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逝世报道中情感动员与伦理失范研究

2021-04-18 12:54肖辉馨董从哲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报道袁隆平

肖辉馨 董从哲

摘要:袁隆平院士的逝世属于重大突发事件,主流媒体在名人逝世报道中不断进行内容整合与多元素运用的创新,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引导力与公信力。文章从袁隆平院士的逝世报道入手,讨论在媒体融合时代,媒体除了确保报道内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之外,还要深入挖掘报道内容,使报道内容的发酵必须能激活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社会情感,在共情的机制下有效引导舆论。

关键词:袁隆平;突发;报道;情感动员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068-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教育部2021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媒体融合视域下网络新闻实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02642020;山东女子学院2021年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阶段性成果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雜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院士的逝世属于重大突发事件,在万物互联和虚拟在场(视频优先)的视域下,电视媒体该如何报道突发事件,又能如何在各类新媒体的挤占中夺得一席之地,新媒体该如何在多元声音的融合互动中脱颖而出且能够避免“唯流量论”,都成为媒体融合时代的重要课题。

一、编排调整:内容整合与多元素运用

(一)内容整合播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14:00的《新闻直播间》是国内电视媒体中最先准确发布袁隆平逝世消息的电视新闻节目。此后,湖南卫视在微博平台宣布紧急替换当晚黄金时段的节目,停播了热门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改为播出电影《袁隆平》。由于湖南卫视的编排调整,电影《袁隆平》的网络搜索量直线上升,湖南卫视的实时收视率也一路飙升,从开播时的0.6升到0.9,创下湖南卫视近期收视新高,并成为当日卫视黄金档收视第一。当日18时30分播出的湖南卫视新闻栏目《湖南新闻联播》,则用了15分钟的长篇幅,运用多种元素组合报道袁隆平逝世的消息。15分钟版特殊编排的组合元素相关时长、形式及小标题见右表。

视觉图像在激发受众情感体验方面具有语言文字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受众的情绪反射弧线。《湖南新闻联播》袁隆平逝世特别节目充分利用袁隆平不同时期的视觉图像,并辅以新闻短片、评论、歌曲、宣传片等不同手段,诱发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但由于电视媒体的非线性,当下的“慢直播”以最大限度逼近真相的方式吸附更多用户,也更能提供给用户独特的临场体验及社交陪伴体验。

(二)多元素有效利用

《海南新闻联播》采用记者出镜的方式,走进袁隆平生前工作地——三亚南繁试验基地。2分49秒的短片中,记者通过一把电动升降椅和一张生活作息时间表,展现了袁隆平扎实的科研作风,还分别采访了三亚师部农场场长与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海南试验站副站长。《四川新闻联播》将袁隆平逝世的消息放在整期节目摘要部分的第二条(前一条为《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市开幕》),以《今天,我们送别袁老》为题。采访地点位于成都,是全国唯一经袁隆平授权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学园区——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分别采访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副主任、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团队驻米易示范片技术负责人、三位成都市民,同时还采用了“四川观察”网友们极富情感价值的评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则采用了袁隆平生前的珍贵画面,分别展现袁隆平在田间地头调查和在黑板前用中英文讲课的场景,在节奏快、时间紧的《新闻联播》中加入对袁隆平的追思,体现出国家层面的关怀和重视。

在传播学话语场域中,传播者通过综合运用一系列传播符号,将其作用于受众的情感结构,使之接纳和认可传播内容,进而形塑认同。从这些频道的做法中能够看出来,电视媒体快速出击,整合已有资料、寻找多方采访对象、发掘更多视觉表达元素,以构建报道的立体系统,呈现出袁隆平的职业操守和道德闪光点,唤起公众的感动、信任、崇敬等正面情感,更充分地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引导力与公信力[1]。

二、议程设置:有效且具有延续性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宏观效果方面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公众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2]。该理论确认了大众传媒因议题设置在营造拟态环境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一)议程设置的有效性

以往公众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诉求是将事实真实、准确地报道出来,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媒体除了确保报道内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之外,还要对报道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在后续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手段有效和准确地引导舆论。在《四川新闻联播》的《今天,我们送别袁老》的新闻特写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副主任谈到袁隆平——“你跟他讲话的时候他会跟你说四川话”“喜欢吃川菜”“特别平易近人的一个老头”,这些话语就将一位功勋人物还原成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兼用了英雄主义和平民叙事的双重表现手法。典型人物也是人,如果将典型人物过分夸大,相关信息的可信度就会降低,传播效果也会随之变差。

《江苏新时空》在5月23日播放了时长为2分35秒的报道《稻香长飘寰宇中,袁隆平与江苏的不解之缘》,但“画面+解说+同期声”的简单方式几乎没有任何亮点。反观东方卫视主新闻节目《东方新闻》5月23日和24日的报道,表现极为亮眼,报道时长都超过了6分钟。23日的新闻标题分别为《受习近平委托,许达哲看望袁隆平同志家属并转达亲切问候》《袁隆平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明天上午在长沙明阳山举行》《湖南长沙:缅怀袁隆平院士,民众自发前往明阳山殡仪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对袁隆平逝世表示沉痛哀悼》《联合国多部门发文缅怀袁隆平院士》《中国杂交水稻已推广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24日的标题分别为《袁隆平同志逝世,习近平表示慰问和哀悼》《湖南:袁隆平生前工作地迎来大批追思人群》《湖北:武汉四中学子自发悼念校友袁隆平》《江西九江:胜利碑亮灯致敬袁隆平》《中国外交部:袁隆平院士为解决世界饥饿与贫困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外交部:袁隆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在传播效果测评研究中,受众的反馈愈加重要,网络专题和客户端中的留言功能就是为了更好地与网友互动。

(二)议程设置的延续性

2021年5月25日,经济日报发表文章《袁隆平留给中国种业的“种子”》。随后,经济日报公众号推送了文章《袁隆平留下的“种子”》,这是较早从专业角度探讨我国种业现状的一篇评论性文章,提出种业“卡脖子”弊端,并不是说我国育种的基础研究不足,更多指的是育种的组织方式不优。社交媒体时代,媒体除了提供信息外,更应该成为汇聚社情民意的舆论平台。2021年6月22日,澎湃新闻发布《袁隆平儿子谈接棒,“这不是终点”》的文章,文中的段落标题分别为“‘袁梦计划’父亲一直亲身参与”“‘袁梦计划’不因父亲逝世而终止”,以一锤定音的方式确认了“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努力接近的梦想有了继承人”。这篇文章,满足了关心袁隆平团队科研动向的受众的信息需求。“6月22日,袁隆平逝世满一个月。袁定阳对澎湃新闻透露,目前,父亲的安葬地点仍未最终确定”的表述,更是使袁隆平去世的议题得到了延续。

三、后续发酵:情感动员与共同记忆

重大突发事件都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及决策的非程序化性的特征,也会带来公众的情绪震荡。基于集体记忆的形成和作用,很多情况下,社会现实会以各种形式投射到集体记忆中,并被诠释和解构,类似的投射会不断地、不同程度激活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社会情感[3]。

(一)乡土交融的情感动员

2021年5月23日,澎湃新闻公众号发表的原创文章《那家袁隆平常去的理发店,再也等不到他了》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澎湃新闻采访了在湖南省农科院附近开理发店十余年的理发师曹小平。从2003年9月起,袁隆平就是曹小平最忠实的顾客,并为她的店题了“曹氏名剪·萍”的店名。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是“她的小店地理位置较偏,平时来往的人并不多,主要是靠一些老客户。今年3月8日,曹小平在附近热闹点的地方另开了家店,请了一名发型师。这家小店则专门留给袁老,‘因为他喜欢清静’。原来的洗头床太破,最近,她特地给他添置了一把新的洗头床。‘没想到再也不能给他理发了。’曹小平说。”这段文字平实,但却是从普通民众和袁隆平阶段性接触的特殊角度叙述的,文后点赞量最高的留言为“善良理发店老板遇到了和蔼可亲的袁老”更是直抵人心,符合情感动员的基本原理。

除與袁隆平接触过的人之外,名叫“袁花花”的宠物猫,也成为承载情感记忆的载体。2021年11月5日,央视新闻发布了《这条视频刷屏!网友:想您了袁爷爷》;青春上海发布了《破大防了!袁隆平离开160多天后,这只猫猫还在等他回家……》;中国青年报发布了《袁隆平的猫还在等他回家,网友:想念爷爷的还有我们》,都是以“袁花花”的视角回顾袁隆平在水稻种植和科研项目上取得的成就。此后,包括福建共青团、齐鲁晚报等多家新媒体平台都进行了转载。此时的情感动员以唤醒本地受众的乡土情感为原点,产生事件、人物、乡土交融的代入感,通过文本与图片、影像的共同推动,激动受众情感,在共情的机制下推动网络舆论发展。

(二)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动员

2021年5月23日和24日,参考消息发布了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别是《袁隆平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参考快评》和《世界的骄傲!国外网友纷纷晒出与袁隆平合照》。前者是典型的评论文章,通过外媒报道标题中频频使用的词汇“helped(帮助)”表明“袁隆平院士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这一主题,更引用了如英国《独立报》“他的高产水稻品种帮助全世界的人们养活了自己”的评价,以及美联社“他的大米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的评价。后者则截取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巴西等与袁隆平有过接触的外国同行或听说过他事迹的外国网友以文字和照片等形式表达追思的画面。此时的情感动员已超越了国家和民族,而是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

四、不足:伦理失范与创新表述方式的缺失

(一)“被死亡”的虚假新闻

2021年5月22日10时48分,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在推特平台发布“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的消息,11时播出相关电视新闻。随后,新京报、观察者网、CCTV中国电视报、三联生活周刊等相继转载。直到11时16分,澎湃新闻发布辟谣报道,采访对象为袁隆平院士秘书杨耀松,原文为“袁隆平目前在医院,身体状态不太好,‘我们目前正在医院’”。11时57分,CGTN发微博公开致歉。

“被死亡”谣言符合谣言传播的模式,且往往是漩涡型复式传播,即口头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网络传播于一体的传播模式,为谣言的传播积累更大的能量,造成的破坏性也相应较大。智联时代,新闻专业领域的把关权正在从新闻从业者的手上让渡给智能算法,这种权力的让渡将挑战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真实性的权威,为虚假新闻等新闻失范现象的频现埋下隐患[4]。

(二)创新表述方式的缺失

除了电视媒体大屏之外,广电系新媒体在报道袁隆平逝世方面也有各自的媒体呈现。例如东方明珠新媒体旗下移动端百视TV联动电视大屏上线电影《袁隆平》;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推出《千里滩涂化良田!山东台记录袁隆平和他的海水稻梦想》,这些报道都做到了不过分煽情、拒绝“灾难美学”及传递真情实感。但遗憾的是,在这些报道中,没有运用动画、图表等更直观的传播手段。国际知名物理学家霍金去世后,杭州《都市快报》制作的“科学新闻”专版标题分别为《我们还能在虫洞那头再见吗?》《霍金别逃啊,2002年你有没有在杭州偶遇霍金?》《每个心碎的女孩都要关注理论物理学》《逃啊,人类!要小心外星人和人工智能》等,更新了传统媒体的表达范式。

五、结语

在袁隆平去世的相关报道中,不管是传统主流媒体的版面报道,还是传统主流媒体的融媒体报道,再或者是各新媒体的报道,都有亮眼表现,也都各有不足,但带有中国特色的突发事件的新表述,尚未得到有效突破。

参考文献:

[1] 肖辉馨.用户参与与陪伴式社交:“慢直播”在疫情报道中的意义分析[J].中国广播,2020(9):50-52.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3] 高国辉,曹光煜.抗“疫”传播的记忆建构与情感动员:电视媒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策略分析[J].电视研究,2020(12):19-21.

[4] 徐敬宏,王小龙,袁宇航.算法推荐下虚假新闻的产生机制、危害及应对策略[J].中国编辑,2021(3):22-26.

作者简介 肖辉馨,硕士,山东女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媒介融合、新闻传播。董从哲,本科,记者,齐鲁晚报长清记者站站长,研究方向:媒体融合报道。

猜你喜欢
报道袁隆平
袁隆平的爱情:最长异地恋甜蜜了一生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袁隆平:我有十个“螺”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从“儿童走失事件”报道看地方晚报突发事件中的报网互动
透过水情汛情看防汛抗洪采访报道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袁隆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