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之一,社会工作是缓解留守老人问题的诸多尝试之一,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可以缓解留守老人的生活、物质、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困境。本文基于在社区的实践研究,分析留守老人面临的困境,描述手工艺术在留守老人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以缓解老人孤独感,扩大留守老人的社交网络,帮助其寻求自我价值。
关键词:手工艺术;留守老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2
0 引言
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7.9%,首次超过少儿人口;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11.9%。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来势猛,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在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社会资源不足。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2017年11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近年来,我国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016年已达64.7%,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外流,导致家庭日渐空心化,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老人是指户口在本村的子女每年外出务工时间达6个月及以上,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且60岁以上,身边没有赡养人或者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的农村老年人。据2018年12月第二届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尚有1600万农村留守老人,约占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6.4%。由于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农村普遍的公共资源稀缺、不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和设施,许多农村老人无人照顾,呈现出“被迫自养”的特点,农村留守老年人养老问题面临巨大的挑战。
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此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现有的针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养老模式、养老保障、生活照料、经济供养、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子女外出务工对老年人的经济、生活及精神影响都较大。宋月萍(2014)[2]认为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对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影响并不明显,老人对于子女的精神支持反应更为敏感;慈勤英(2016)[3]提出家庭养老在社会转型中的农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家庭的代际关系发生变化,反哺式的孝文化异变成“不给子女添麻烦”,子女在养老过程中往往出现无能和缺位的现象。刘珂(2019)[4]、连雪君(2019)[5]和刘昱君(2013)[6]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力量,在服务过程中扮演着关系协调者和治疗者的角色,有助于留守老人协调社会关系和亲子关系,建立支持系统等。有关留守老人的研究中对于留守老年人的社会工作实务层面的经验总结和具体运用描述较少,特别是对于某一具体手法下的留守老人社会工作实务运用描述较少。艺术疗法是以艺术活动为中介的一种非语言性心理治疗,通过舞蹈、绘画、喜剧、音乐和手工等方式,以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介入,使服务对象释放被压抑的情緒,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潜意识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稳定和调节情感,消除负面情绪。与普通老人相比,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更为艰难,更需要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服务问题,对于老人子女来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本文以在G省F县社区对留守老人开展手工艺术活动的实务为例,分析手工艺术在留守老人实践中的效用。
1 农村留守老人现状
从整体来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主要面临着经济供养不足、生活照料缺乏及精神照料缺失等问题,这主要是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下降、缺乏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政策等原因造成的。
1.1 生活与疾病照料缺乏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依旧是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要选择,农村老人受传统思维影响较深,坚信“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只有没有子女赡养的老人才会去机构养老,对于机构养老存在偏见与抗拒情绪,将其视作一种“丢人”的体现。此外,部分老人始终将“家庭”作为全部的养老依托,不愿离开这个熟悉的空间和领域,对于换到陌生的环境里十分不适应,因此即使有子女将老人接去其务工的城市,大部分老人也是抗拒的。但“留守”的家庭养老模式使得老人很难享受到传统家庭养老意义上应有的生活照料,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主要依靠“个人自理”,这一照料负担下落到女性留守老人中。务工地点距离较近的子女相对务工距离远的子女回家探望更加便利,但由于生存压力及工作压力较大,即使务工地点距离近的子女也难以在生活照料层面给予老人帮助。“照料者”这一角色的缺失在老人生病时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经济收入的限制和不愿为子女添麻烦的心理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常常不愿意去医院接受详细的检查或是深入的治疗。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老人在生病时常选择吃点常备药,而不是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生病住院时,89.2%的留守老人无人陪护照看。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持续增加,目前已达4000万。照料失能老人给家庭带来的是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而农村失能老人的处境更为艰难,子女外出打工,农村失能老人缺乏主要的照料主体,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衣食照顾已属不易。
1.2 经济供养不足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由子女承担赡养老人的主要责任,为老人提供经济支持和物质供养,农村留守老人子女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人们的经济状况,子女每月会给予老人一定的经济支持,提升了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由于在城镇生存压力较大、许多子女要兼顾下一代养育和养老,事实上能够为老人提供的经济赡养十分有限。子女很少给老人提供直接的经济支持,主要是提供实物支持,如生活用品、粮食、家用电器等,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经济支持。有研究表明,63.7%的农村留守老人主要依靠自己和配偶的劳动取得经济来源,在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中,仅16.3%来自承担赡养义务的子女的经济支持,42.3%的农村留守老人年收入不足1000元,低于国家贫困线。因此,许多老人仍依托土地从事劳力劳动以维持生计,并且由于农村家庭结构在缩小,子女外出打工后,原有的农业劳动份额就会转移到老人身上,子女外出反而增加了部分老人的劳动量,增加了老人的农业劳动压力。尽管收入很低,但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支出却很大。一大支出是生活支出,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往往还承担着隔代抚养的责任,中青年外出打工,将家庭成员中的老人和小孩留在农村,老人成为孙辈事实上的养育者和监护人,使得老人将自身所拥有的赡养资源隔代转移,老人实际所享受的赡养资源有限,没有显著的变化。
1.3 精神照顾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精神生活是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青年外出务工,老人、小孩、妇女受年龄、身体、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成为留守在家中的人员。农村留守老人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群体,其常常伴随留守儿童同时存在。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成为孙辈事实上的照料者和监护人,隔代抚养在加重老人负担的同时,也缓解了老人的孤独感,给予了老人精神慰藉,孙辈成为老人们的“陪伴者”。但对于没有孙辈陪伴的农村留守老人而言,与外出务工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其精神的重要慰藉。精神生活是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家庭权利等的衰弱和丧失,老年人在这一时期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对亲属陪伴的需求会增加,但由于子女外出打工,农村留守老人依赖感和陪伴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子女对老人的关心与帮助往往停留在日常生活和基础物质的满足上,缺乏精神层面的慰藉和有效陪伴,绝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时常感到孤独。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的缺失对其心理影响较大,有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留守老人的公共文化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从留守老人自我心理感受来看,78.6%的老人会觉得孤独,46.2%的老人会觉得害怕,21.54%的老人会经常觉得情绪低落。
2 手工艺术在留守老人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本文基于对G省F县社区的实践研究,通过在社区为留守老人开展手工艺术活动、与当地电商平台合作等方式,为社区留守老人提供服务,缓解其孤独感,为其提供慰藉和陪伴,在服务过程中提升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获得感。
2.1 扩大社交网络
手工活动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在社区开展,起初参与人数并不多,随着大家的好评和反馈,参与人数逐步增加。社工每周带领老人们做各类手工,如手工剪纸、手撕画、贴画、彩笔画、艺术纸花等,在做手工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对于有疑虑或是不会的地方,会主动寻求其他老人或是社工的帮助。在共同做手工的过程中,老人们会聊聊天,各自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住址、家庭情况等。老人们会在聊天过程中聊起过往的经历和家里的事情,会有独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共同记忆,每当聊起这些内容时,他们都会很开心,群体间获得了认同感和共鸣。人在老年期往往更具有日常陪伴和与人交流的需求,但子女外出打工,孙辈去学校上学,留守老人缺乏能够交流的对象和倾诉者,这加重了他们的孤独感。但在手工活动中,留守老人们相互认识、相互帮助,扩大了原有的社交体系,认识了同一社区的其他老人,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日常生活中也有了可以沟通交流的对象,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友谊。
2.2 寻求自我价值
子女外出打工,老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重心都放在了养育孙辈上,专注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层面,这一过程中,老人们并不具有强烈的“自我”。在手工活动中,社工让老人们画一幅以“我梦想中的家”命题的图画,许多老人都将子女、孙辈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而“我”却被缩小在角落或是背景里。他们渴求子孙承欢膝下,却又愿意为子女无限付出和奉献。在图画的讲解过程中,老人们都表示如果可以,当然希望孩子们都在身边,但为生活所迫,子女必须在外打拼,他们愿意理解。社工开始引导老人们追忆年轻时代的自己,在没有子女时,“自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过去已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在笔下和手工里将它展示出来。
在做手工剪纸和艺术纸花的活动中,许多老人表示自己眼睛看不清、手不灵活无法使用剪刀等等,諸多的理由让他们害怕和担忧,但在社工和其他老人的鼓励下,他们愿意拿起材料尝试,并开口寻求他人的帮助。愿意尝试和寻求帮助这两个简单的动作,对老人们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但随着活动的展开和关系的建立,这一现象发生了改变。他们愿意尝试,享受做手工的这个过程,为自己通过双手完成的作品感到自豪和骄傲,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3 结语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失,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社会更加关注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在介入留守老人的实务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帮助老人建立社交网络,寻找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获得感。艺术治疗作为一种理念,将潜意识融入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将具体的手工制作过程与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使老人能够在创造过程中实现价值、寻求认同并进行沟通。用艺术的理念提供服务,更容易延展留守老人的自我世界,加深他们对外的感知并和外界沟通,营造积极生活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国家数据网,2019-02-28.
[2] 宋月萍.精神赡养还是经济支持:外出务工子女养老行为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影响探析[J].人口与发展,2014,20(04):37-44.
[3] 慈勤英.家庭养老:农村养老不可能完成的任务[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69(02):12-15.
[4] 刘珂.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农村养老问题[J].戏剧之家,2019(23):229+231.
[5] 连雪君.社会工作可积极助力农村留守老人“精神脱贫”[N].中国社会报,2019-08-19(004).
[6] 刘昱君.对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分析[J].理论观察,2013(11):54-56.
作者简介:程华(1997—),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