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之前就认识你

2021-04-18 18:11
小资CHIC!ELEGANCE 2021年2期
关键词:痕迹艺术家交流

写给观众:关系、惦念、药物、家、矛盾、起源、日常、瞬间、回忆、中立、绿钻、痕迹在这些文字中哪一个最能吸引你的目光?如果说每一个词都对应着一件艺术品的故事,你觉得那应该是怎样的故事呢?

从2020年到2021年,一年的时间已经远去,但疫情的痕迹却停留了下来。这段时间王梦瑶、张雯雯、王苑箔因机缘巧合凑到了一起,只通过一个微信群沟通的她们不断地探讨、思索着疫情期交流的可能性,由此生发了一场关于“I MIGHT KNOW YOU BEFORE”的展览创意。“交流”是本次展览的核心,三位策展人面对疫情期的“僵死时间”纷纷把目光投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艺术家处理困境的创造力上,提出了“在信息破碎、流动加速的当下,是什么让我们相连?”的疑问,并通过“阅读+看展”的交流模式,12个凳子为交流载体,展出12位艺术家作品,以这场展览为“交流”媒介,让艺术化作日常的一部分,开启一场“回顾式的相遇”连接过去漫长的一年和当下的此时此刻。

CHIC:在进行当代艺术的跨媒介实践过程中,这种多媒介融合的艺术品使你产生了哪些常见的观感,哪类主题方向偏多?

王梦瑶:相比于19世纪、20世纪而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更加多样的时代,技术的发展也无微不至地影响着艺术的创作和实践。为了更好地回应这个时代,对真实、复杂的世界给出丰富的表达,单一媒介早已不再是艺术家唯一的选项。这一情况是学科之间边界逐渐消失,知识的生产趋向碎片化、组合式且注重有效性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它凸显着我们如今与技术的关系。在此次的展览中,我们能看到非常丰富的媒介实践,且许多与当下最新的技术息息相关。例如王梓全的动画图像呈现了动画仍在“生产”过程中的样子,将这一巨大产业背后涉及的劳动过程暴露出来,也让这些“未完成”的画面变成值得观看与审视的视觉材料;方政的《人造美人》由AI学习生成的图像构成,他将大量网络汲取的直播美女图像合成为一个流动、抽离而陌生的形象,反观着社交媒体对我们欲望的形塑。这些作品都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技术对我们当今视觉环境的影响,让我们看到图像背后复杂的经济与社会关系。

CHIC:预测一下本次综合媒介的展览中让你“交流感”最多的“相遇”是哪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为什么?

王梦瑶:其实这次展览的筹划过程中和每位艺术家的沟通都像是一次美好的交流和相遇,这可能和我们的策展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在策划的最初就决定不去展出一件作为终成品的艺术作品,让艺术家的创作成为策展理念的注脚,而是探索着一种在策展人、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更为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所以我们决定让艺术家们每人提供15张与创作过程相关的图像,去展示他们创作的思考过程,让展览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交换的场所。所以在收集艺术家图像的过程中,也正像是深度参与了他们创作的过程,像玩伴和朋友一样一起度过了一次愉快的旅程。这对我而言就是最好的“相遇”吧!

CHIC:以视觉表达思想可以说是设计的意义所在,就从事文化艺术、零售传媒等行业品牌的视觉传达而言,你关注的是怎样的视觉体验?

张雯雯:我关注和一直努力实践的视觉体验是对话式的。首先传达的思想需要言之有物,而留给观众的回应空间又是开放式的,这样有来有往的双向传递才能引发有共鸣的视觉体验。有时候设计师容易把自己框死在“视觉表达”的角色里,生产出来的作品会像服役于拜物主义(fetishism)的表象与空壳,也容易被时间抛弃。所以对我而言,再往前走一步,去讨论一个品牌、一场展览的本质是很重要的。去做核心信息的提炼者,而不只是凌乱的信息叠加,然后将核心信息用视觉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像是在和朋友讲一个故事,这种对话的状态下你是把观众/品牌受众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样的视觉体验在观众的认知里才是有记忆点的、可进入的,观众也才能追根溯源地与品牌建立情感联系。

CHIC:艺术创作就像是感性与理性在天平上来回不断摇晃的过程,在这次展览品中,你认为让理性和感性达到的平衡比例最高的是哪些艺术家的作品?

张雯雯:我个人很喜欢Orysia Zabeida的作品,她也是我和王苑箔的研究生同学。她一直以来的艺术实践都是在寻求日常周遭事物中的风趣和诗意,作品也是对寻常事物的非寻常描述。比如她这次的参展作品《50.3872°N,24.2199°E》,就是一次她在家里的窗台上与楼下来往的20位陌生人的偶遇。创作手法非常的直接,甚至第一眼看上去会觉得普通,但仔细看会发现她图像中风趣的魅力。一以贯之的俯拍视角将这次偶遇里的主角与三维空间、时间与光影都以一种看似平常却又隐含古怪的方式重现了出来。在我看来,对创作手法的精准选取與控制是一种高度理性的表现,这是一种创作当下即刻就要做出的判断,而如何从日常事物中择取出风趣的一面,就是Orysia敏锐的感性认识了。

CHIC:这次的展览是否存在某种观看逻辑?

王苑箔:其实我们并没有预设一个观看逻辑或者说去强调这个观看逻辑。就像我们做这个展览的初衷,就是希望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语境,我们对待生活中的交流一般不会去预设或者强调逻辑。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平实的环境,空间里有凳子,凳子上有散页,我们希望观众进入这个环境能自然而然地坐下翻阅散页,去看一看、读一读艺术家们的思考。如果有哪件图像或者哪句note打动了你,你可以去旁边取出pages,放到我们发放的packet里,收好带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让每位参展艺术家提供了一句给观众的note。)

CHIC:展览中当观众通过艺术作品与艺术家发生交流时,艺术家的在场状态是静止不变的,但观众是流动随机的,是否想过要做哪些设计让艺术家与观众建立起循环交流的互动关系?

王苑箔:我们在策展后期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曾经讨论过将这种物理的交流延伸出来,迭代出一个线上版本,在其中创建开放给观众和艺术家双方交流的机制,并建立一个追踪信息档案,在一段时间后(以某种形式)去呈现这个交流的互动。(因为一些实际条件和现实原因,这个想法只能先躺在我们的聊天记录里。)但是后来也觉得,这种短暂的连接,或许就是一个物理空间展览的美妙之处吧。艺术家和观众的连接关系可能是微弱的,但是它是存在的。就像这个疫情所加诸在所有人身上的影响,我们与身边的人,与陌生人是有了某种潜在的情感/情绪的集体体验,但每个人的个体体验又是有差别的,我们每个人都被微弱的连接着。

CHIC:形容一下I Might Know You Before展览会带来一场怎样的奇遇?

王梦瑶:我们希望这次展览带来的是一场平等且自主的交流,让艺术不是一道门槛,而是属于每个人的美和创造力。所以在观展体验的设置上,我们让观众自主地在180张图中选择图像形成自己的一份读物,让他们在观展过程中成为主动的意义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选择图像,合成自己的packet的过程中,他们也在解读、感受且寻找自己真正能够感到共鸣的东西,并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理解。也正是这个自主感受的过程创造了观众和艺术家沟通的空间。这种双向的付出和体会不正如恋爱一样吗(笑),希望来看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沟通带来的启发和快乐。

张雯雯:我也很期待看到展览会带来什么,就像我们的主题,像一份远道而来的笔记。我希望大家能发现艺术家的身份或许就是一个亲近的朋友,想你所想,忧你所忧。我会很期待大家能在展览之外的真实世界里相遇。

王苑箔:倒不至于“奇遇”吧。如果有人看过展览后,找到了某位艺术家的ins账号,并跟他/她说:“我看了你的作品,我觉得我可能之前就认识你了”,那我觉得就很美好了吧。

CHIC:在信息破碎、流动加速的当下,是什么让我们相连——你的答案是什么?

王梦瑶:在近一年内关于艺术的讨论中,“线上”似乎变成难以绕开的关键词。它对于艺术的销售,传播和体验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推动着我们进一步思考技术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但对于“交流”而言,我认为还有一层心灵和情感的纬度。要抵达那里,除了技术,还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幽默感、美和创造力。

张雯雯:这让我想起John Donne的No Man Is an Island,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一直在考虑的。如今社会的发展趋向似乎越来越强调个人,而脱离了与人的连结,个体本身无法有所映射,个人的存在也变得模糊。人或许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通过他人与世界建立联系。共享的记忆与情绪可能是很重要的,人将自己存在的经历留在身边人的记忆里,然后让身边人把自己的记忆传递下去。

王梦瑶

纽约大学艺术史研究院硕士,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士。长期关注当代艺术中的跨媒介实践,以及可代替空间的展览呈现。

张雯雯

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硕士,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学士。设计实践侧重于为从事文化艺术、零售传媒等各行业的企业提供融合品牌管理与视觉表达双重思考的品牌打造。

王苑箔

北京STUDIO Dpi合伙人,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硕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学士。其创作以图像与文本研究为基础,对观看逻辑输出个人化的视觉表达。

CHIC:本次你所展览的《居家串门》也是你从自身具体生活出发而形成的游戏世界,你构建了怎样的一个世界观?

方政:基于一个无聊的玩笑,通过喝科罗娜(corona)啤酒,从而穿梭于新冠时代(corona time)中不同朋友居所的世界。新冠时期“空间”的存在日渐稀薄,我们的房间不光只是我们的居所,更是自我的物质延展。巴赞曾提过人的一种木乃伊情结。我对于空间的重建也许是基于对居所的迷恋,并试图在疫情背景下进行封存与补偿吧。

CHIC:居家和串门本是一个向内一个向外指向性相反的事件,但在信息化时代已然成了同时存在的并行事件,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

方政:我感觉私密空间正在一步步被蚕食,并且变得半公共化。自从zoom上课以来,无论再邋遢的人也会稍微收拾下摄像头范围内的房间,就连电脑桌面大家也慢慢换成较为得体的壁纸。总的来说,居所——这一原本相对自然的自我形象的延展,在信息化中被粗糙地掩藏或转化了。

CHIC:此次“15 Images”的形式参与展览,对你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

方政:图像,尤其是原本是基于屏幕的图像,它们之于公共空间的可能性。

CHIC:当观众串门到你的作品中时,你是否有希望他们能获得到的信息?

方政:不同的观众恐怕会获取到完全不同的信息吧。在之前的展览中,有人走两步觉得无聊就离开了,有人把所有场景都体验了一遍,也有人津津有味地玩了一个小时。从创作者的角度我对观众并没有什么具体预期,也没有什么必须传达的真知灼见,我只是个信息的接生婆而已。

CHIC:在你的这次展览的作品中,哪一个“人的痕迹”让你最感印象深刻?为什么?Skylar Guica:对我来说,我喜欢被草压倒的轮胎。这种坚硬粗糙的人造物品半埋在草地里,确是会引发关于轮胎生命的一些系列問题。一开始它是怎么跑到这片杂草丛生的田地里,那是我想得最多的东西,这促使我花更多的时间去更深入地观察一些我本来会忽略的普通景象。

CHIC:从“痕迹”看向事物的变化,在摄影方式上有什么需要特别注重的?

Skylar Guica:对我来说,从事物到痕迹的变化,就是让我停下来,意识到有人把这个东西放在这里是有特定原因的。无论是像烟火一样转瞬即逝的东西,还是像缠绕在树上的塑料,这一切都是因为特定的原因而形成的,发生了某些事情才让它们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人们往往会忽略或常态化他们所见到的事物,把它们遗忘而不去想人类为了使这些物体最终到达它们原来的位置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没有人类的干预,它就不会以现在的方式存在。当人们开始发现改变周遭事物的微妙方式,他们便开始感受到了“痕迹”的存在和出现,即使“痕迹”不在那里。

CHIC:如何看待大数据时代数字痕迹对人的意义?在你思考“人的痕迹”的过程中得出过哪些相悖的暂时性的结论?

Skylar Guica:在某种程度上,有某种程度的匿名与物理痕迹,我们无法发现。被丢弃在田野里的轮胎,它的故事随着轮胎的被遗弃而结束,但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这些物体留下的人类痕迹。与物理上不同的是,信息痕迹可以消除所有的匿名性,它几乎揭露了我们不可知的感受。我们每天都在被数字行为追踪,不管我们是否这么认为,没有什么躲得过算法。随着闭路电视和面部识别摄像头的出现,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监控。不去了解存在于每件事背后的细节能保持一种神秘感,我喜欢这种神秘感,我不想知道是谁留下了轮胎,谁点燃了烟花,是什么让街边多了一盏路灯,我们不知道或看不见的往往比知道全部真相更令人满意。

方政

夹山改梁艺术小组联合发起人。旧媒体艺术家。实践从其自身具体生活出发,涵盖了交互装置、游戏设计、生成艺术、实验影像、架上绘画、文学理论批判以及教育等。

Skylar Guica

美国新泽西州摄影师,普瑞特学院摄影学士。在纽约工作和学习了四年之后,她制作了多种媒介作品,但摄影仍然是中心。

CHIC:介绍一下你参展作品的创作经历?

Michèle Degen:火花是在荷兰点燃的。在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的这些年,开阔的思维、前进的动力和对改变的好奇心塑造了我。我学会了用新的方式思考,这是关键。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研究、观察和创造新的模式和观点。在我的作品中,我想为观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通常我选择的主题都是聚焦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通过语言和图像保存这些时刻。

CHIC:回忆和“Vacances(假期)”是本次展品表達的重心吗?

Michèle Degen:我不会这么说——重点是探索存在于交流中新的可能性以及究竟是什么在连接我们。我认为“假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我们生命中遇见陌生人的时刻。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渴望进入未知的环境,它是一种精神状态,连接着我们。

CHIC:通过摄影的镜头视角,你以怎样的方式去构建事物意料之外的表现?(举例)

Michèle Degen: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安排它们,它专注于我们的环境以及正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我的眼睛和耳朵总是向这些事物敞开,就像我在猎取一场视觉盛宴,会被某种特定的颜色、形状或角度所吸引,然后毫不犹豫地捕捉这一刻。当人们看着我好像有点不自在的时候,有时就会很尴尬。

CHIC: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语言和图像的实践者,你是如何理解本次“I Might Know You Before”的展览意图?

Michèle Degen:在这个信息碎片化和快速流动的时代,沟通是多面化的。为了理解所说的,我们必须花时间才知道这些信息表达的内容。深呼吸,专注于当下。无论如何,沟通的目的是建立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促成了社会中的相遇,以及与未知的联系。

Michèle Degen

瑞士艺术家,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硕士,时间长期关注语言和图像。作为沉默的观察者,她描绘并记录了日常情况和事物。?photographer Ernst Kehrli Michèle Degen

猜你喜欢
痕迹艺术家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积淀岁月的痕迹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