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铭玺
摘要:降水量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生产对我国食糖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甘蔗是百色市的重要经济作物,种植甘蔗也是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定量研究、统计分析等方式综合分析了降水量减少对百色市甘蔗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个实际对策,为百色市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降水量;产业发展;甘蔗产业;影响及对策;百色市
一、2021年降水量减少对百色市甘蔗产业影响情况
2021年,百色市降雨量比往年明显偏少且降雨分布差异较大,各示范县糖料蔗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旱灾。2021年百色市甘蔗种植面积70万亩,其中6个示范县甘蔗种植面积679827.17亩,占百色市甘蔗种植面积的97.12%。截止2021年10月21日,已统计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田林县、德保县等6个示范县的受灾情况。
百色市甘蔗产业示范县2021年甘蔗旱灾情况调查表
数据来源: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百色综合试验站
整体来看,2021年6个示范县甘蔗种植面积679827.17亩,受灾面积169731亩,占总面积25.78%,其中成灾(减产20%以上)92256亩,占总面积14.01%,绝收9368亩,占总面积1.42%,预计减产206120吨,相比2020/2021榨季预计减产8.68%,按照2021年榨季糖料蔗收购价490元每吨计算,种植甘蔗收益减少10099.88万元。田东县受到旱灾比较严重,预计减产超过15%。
具体来看,右江区2021年甘蔗种植面积166200亩,受灾面积29500亩,预计减产2015吨,相比2020/2021榨季预计减产0.35%;田阳区2021年甘蔗种植面积27784亩,受灾面积2100亩,预计减产5767吨,相比2020/2021榨季预计减产4.01%;田东县2021年甘蔗种植面积210340亩,受灾面积82831亩,预计减产149548吨,相比2020/2021榨季预计减产15.04%;田林县2021年甘蔗种植面积178916.67亩,受灾面积50000亩,预计减产44453吨,相比2020/2021榨季预计减产6.21%;德保县2021年甘蔗种植面积25419亩,受灾面积5300亩,预计减产5000吨,相比2020/2021榨季预计减产4.6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是引起降水量偏少的自然原因。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因素非常多,涉及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对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具体影响和危害,还无法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从风险评价角度而言,大多数科学家断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巨大环境风险。
2.水利设施欠账多、干旱预测预报能力弱。部分水利设施年老失修,无法正常使用。水利信息化和监测水平还不足,特别是一些水文水资源动态的、全过程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还需完善,工程调度信息化手段还需加强。再加上百色地处喀斯特地貌,地表缺水且灌溉效率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变化大,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石漠化,再到生态环境脆弱等都不利于甘蔗产业的发展。
3.甘蔗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近年来,虽然加大了甘蔗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是在调整过程过于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4.抗旱应急能力水平低。地方在经济发展中,都主要侧重于能在短期内产生效益的工程项目,而对于防汛抗旱这些不能明显见效益的项目,虽然知道重要性,但却往往不够重视,在资金投入上明显不足,多数地方防汛抗旱资金都十分有限,加上水利工程的落后,人员专业水平的不足,所以一些先进的科技设备难以采用,这在预测预报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面对旱灾十分被动。
三、应对蔗区降水减少的对策建议
抗旱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转换新思路,从单一抗旱转向全面抗旱,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应根据干旱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生物抗灾、结构避灾、技术减灾、制度救灾”作为科技支撑,积极发展制度性减灾避灾技术,合理地调整甘蔗种植布局,建设“高产高糖”基地以提高避灾抗灾能力,同时从开源和节流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利用天然降水资源和有限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集雨补灌和非常规水灌溉,大力推广节水高效灌溉,并综合集成抗旱品种、蔗叶与地膜覆盖技术,以肥调水、平衡施肥技术以及化学节水抗旱技术,做到科学蓄水管水,统筹调水用水,节约计划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融入甘蔗需水用水的关键期,提高应急抗旱减灾能力。
1.根据降雨和水资源承载力调整甘蔗生产布局。调整甘蔗生产布局是抗御旱灾、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甘蔗产量受年内降水分布状况的影响,应根据地区的降水分布、干旱发生规律和作物水分特性,合理地调整甘蔗种植布局。在不适宜的种植区,可因地制宜压缩甘蔗种植面积,在有水源的地区,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合理进行甘蔗种植布局,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加强抗旱节水品种、水肥调控、覆盖栽培等农业技术的应用。
2.加强农田水利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准备工作,加快健全农业灌溉设施体系;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质量监管、竣工验收和建后管护;切实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进度,强化建设质量监管,保障施工和质量安全,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3.因地制宜发展应用田间节水高效的灌溉技术。雨季中,除一部分降水渗入土壤成为土壤水被保蓄在农田外,大部分降水产生径流,沿坡、沟壑流入地形低洼处,使原本有限的降水资源白白流走,更加重了少雨季节的旱情。采用拦沟筑坝,修建池塘、水柜等措施,拦蓄雨季降雨,充分利用雨水进行补充灌溉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集雨办法,不仅减缓了土壤流失,也集中了水源,从而确保甘蔗稳产高产。通过大面积应用节水高效的灌溉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实行少量多灌,不仅可以提高现有农田水分的利用水平、充分發挥水资源的抗旱效应,而且可以扩大灌溉面积规模,保障粮食稳定供给,有效降低旱灾造成的损失。因此,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北方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实行畦田灌溉、隔沟灌溉、波涌灌溉以及小畦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这些技术成本低,群众易掌握,节水抗旱效果显著。此外,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等)等技术也基本成熟,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应用。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抗旱应急能力建设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要加强水文水资源的监测预警、水利工程河湖监控能力的建设,大幅度提升水利综合监测预警、水利工程调度管理以及行业监管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提高旱情的预报能力。根据以往的经验及数据,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程运行现状,认真总结,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预案。
四、结语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降水量减少等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好预防和应急措施,尽可能避免和减轻降水量减少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干旱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徐联.广东农业科学. 2011(12)
[2]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宋素蕊.现代农业科技. 2017,(03)
[3]甘蔗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有效路径[J].姚航.乡村科技. 2020,(17)
[4]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措施[J].鞠万泉.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24)
[5]加强水旱灾害应急管理 全面提高防汛抗旱综合能力.[J].蔡兰兰.张敏.中国防汛抗旱. 2008,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