体“生生之气,以肾为本,以肝为用”,男女体质不同,故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都有所差异。男子属阳,雄激素分泌旺盛,病多在阳木少阳胆,因阳性发散而易中焦虚寒生湿,故应侧重补肾而清少阳湿热,可用熟地、女贞子补肾,黄芩、郁金、枇杷叶、薏苡仁等清化湿热;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多病在阴木厥阴肝,因肝血亏而相火虚亢,且易情绪抑郁不舒,故要侧重养血而敛相火,兼顾疏肝,多加当归、熟地、川芎、制首乌补血,丹皮清热、郁金活血疏肝等[11]。降相火、和中气,兼补肾养血,以阴平阳秘为总则。麦冬降肺金,养肺阴;黄芩清相火及肺经湿热,黄芩提取物能明显抑制痤疮致病菌的生长,有抗炎作用,正适合痤疮的治疗[12];若熬夜耗伤阴血,则辅以四物汤类养血和营;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培土生金,荣养皮肤,同时健脾化痰法在改善脂肪代谢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13],对年龄偏大或肥胖患者并可加神曲、苍术、薏苡仁类降脂祛湿;丹参、沉香等活血化瘀药可抗纤维化,可有助于祛除瘢痕[14,15]。
我们运用葛根类方加味可解肌透疹、调理脾胃、清敛相火,分男女不同而分别养肝血、补肾精等法治疗痤疮,初步治疗30余例病患,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一般葛根汤适用于毛孔粗大、多毛、少汗,颈部不适,雄激素旺盛者;若是面白皮细、形体瘦削、手心汗出的脾虚病患,也可使用本方,可去麻黄,防治出现心悸、动经,肥胖或中年人发生的痤疮可参用健脾化痰法。临床上还有“吴门验方”枇杷清肝饮及枇杷清肺饮等效方及针灸、外治等不同治法,直取其病,随证加减,疗效亦佳。
另外,今人起居无节,熬夜者多,嗜食辛辣,饮食不节。通宵熬夜可致阴血亏虚,身体透支,少阳相火不收;嗜食肥甘油腻增加皮肤油脂来源,也造成部分青年痤疮加重。《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提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故在治疗时需酌加合欢皮等安神增加睡眠以敛相火、补肝肾,并饮食上清淡为宜,注意皮肤护理,综合提高疗效。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2021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