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隶到新单位以后,我认识了众多橄榄绿的人,也看到了一个奔跑在追梦路上的特殊群体,他们用共同的名字和共同的颜色书写着拥抱梦想、回报家乡的崭新篇章。
砥砺前行的新青年
去大通走访的时候,很多人都向我推荐和介绍了杨得龙。在他身上,就有着很多头衔:既是青海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青海海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是西宁市人大代表、大通县团县委兼职副书记及大通县黄家寨镇黄西村党支部书记,一连串的职务和光环让这个名字就十分闪亮。可对我们来说,更感染人的是他还有一个难忘的从军经历,有着一个永不褪色的绿色军装和红色梦想。
2007年12月,杨得龙退伍了,如何能退伍不褪色又发挥所长成了他的崭新启程,于是,他创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带领着当地群众一起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的追梦路上,他始终以群众为核心发展着各项业务。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他还积极响应党团号召,先后在企业成立了公司党支部、团支部、工会以及妇女委员会等组织,并以身作则,始终用军人的风范和党员的力量引领大家共同进取,回报社会。
因地制宜,选择危险废弃物处理为主营产业是杨得龙走上创业成功之路的创新发展思路,如今,青海海鼎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青海省著名的危废处理企业,为青海省危废的 “再利用,无量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该公司共回收电解铝行业的各类危险废物35155.39万吨;再生利用7474.25万吨,切实做到了为政府分忧解难,为青海的环保工作,为大通县的绿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除了为全省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杨得龙还心系群众,开发思路、采取仔猪育肥、大棚养殖等方式为贫困户提供了脱贫致富的平台,同时充分发挥海鼎集团公司的创收优势,按照“公司+农户”的形式,使黄西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6000元增长到现如今的12000元,截止目前共解决40余人就业问题,着力提高了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加快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在陪伴大家温暖前行的同时,杨得龙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启动“鼎力助青贷”,开展助残助学活动,成立“杨得龙基金会”,打造海鼎集团青年林,开展“弘扬美德、回馈乡亲”等各项活动,成了广大群众心中的领头人和追梦成功的先进典型。
朴实无华的创业人
在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也有一位让绿色青春和红色梦想前进共行的退伍军人晁沐,2020年被评为我省“优秀退役军人”。通过走访,我们发现,从优秀士兵到优秀企业家就是他在追梦路上的奔跑,从个人致富到富裕全村是他的梦想和收获。
由于早年家境贫寒,晁沐读完高中就离开了校园,未能继续深造上大学,就于1987年11月入伍。当踏上部队这个广阔的大课堂时,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优秀士兵,从训练标兵成长为班长,到1991年,又从部队复员回家。
带着部队课堂的收获,他凭借“技术能手”“神炮手”“优秀士兵”的难忘经历,经贷款和多方筹集的资金成立了湟源晨晖拔丝镀锌有限责任公司,并通过日常车间用工、网围栏拉舍等带动、吸收了当地近100余名闲置劳力。
初到县城办企业的困难晁沐难以想象,但他心里总是装着“诚信+质量=发展”的宗旨。2000年夏天,因签订了15吨网围栏,晁沐驱车赶往千里之外的牧区。可走到半路,泥石流突然堵塞了前路,让人进退两难。进,高达60公分的泥石流堵塞道路无法行驶;退,15吨网围栏按期到不了。为了及时到货,也让藏族同胞相信自己,晁沐跟他的助手在没有劳动工具情况下,用一把修轮胎的钢钎,双手忙了整整一夜打通了道路,第二天终于如期把15吨网围栏送到牧民手中。当牧民看到这位身高1.8米的汉子累得筋疲力尽,双手血迹斑斑时,十分动情。正因为这份诚信,这份重责,湟源晨晖拔丝镀锌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被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诚信企业”,2005年被青海省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兴商先进单位”,2006年被青海省民营企业信用评估中心评为“诚心经商趾讼级信用企业”。而晁沐本人,也在2020年被青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青海省优秀退役军人”。
因前沟村处于湟源县西部,属于半脑山地区,土壤贫瘠,农户都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产量低、效益差,土地少的农户几乎连全家人的基本口粮都无法保证,所以多数的农民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直接导致当地大量的土地荒废。作为村支书,晁沐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而合理利用土地就是最好的办法和出路,于是,他多次外出考察,最终从黑龙江等地引进了树莓和草莓进行试验。没人敢拿自家的土地收成开玩笑,他就在自己家的土地上做实验,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他就多方面请教,认真学习农业种植专业知识。由于人员、技术等综合原因树莓、草莓的种植试验一次次都失败了。但他没有灰心,又跑到河南向树莓种植商户学习专业知识。待学完归来时,他高价购买了3年生优质树莓苗木进行种植,在苗木几乎全部成活且挂果,大家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出现了:树莓鲜果生长缓慢,甚至有部分鲜果直接停止了生长!面对这一现象,亲人们纷纷开始埋怨晁沐,村里甚至有人说他是在浪费钱。晁沐默默蹲在地边,泪水弥漫了他的双眼,他开始怀疑自己。独自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无眠夜,晁沐给员工草草交代了下便乘车离开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他去干嘛。两个月后他回来了,而且身边还带着两个人,有说有笑地进了村,直接扎了帐篷住在了树莓地旁。原来这次他不仅深入学习了树莓种植技术,还专门聘请了黑龙江树莓种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结合本县农牧局种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树莓种植试验,最终确定了合适的行、株距、定植深度及正确施肥、浇灌方法。当年,全村的树莓挂果丰收,让乡亲们都尝到了新鲜的树莓,他们都被晁沐的坚持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晁沐,一起发展树莓产业。
如今,为了让全村富裕,让大家都能走出一条特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晁沐把经营网围栏所得的资产几乎全部投到农业产业中去,引进树莓并大面积的推广,截止到目前已建成树莓种植基地5000亩,他还承包绿化工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树莓推广到更远、海拔更高、气候条件更加恶劣的地区。
春去秋来,岁月无声,晁沐以军人、企业家、村干部的不同身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理、以情、以德办理着一件件看似琐碎却关系群众和员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以实际行动展示着一名退役军人、村干部和公司董事长的为民情怀!
尾 声
一番耕耘,一番收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亮丽的工作业绩,结出丰硕芳香的果实,既是追梦人的欢喜,也是寻梦者的启迪。这一个又一个退役军人的感人故事,让追梦人的奔跑之路不断延伸,也吸引了更多人和他们一起踏上征程。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新征程上,我也愿意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去做一个奔跑的追梦人,用自己的追梦心语,去歌颂时代,去谱写新篇,去成就梦想。
【作者簡介】秦青,本名屈敏,西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宁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