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蕾
在“南京,我的家”主题背景下,中班幼儿走访了南京的风景名胜、品尝了特色美食,在亲身体验中丰富了对家乡南京的了解。一次对南京名胜古迹的分享活动中,有很多幼儿提到了城墙。南京明城墙(以下简称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由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四重城垣组成。其中京城城墙全长35.2公里,现存25.1公里,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城墙承载了南京人对家乡的记忆和温情,假期里,很多孩子会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城墙,在上面玩耍。
当我们第一次集体走访城墙回来后,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见闻和发现,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城墙有多高?有多长?城墙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洞口?城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这些问题引起了全班幼儿浓厚的兴趣,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了南京城墙的探趣之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孩子们对南京城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伴随而来的困惑和思考,教师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契机,于是决定深入开展探索南京城墙的活动。
为了让活动更有针对性,教师需了解当下幼儿对南京城墙的认知水平。基于第一次集体探访活动的经历,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南京城墙知多少”的谈话活动。幼儿有的关注到城墙的外部形态:“城墙很高、很长,要爬很多级台阶才可以上去。”“城墙上面有很多地方是凹凸不平的,还有很多方形的小洞口。”“我发现了地面上靠近墙的部分有长长的排水沟。”有的是对城砖的观察:“城墙是由很多城砖砌成的,我都数不清了。”“大部分的城砖是青灰色的,也有白色和红色的。”“我在城砖上还发现了文字,但是我不认识,好像是古代人写的。”还有的关注到城墙上摆放的物品:“我看到城墙上有很多大炮和箭车,是打仗用的吧?”“城墙上还有好多路灯和灯笼。”“城墙和城门连接在一起。”“城门里有藏兵洞。”“城门有好几个,都是拱形的。”……
从此次谈话活动中,教师惊喜地发现幼儿对城墙的观察如此细致,并且能用准确的词汇、完整的语言描述。可以看出,幼儿对南京城墙的外部特征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如城墙上凹凸不平的线条、城墙的颜色和城砖上的字等。为了激发幼儿进一步探讨的兴趣,教师抛出问题:“对于南京城墙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的问题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城墙究竟有多高、多长呢?城墙上的这些洞口是用来做什么的?排水沟是怎样排水的?城砖有彩色的吗?城砖上为什么要有文字?城墙上的大炮和箭车是怎样打敌人的?为什么有那么多拱门?为什么有的拱门大?有的拱门小?城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存在有多久了?……
可以看出,幼儿对城墙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历史都十分感兴趣。对于这些疑问,教师没有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鼓勵他们大胆猜测,然后通过实地探访和查询资料寻找答案。
经验反映出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近日来,教师观察到幼儿关于南京城墙的经验累积已经体现在多个方面:日常谈论自己参观城墙的见闻、在建构区中建构城墙、在绘画日记中表现城墙、在图书区里查阅城墙的分布图。
对于第一次讨论归纳出的问题,如城墙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每个部分又承担着怎样的功能等,虽然幼儿基于已有经验有所推测,但是其准确性却有待验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获取经验的方式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关于南京城墙的疑问,我们更希望幼儿通过实地探访去解决。因此,教师根据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将其分成3个小组——外形结构探究组、功能探究组和人文历史探究组,并邀请家长一同参与。每组一个共同的问学单,让幼儿将实地探访的经过和结果记录在上。
更加明确此行的目的后,再次探访城墙,幼儿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教师注意到,孩子们会采取仔细观察城墙、参观展览馆、听导游介绍、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南京城墙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能根据自己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探究方式,如:之前没有关注到城墙的垛口和排水沟等外形细节方面的幼儿会通过观察、触摸、绘画的方式加深对城墙外部形态的认知;想了解城墙的功能和作用的幼儿会选择参观藏兵洞、观看景区内有关城墙功能介绍的图片和资料、向家长询问以及听导游讲解等方法进行了解;想了解城墙的人文历史的幼儿会通过参观博物馆、线上线下查资料和听导游讲解等方式获取信息。
探访结束后,为帮助幼儿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与回顾,同时也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将探访的过程和结果以PPT的形式呈现,并鼓励幼儿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见闻和收获。PPT的内容以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收集到的资料为主,资料包括探访南京城墙的过程中自己拍的照片、绘画记录和见闻等。分享PPT对中班幼儿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由于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所以大部分幼儿都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发现。分享过程中,大家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南京的城墙有多高?
多多:爸爸告诉我大概有六层楼那么高。
麦芽:三十六丈高,因为有一首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就是这样说的。
麦芽:高度可以先用一根绳子测量,再测量绳子的长度。
问题二:南京的城墙有多长?
琪琪:城墙太长了,要在上面走很久。
嘉嘉:我妈妈说是35.2千米,开汽车要开一个小时呢!
小宝:我知道尺子可以量长度,所以用尺子量一下就知道了。
诺诺:可是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怎么办呢?
小宝:我们可以分段测量,再把每一段加起来。
问题三:城墙上很多凹凸不平的短墙和方形小洞口有什么作用?
西西:我和妈妈一起查资料才知道,这些齿形墙叫“垛口”(duǒ kǒu)!城墙上向上凸出的部分,称为垛子砖;向下凹下去的部分,称为瞭望口;垛子砖下面的小洞,称为射口。
小宝:垛口是用来观察敌情的,射口是用来向敌人射击弓箭的。
均均:士兵躲到后面又能射击敌人,又能不被敌人打到,城墙可以把敌人挡在外面。
问题四:城砖上为什么会有文字?上面都写了什么?都有哪些颜色?
楷楷:爸爸告诉我这些字有的是人的名字,有的是烧砖的地方,是为了负责到人,保证砖的质量。
芃芃:就像我们有名字一样,城砖也有自己的记号。
城城:导游介绍说城砖有很多颜色,但是我看到最多的是青灰色,也有白色和红色的,不过我希望城砖是彩色的。
多多:我们可以在美工区用黏土做一些城砖,刻上字、涂上顏色,不就成彩色的城砖了吗?
问题五:城墙是怎样排水的?
小宝:我看到城墙两边都有下水沟槽,下雨的时候雨水就顺着沟槽流到洞口,再流到城墙外面,这样就不会积水了。
米粒:雨很大的时候,水就从城砖的缝隙里流出来,形成水柱,叫“龙吐水”。
仔仔:城墙内部也有排水管道,所以能很快把雨水排出去。
问题六:城墙内部有什么?
圆梦:我参观城墙的时候,导游阿姨跟我们讲了中华门城墙的故事,城墙底下有很大的藏兵洞,打仗的时候可以藏很多士兵。
诺诺:现在的藏兵洞里有很多城墙的介绍,变成了一个城墙博物馆,我也想在建构区建一个城墙博物馆。
经过此次探究和分享,教师发现相比第一次探访活动,孩子们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了,并且大部分幼儿在出发前都查阅了相关资料,甚至在探访结束后会再次查询资料以核实自己的观察。比如:在第一次探访活动中,很多幼儿都关注到凹凸不平的城墙线,却不了解具体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当幼儿明确第二次探访活动的目标后,便提前上网查询到它的名称(垛口)和读音(duǒ kǒu),了解到它有瞭望的作用。等到实地探访时,他们就站在垛口处望向远方,发现果然能看到远处的建筑和树木,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此外,他们还得知垛口下面的方形小口叫作射口,是专门用来射击敌人的,因此得出城墙的主要功能是抵御敌人。两次探访活动让幼儿体验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方法,并通过实地探访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积累了更多关于南京城墙的经验认知,提升了实践与反思能力。
·绘画表现
当幼儿对城墙的认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他们的表征、创作需求也随之而来。这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和创作的空间,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和方式表征自己对城墙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师提供了素描纸、宣纸、牛皮纸、纸盒、水彩笔、毛笔、墨汁、剪刀、胶棒等材料,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材料以南京城墙为主题绘画。他们相继体验了线描画、水墨画、剪贴、泥塑和折叠纸等多种创作形式,对城墙的外部形态和细节特征进行了表征。在剪贴城墙的创作中,幼儿第一次体验了对称剪,但是剪的速度很慢,也没有和沿线吻合。教师注意到他们对对称剪的兴趣,便在美工区提供了对称剪纸的图纸,有蝴蝶形、爱心形等,引导幼儿观察对称剪纸的特征,鼓励他们自己设计对称图形。经过实地观察,孩子们对城墙的外部形态特征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设计城墙的对称图形时,他们便能将经验迁移到图形绘画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立体建构
教师注意到幼儿在户外建构时会自发地建构城墙,便提供了多种材料,鼓励他们用排列、组合、架空、镶嵌等方式表征自己对城墙的认知。表征、创作既是幼儿的发展需求,也是检验幼儿发展水平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活动内容及指导策略。
从对幼儿的观察中能够看出,他们会根据自己对城墙感兴趣的点选择适宜的方式建构城墙。例如:佑佑想用镂空的长方形积木块搭建城墙,只见他把积木块首尾相接摆成一排,再在上面交错着摆一排,垒到第三层的时候,他兴奋地说:“看!我的城墙又长又坚固,因为我把城砖垒得很整齐。”西西在探索城墙的活动中积累了关于垛口的经验,便用四个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积木竖立在地上做城墙,将四个小正方形积木堆在长方形积木的右侧作为垛子砖,这样一来,垛口便形成了;芃芃对城墙上的大炮很感兴趣,他先拿来三块镂空的长方形积木平铺在地上,接着将一些长方形积木垒高放在一侧,最后拿来一些长短不一的圆柱形积木横着放在镂空的长方形积木上方,他说这些都是大炮,并模仿发射大炮的动作玩耍起来;杨杨和豪豪关注到城墙内部的排水系统,搭建城墙时在积木的中间留下一个小洞,再拿一个长方形的积木从中间不停穿过,嘴里说着:“这个是排水口,现在雨下大了,要吐出水啦!”“啊呀,这么大的水,是‘龙吐水吧!”说完两人不禁哈哈大笑……
可以看到,户外建构活动中幼儿可以将自己对城墙的认知经验迁移在作品中,并关注到了城墙的细节,比如垛口、排水口、大炮等,但他们大多用的是垒高的方法,很少有人使用架空的搭建方式。为了拓展幼儿的建构经验,教师特意找了一些积木的建构图与城墙的整体图、细节图张贴到建构区,又投放了纸杯、纸盒、纸板等适合架空的材料。幼儿在观察、对比后,便开始用纸杯作为辅助材料架空积木,还在城墙上搭建了博物馆和大炮。
除了积木建构,幼儿还尝试用多米诺骨牌、小立方体积塑、轮胎等材料建构城墙。他们的建构方式有平铺垒高和交错垒高,都有突出城墙的垛口细节。在小立方体积塑搭建中还出现了ABAB型的数学模式,并且创造了新的模式AABB,拓展了对数学模式的认知。
·长度测量
在建构区,幼儿用积木搭建了长长的城墙,城城和悠悠欣赏着,不知何时开始争论起谁的城墙最长,两个人谁也不服输。这时候,城城看到有同伴在玩水管玩具,便提议用水管玩具来量一量。城城用搭好的水管对城墙进行测量,发现还差一小截,可增添了几个小水管后还是没法正好和城墙的长度一样长。悠悠也快速地拼搭着水管,拼搭完成后他发现水管比城墙长了一些,可拿掉一截后又有些短,和城城的问题一样。水管玩具无法精确测量出城墙的长度,这可怎么办呢?悠悠说:“我们就差不多和城墙一样长就可以了。”城城同意了,于是两个人把搭建好的水管拿到一起比较,结果发现悠悠比城城的长度多5个水管,他们又分别数了数各自所用的水管个数,城城用了20个,悠悠用了25个。
慢慢地,城城和悠悠的测量活动吸引了同伴们的注意,乐乐说:“我们也可以用纸条来测量,先把搭建城墙的积木摆成一排,再把纸条放在上面,看看会用多少张纸条。”仔仔说:“我们也可以先量每一块积木用了多少张纸条,再数一数用了多少块积木,把它们记录下来,最后再把用的纸条数出来。”教师观察到幼儿对测量精确度的需求后,便为他们准备了特定规格的小纸条——每4张小纸条的长度与1块积木的长度相等。最终,城城用了4块积木,一共是16张纸条,悠悠用了5块积木,一共是20张纸条,悠悠比城城多了4张纸条。两个人的讨论终于有了结果,可是,这怎么和用水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孩子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又把水管和纸条放在一块积木上对比,发现一张小纸条的长度比一个小水管的长度要长一些,因此一块积木的长度相当于有4张小纸条或大约5个水管一样长。最终孩子们发现,用单位小的物体测量,最后的测量结果就大;用单位大的物体测量,测量结果就小。
·城墙游戏
在探索城墙有多长的活动中,孩子们把水管玩具搭建得很长,有时甚至需要很多人拿着。当大家把水管齐齐举高的时候,有人高声喊道:“城墙好长啊!”有孩子在水管下面穿梭,自发地念起了“城门城门几丈高”的儿歌,一场关于城墙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展开。户外活动时,教师鼓励幼儿创编游戏的新玩法。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城墙:大家三五成群,手拉手搭建起一座长长的城墙,有两人当城门,其余幼儿列队钻城门,后面小朋友把手臂搭到前面小朋友的腰间在城墙内穿梭。后来,幼儿还自发探索城门的造型,有的把手臂张开、双腿分开弯曲扮演城门,有的手脚着地、腰腹弯曲,还有孩子想到合作扮演,用兩人抬起小腿、脚尖对脚尖的方式表现城门……每一个造型和游戏都带来了欢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出更多有趣的游戏。
南京城墙“因天时就地利”,依山傍水而建,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当教师发现幼儿对城墙的兴趣后,首先了解了幼儿对城墙的认知经验,然后让幼儿根据感兴趣的问题划分小组,以问学单为支架帮助幼儿有针对性地探究,让幼儿通过实地探访验证自己的猜想。幼儿感知外界事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实地探访积累了直接经验,问学调查融入了间接经验,表现与创作、建构与游戏不仅深化了幼儿对城墙的感性认识,还将幼儿对城墙的理解和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从幼儿对城墙的创作和表征可以看出,中班幼儿的建构意识明显增强,目的性和计划性也显著提高,已不满足简单的排列、组合、垒高,还使用了接插、架空等方式表达对城墙的认知。在遇到测量难题时,还显现了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同伴关系对中班幼儿已经产生明显影响,幼儿能根据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并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幼儿,而是适当退位,在活动中通过有效提问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主动权交给幼儿,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和时间,从而推动课程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