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的思路

2021-04-18 23:45薛佳
文教资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薛佳

摘   要: 当前,旅游高等院校不仅肩负培养合格行业从业人员的责任,还有引导整个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如何在旅游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应该从课程体系建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活动实施方面,探索旅游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是旅游类专业课程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旅游类   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旅游业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精准扶贫、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旅游高等院校不仅肩负培养合格行业从业人员的责任,还承担引导整个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任。如何在旅游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是旅游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相关研究基础

为了解国内旅游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我们以“旅游类”与“课程思政”为主题词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4条相关结果。池晶(2019)以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为例,分析了高校“党建+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2](66-67)。洪燕云(2019)从工匠精神入手,提出了应用型高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3](63-67)。付丽丽(2019)从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入手,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的实施办法,但没有从课程本身解析具体操作路径与方法[1](69-71)。宣平(2018)从课程标准修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创新思政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出高职院校“旅游概论”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4](93-95),但没有总结旅游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对于其他课程的可借鉴性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另外,何勇(2018)、许超(2019)、曾荣(2019)、车艳竹(2019)、叶晨曦(2019)和吕林欣(2019)等人总结了各自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情况和经验,但没有形成旅游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性研究。不难看出,目前国内对于旅游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都还需尽快跟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旅游行业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旅游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索旅游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并及时研究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在线学习的特殊情况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线上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的思路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专业课教学中,更不是在专业课中另设一个思政板块,而是从整体上进行课程系统化设计,“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

(一)分析研究课程基础。

在进行课程思政之前,应该认真分析课程原有基础,研究课程已有成果、资源和优势,明确课程不足和改进方向,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比如课程平台、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建立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二)建构优化课程体系。

在分析研究清楚专业课程的现有基础之后,应着手课程体系的架构,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构建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可以重构,也可以在原有课程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衡量的标准在于现有专业课程体系本身是否已经按照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系统化设计。

1.从专业定位出发,找准课程思政的“原点”。

在“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所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将“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定位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下中国“新消费时代”的到来,培养能够精准定位游客需求,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具备传统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转化能力,胜任旅游产品个性化和体验性开发的旅行社产品设计专业人才。“传统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转化能力”是该课程的核心职业能力,也是课程思政的着眼点。

2.从产业实际着手,找准课程思政的“关键点”。

新时代旅游业体现出“多样性”“多元性”和“多变性”三大特征:从大众观光旅游到个性化体验旅游、休闲旅游,从团队旅游到自助行、定制旅游,越来越多的新业态随着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产生和发展;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产生了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会展旅游等新产品;创新创意快速融入旅游业,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旅游产业的新发展对“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从课程目标细化,找准课程思政的“亮点”。

“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充分进行行业、岗位调研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和细化的,最终提炼出该课程的三大职业核心素养:“游客为本,服务以诚”“质量至上,规范操作”和“思维创新,文化自信”,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载体应紧紧围绕这三个核心素养进行设计。

三、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

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应在摸清课程建设基础、理顺课程建设体系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上。这里我们从“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具体课堂教学实施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旅游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并针对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开展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提出专业课程在线上教学方式下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议。

(一)紧扣思政教育融入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共设置了“认识旅行社产品”“分析旅行社产品的消费市场”“设计旅行社线路产品”“旅行社产品质量管理”“旅行社产品品牌建设”等多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都有不同的思政教育融入点。比如“认识旅行社产品”项目,基于当前旅行社产品集中存在的问题和引入标准建立的必要性,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生活体验和文化熏陶积累,强调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旅行社产品质量管理”项目设置了“旅行社产品标准化”和“旅行社产品特色化”两大专题,强调严格执行法律法规,遵纪守法,不违反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培养“质量至上,規范操作”的职业核心素养。

(二)紧跟时代步伐,灵活组织教学活动。

这里以“设计旅行社线路产品”下“旅行社线路设计的流程——产品策划(2学时)”为例,具体说明课程思政视角下旅游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开展。

1.课前,主题案例导入。

课前,教师在课程平台上发布自学任务和讨论议题,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完成自学和自测,并交流讨论“如何满足并挖掘各类游客潜在旅游需求”,树立“游客为本,服务以诚”的职业价值观。

2.课中,行业动态引领。

学生项目小组分析不同类型游客产品设计注意事项,形成产品策划构思,进一步论证创意可行度,在创新思维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辨和与人合作探究的团队协作精神。

3.课后,成果导向评价。

学生项目小组继续讨论,精准定位游客需求,反复修订产品策划,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增强文化自信。

“课堂”不仅是教师授课和学生集中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应充分考虑课前准备和课后反馈。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让课堂的“时空”界限越来越模糊。课程思政的融入,应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形成完整的学习链。

四、应急而生,线上教学也能“课程思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教育部明确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同时鼓励尽可能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其时,各地高校新学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广泛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不断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云课堂”,努力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提炼挖掘,一方面把抗疫斗争的感人事迹融入线上教学,形成图文并茂的线上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另一方面紧紧围绕“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思维创新,文化自信”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积极探索在线上教学模式下旅游类专业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一)教学资源的选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旅游业是全球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整个旅游行业都将面临一轮新的“洗牌”。针对疫情影响下的消费者出行需求与出行意愿的新变化,作出相应的产品设计和营销调整,是“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关注的焦点。结合此内容,收集素材,制作案例,在线上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互动实践,形成线上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同时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融入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弘扬社会美德,增进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例如引入“疫情阻隔了出行的脚步,却阻挡不了人们对生活的坚持与热爱”图片集和短视频,组织开展线上分组讨论“有太多的人们为我们负重前行,疫情当下,我们所学的专业能做什么?旅游产业和游客的消费习惯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我们的旅游产品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形成线上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旅游业休眠和恢复初期,旅游企业和从业者应更多地思考旅游产品的创新,鼓励旅游消费愿望。“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旅游行业的新变化、新动向和新需要及时调整,紧跟前沿,以典型案例为依托,归纳总结新知识点和新技能点,以应对新业态或新产品形态的出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新挑战为目标,为学生未来就业打好“提前量”。例如增加对康养旅居、休闲体育等新型态旅游产品设计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内容与操作练习,为可持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物理距离扩大、非直接沟通等对课程学习的不利影响,可以在充分发挥不同平台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特别是可以采用线上学习小组的形式,以可测量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将“个体”直接融入“群体”,一方面可以锻炼团队的网络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参加线上学习会受网络速度、设备状况等现实情况的直接影响,在“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指导思想之下,除了构建学习小组以外,教师还需要将所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处理,同样的学习材料,不仅要制作微课、动画、视频、课件等适合网速较快、设备运行状况良好的版本,还要制作纯文本、流程图等学习指南和知识点精讲文稿方便网速较慢、设备运行状况不佳的学生,构建学习小组+分类型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培养自主学习和与人协作探究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活动的碎片化设计。

为适应线上学习的特点,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可采用“反向学习”的课程建设思路,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潜心研究线上学习的碎片化特征,精心设计线上教学环节,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以学生课前预习发现的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重点,在“明惑”的基础上实现“解惑”,课后以开放性问题和重点任务的进阶学习为延伸,教师课外提供个性、精准、高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和走上旅游产品创意开发之路铺好基石。

五、结语

专业课是“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不仅要发挥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重要功能,还要肩负起“育德”的重要使命,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将“德才兼备”的综合培养融入每一次专业课的教学当中。我们要潜心研究典型工作案例、职业岗位要求和行业最新标准,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在育“人”的同时,助其成“才”。

参考文献:

[1]付丽丽.校企合作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S1).

[2]池晶.高校“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初探——以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为例[J].党史博采(下),2019(10).

[3]洪燕云,王聪.应用型高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9,25(04).

[4]宣平.《旅游概论》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2).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2019年高等学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旅行社產品设计”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