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辰,宁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脉理会参》是清代新安医家余之儁的脉学著作。虽然此书对脉理分析透彻,内容详尽,语言凝练,条理清晰,然而现在流传不广。现有研究对其价值关注不够,相关问题疏于考证。本文围绕余之儁生平和《脉理会参》版本、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等问题进行考论。
余之儁出生于新安世医家族,关于其生平,传世资料较少。地方志资料及现代文献中对余之儁及其家族的记载存在一定的错误。现对新安医家余之儁的名、字、号,生卒年及其家族的医学传承等相关问题进行考证。
1.1 余之儁名、字、号据清代前期刻本《脉理会参》[1]作“古歙余之儁抑庵氏著”,可知余之儁,字抑庵。《广陵医籍丛刊》中收录的家藏抄本《脉理会参》作“古歙余之抑庵氏著”,可以佐证[2]。《(民国)歙县志》在《人物志》部分写作“之”,在《艺文志》部分写作“之儁”,“儁”“”二字异体[3]。现代简体出版物亦可用现代规范字“俊”,本文从古从俗,仍用“儁”字。
清代新安医家罗浩的《诊家索隐》[4]中多次引用了余之儁《脉理会参》的内容,该书中写作“余之雋”,应为误字。虽“雋”“儁”二字在含义上可以互通,但并非同字。《脉学名著十二种》[5]及《中医脉学十大名著校注》[6]中收录了《脉理会参》,其作者均写作“余之隽”,是为误字。《中医人物词典》[7]《新安医籍考》[8]《中国医籍大辞典》[9]《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医文献》[10]等误作“余之隽”,亦皆为误字。《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1]误作“余之雋”,其后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2]写作“余之”,至《中国中医古籍总目》[13]改作“余之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本《脉理会参》的内容提要,余之儁的字误作“仰庵”,“仰”为“抑”之讹[1]。《新安名医考》[14]作“余之携,字柳庵”,《新安名医及学术源流考》[15]延续了这一错误,《新安医学》[16]《徽州人物志》[17]误作“余之隽,字柳庵”,“携”“隽”为“儁”之讹,“柳”为“抑”之讹,均应加以纠正。
《新安医籍考》载:“道光七年《徽州府志》曰:余之隽,字吁三[8]。”《徽州刻书史长编》载:“余之儁,字吁三,号抑庵[18]。”然查阅《徽州府志》[19],未见相关记载。“抑庵”应为余之儁的字,而非其号。在《脉理会参·金伟序》[1]中有“昔访余子吁三于松门山中”一句,“吁三”是否为余之儁的字或号,暂无更多证据,尚待考证。
1.2 余之儁生卒年余之儁出生年不详,约卒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据《徽州人物志》[17]载:“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恩科特典,柳(抑)庵以曹家素业儒,乃嘱恒占赴省应试,试毕返里,柳(抑)庵先生已逝。”可以推知余之儁约卒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或稍后。《脉理会参·金伟序》[1]称“今余子观化以往几年矣”,作序时为1719年,与余之儁逝世相隔6年,可为佐证。
关于余之儁的出生年,根据其父余士冕的门人吴人驹所作《医宗承启·余氏梦别》载:“辛酉二月十五之夜……乃师家仆众,报师病急……未天明,遂而长逝。伤哉!忆今二十四年矣……康熙甲申孟春,非白老人述,时年六十有八。计师终年已长七稔[20]。”可知余士冕卒于康熙辛酉年(公元1681年),吴人驹68岁时写作此篇,已比其师终年长7岁,故余士冕去世时应为61岁。由此可推知,余士冕生于1621年(明天启元年)。根据余士冕的生卒年(1621-1681年),推测余之儁生年当值明末清初之际。
1.3 余氏家族医学传承余之儁出生于世医家族,世居徽州府歙县岩镇富山(今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富山村)。其高祖余淙(余午亭)在其堂兄余傅山的影响下,弃儒从医,尽得其传,被后世尊为“新安余氏医学世家”的开山祖师。余傅山本工儒通医,后辞官隐于乡,得隐士医术所传[21],又承徽州温补培元派之学[22],成为新安一代名医。其曾祖父余时雨、曾祖叔父余时庠、祖父余幼白均业医[21]。《(民国)歙县志》[3]称其父余士冕“尤能世其家,立其沉疴”,传至余之儁“医验如其父”。其子余林发声名亦著[23],时人佘华瑞在《脉理会参·跋》[1]中称其“辨证论治,十不失一”。其孙余卫苍、曾孙余昭令均承家学,而有歙县余氏八代名医之美名[21]。余之儁正当其家门中盛之时,承上启下,不负家学。
余氏一族不独守一家之秘。其高祖余淙之门人吴崐,其父之徒吴人驹,均成世之名医。余之儁传业于门人歙县曹恒占,后传业于洪适、洪大有[24]。曹恒占亦成一时名医,著有《曹守堂医补》,且诗文书画无不精通[17]。
余氏一族精于诊断,尤重脉学。其高祖余淙著有《医宗脉要》,惜今世已不得见,从其医案中可见一斑[21]。其父余士冕有“明见隔垣”之称,足见其诊断之精。余之儁秉承家学,精于脉理,“广父祖之传以集其成”,始作《脉理会参》[1]。
1.4 余氏家族人物关系勘误对于余氏一族的祖辈关系及名字,在地方志记载及现代考证的文献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据《脉理会参·吴菘序》[1]载“子交君之三世,尊公子敬先生……嗣君林发”,可知余士冕(余子敬)为余之儁之父,余林发为余之儁之子。《广陵医籍丛刊》本《脉理会参·耿鉴庭序》“乃翁子敬先生……抑庵之子林发”可以佐证[2]。而《(乾隆)歙县志》[23]作“余幼白之孙,曰志宁,字林发”,《(道光)徽州府志》[19]引用《(乾隆)歙县志》云“幼白之孙克凝,字林发”,《(民国)歙县志》[3]载“余士冕……子之(儁)、志宁”,经前文考证,余林发为余士冕之孙,余士冕为余幼白之子,故余林发应为余幼白的重孙,地方志记载存在错误。据于此,《新安医学》误将余之儁与余林发的父子关系当作堂兄弟关系[16]。类似的祖辈错误还有:余之儁应为余淙玄孙,《徽州刻书史长编》[18]误为“余之儁……余淙孙”。
对于余之儁之子余林发之名也存在争议。《(道光)徽州府志》[19]在引用时对余林发之名做了改动,故现有余林发名“志宁”和“克凝”两种说法,究竟孰为真名或另有其人尚无定论。
余之儁著《脉理会参》三卷,上卷为四脉统领,中卷为二十八脉详辨,下卷为脉法备录。《(民国)歙县志·艺文志》称为《脉理会要》[3],由其子余林发刻印刊行。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13]所载,现存清康熙刻本、清乾隆刻本、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公元1902年)漱玉生抄本等清刻本和抄本。本书流传较少,1984年家藏抄本随《广陵医籍丛刊》的出版而面世,1991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作为《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之一出版,此两种是影印本。200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将其收录于《脉学名著十二种》出版,2015年学苑出版社将其收录于《中医脉学十大名著校注》出版,此两种是整理本。其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本、《广陵医籍丛刊》影印本是两种常见的影印本,以下介绍其版本并作相应考证。
2.1 清代前期刻本《脉理会参》1991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把《脉理会参》作为《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之一出版影印。该影印本《内容提要》言:“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一九六一年)著录,版本完好的,仅存此一部。现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珍藏的清代康熙六十年辛丑(公元1733年)原刻本影印[1]。”(按:康熙六十年辛丑当为1721年。)《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则把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藏本定为“清乾隆刻本”[13],然其所列“清康熙刻本”的藏书地只有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程新《珍本古医籍版本叙录》已注意到上述差异,但未做进一步分析[25]。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前身《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亦把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藏本定为“清乾隆刻本”[12],但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并未著录清康熙刻本,即以“清乾隆刻本”为《脉理会参》的最早版本。而《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又沿用了《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1]的著录信息,后者已把《脉理会参》的最早版本定为“清乾隆间原刻本”,藏书地只有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一处。可见中医古籍目录一直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藏本为清乾隆刻本。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序》载:“访得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所藏之中医书中,孤本、珍本,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仅有一部者,乃选其临床至切实用之十种,付诸影印,以全其真[1]。”可知此套丛书是对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所藏中医珍善孤本的遴选、影印,《脉理会参》作为丛书中的一部,藏书地不应有误。而此书《内容提要》既注意到《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的著录信息,又把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藏本定为“清代康熙六十年辛丑原刻本”,很可能出于编者对此版本的判断。《脉理会参》书首有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己亥金伟序、康熙六十年辛丑(公元1721年)吴菘序,书末佘华瑞跋不知写于何年,可见《脉理会参》的刊刻时间最早可能是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此当为上海科技出版社影印本《内容提要》“清代康熙六十年辛丑原刻本”的依据。此本“弦”等以“玄”为偏旁的字皆缺末笔,避康熙帝玄烨名讳,亦可说明最早的刊刻时间为康熙年间。但是这些证据也不能排除版本时代更晚的可能性,故而把此本定为清代前期刻本更为稳妥。
经比对,《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为“清康熙刻本”及“清刻本”的国家图书馆藏本《脉理会参》,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脉理会参》均为同一版本。此本半页9行19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黑鱼尾。据影印本《脉理会参》版权页,“板框宽一三二×高一七二毫米,刻本宽一七六×高二四八毫米”[1]。此本有句读、圈发及重点句圈点。圈发用来分别声调,印在字的左下、左上、右上、右下,依次是平、上、去、入四声。如“数”字在《决死生》[1]一篇中多次出现,其中“言其至数不和匀”中“数”读shù,表示量,字上未见圈发;“相失不可数者死”中“数”读shǔ,表示点算,“数”字左上方有圈发;“至于急数而不可数”中第一个“数”读shuò,表示脉象,“数”字右下方有圈发。正文以顶格、首空1格、首空2格区分层次,以首空3格为篇名,并有双行小字夹注。
国家图书馆馆藏信息将这两个相同版本的出版年分别标注为“清康熙间”和“清[1644-1911]”。《中国中医古籍总目》[13]盖采用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将两者分别列为“清康熙刻本”和“清刻本”。但是《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将成书年标作“[1721]”,方括号代表此书具体年份不确定,1721年即康熙六十年,《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盖亦据《吴菘序》推断而来。从《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61年)到《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91年)再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2007年),随着古籍普查的深入,《脉理会参》的版本逐渐增多。但是也应注意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在继承《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已有著录信息和增补新信息时比对不够充分,以至于把《脉理会参》的同一版本分别处理为“清康熙刻本”“清乾隆刻本”“清刻本”。《脉理会参》全部版本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2 抄本《脉理会参》耿鉴庭主编的《广陵医籍丛刊》收录了其家藏抄本《脉理会参》,1984年经由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出版。据《广陵医籍丛刊》本《脉理会参·耿鉴庭序》所载:“亦有本身虽未移扬行医,而其著作能广传于扬者如本书,亦对吾扬医学影响颇巨……初,此书尚未附梓之时,扬地已广为抄传,学医者每录以诵读[2]。”本版本公布于世为研究余之儁生平及《脉理会参》的版本和主要内容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证据。
3.1 《脉理会参》主要内容《脉理会参》上卷为四脉统领。开篇首先提出四脉统领二十八脉之用意“不独条理分明,使学者便于诵习。且兼二脉三脉以取一脉,而此一脉,始极真确而无模糊疑似之弊。逐项脉下,又详注脉形,略注主病,如振衣契领,而全衣已俱在握”。浮脉统洪、虚、散、芤、濡、微、革七脉,因七脉均兼于浮分,故均以浮脉统领。类此,沉脉统伏、牢、实、弱、细五脉,迟脉统涩、结、代、缓四脉,数脉统滑、紧、促、动、疾五脉。另外,还有弦、长、短三脉附后,因其可与四脉所统领诸脉相兼,故不专贯于一脉之下。因此,余之儁实将二十八脉分为五类。
中卷为二十八脉详辨。“本之统领,以求其经,参之详辨,以尽其变。”余之儁认为,审脉用以诊病,为人命死生之所系,不得有任何含糊之处。因此,在此篇中,再对二十八脉做详细的剖析和订正,务使无丝毫差错。二十八脉依前顺序,先描述体象,次论本脉主病并分述左右寸关尺六部见本脉主症及可相兼脉主症。之后再对本脉进行辨析,或以自然之理剖析入微,或与易混淆之脉比较区分,或引用古人对脉阐述传神之处,或指出某些传世脉诀的不足之处。
下卷为脉法备录,共37篇,包括对前两卷的补充、对二十八脉体系之外其他脉法的说明及对学脉者的谆谆教诲。《妇人脉》《小儿脉》两篇补充了妇女孕产脉及小儿脉;《怪脉(即死脉)》《诸病宜忌脉》两篇有助于判断疾病预后;《男女脉异》《老少脉异》《脉合形性》3篇说明不同人的脉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诊脉时不可不察;又有《脉分五藏》《脉分四方》《脉分病期》一如篇名;《脉忌无根》《脉贵有神》《脉嫌先见》《阴阳相乘》《阴阳相伏》《阴阳亢制》《重阴重阳》《脱阴脱阳》8篇并以阴阳五行易理阐释脉理,其脉其症由此而明;《六残脉》《上鱼脉》《胃气脉》补充了不同说法的含义;《神门脉》《冲阳脉》《太溪脉》补充了不同脉位之所候;《奇经八脉》篇论各经循行主病并阐释修道之机;《三焦》《人迎气口》补充了两种脉法,部位明确,脉理畅达;《五藏平脉》《五藏病脉》《五藏死脉》3篇载《素问·平人气象论》中相关说法并概括其理;《七诊》篇载《素问·三部九候论》中相关说法加以分析并推求其理;《分配藏府定位》篇选取《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相关说法并加以注释;《分析藏府阴阳》篇对《脉经》中以脉络表里分部加以辨析,认为与前篇以一身之定位分部法可并存;《推法》及《决死生》篇分别对《素问》的《脉要精微论》《三部九候论》中相关说法进行了阐释;《脉法初知》对脉学基本术语加以说明;《持脉论》围绕《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展开,强调凝神诊脉的重要性及医者之任。
3.2 《脉理会参》学术渊源《脉理会参》以浮、沉、迟、数四脉统领诸脉,可追溯至宋代崔嘉彦《崔氏脉诀》。
《脉理会参》属二十八脉体系,二十八脉体系首推明代李中梓《诊家正眼》。《脉理会参》对二十八脉体象、主病和兼脉等描述均承自《诊家正眼》,并在其基础上加以订正,对不易理解之处加以注释,在按语部分的辨析则更加精炼明了。
《脉理会参》同时参考了余之儁高祖余淙门人吴崐所作《脉语》的内容。如在《短脉》一篇中写道:“家刻《脉语》谓‘上不至关为阳绝,下不至关为阴绝’,正短而沉涩之脉也[1]。”其中引用部分出自《脉语·阴阳绝》[26]。
在脉法备录部分,在综合《诊家正眼》及《脉语》的内容后去粗存精,并提出了自己对于脉理的分析和思考。
3.3 《脉理会参》学术贡献
3.3.1 首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将二十八脉分为五类《脉理会参》以“浮、沉、迟、数”4个基本脉象为纲,将只可与其中一脉相兼者归于其下,余“弦、长、短”三脉因可与四脉相兼,故单列于后。四脉统领,划分五类。条理清晰,便于学习和记忆。虽然《崔氏脉诀》中已有“迟数既得,再辨浮沉……脉理浩繁,总括于四”的说法[5],但明确将二十八脉按照此法统领分为五类者,余之儁是第一人。
后世新安医家罗浩在其脉学著作《诊家索隐》中,延续了余之儁《脉理会参》对二十八脉的编排顺序,后补张石顽所列大、小、清、浊四脉。罗浩在《诊家索隐·叙》中写道:“宋刘立之以浮、沉、迟、数为大纲,本其意,而附以弦、短、长三部,盖四者兼有之也[4]。”其对脉象的分类主张与余之儁不谋而合。罗浩还在序言中对余之儁的脉学著作大加赞赏:“惟崔紫虚、余抑庵、张石顽三家之书,虽云后出,实过前人。”
同时,在“四脉统领”陈其大略的基础上再对二十八脉逐个详加辨析,如此行文的好处在于:读者已经对各脉有了总体上的粗略认识,在读到兼脉主症及不同脉象的比较时,则更容易理解和体会。
3.3.2 回归《黄帝内经》《脉经》,明晰脉理《脉理会参》全篇多处引用《黄帝内经》及王叔和《脉经》的内容并进行阐释。如对于三焦及人迎气口脉法,历来多有争议。《脉理会参》尊崇《黄帝内经》和《脉经》的观点,并细致明了地分析了其中的道理。
关于三焦的脉位,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难经》为代表,认为三焦候于右尺;另一种以《脉经》为代表,认为三焦分为上、中、下焦,分候于寸、关、尺[27]。《脉理会参·三焦》引用《黄帝内经》“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1]”。认为“人身以胸、鬲、腹分三焦”,同时《黄帝内经》以寸、关、尺分别对应胸、膈、腹之脉位,故《脉理会参》认为“脉以寸、关、尺分配三焦”。
关于人迎气口脉法,历来亦颇有争议。对于人迎和气口的脉位,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以足阳明胃经在颈部人迎穴脉动处定人迎脉,以手太阴肺经寸口脉为气口;另一种认为左手寸口脉关前一分候人迎脉,右手寸口脉关前一分候气口脉[28]。《脉理会参·人迎气口》[1]尊崇《脉经》“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对于人迎气口的定位,并对《黄帝内经》“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的脉理加以分析和阐释。余之儁认为“左关之前一分,属少阳胆部”“右关之前一分,属阳明胃部”,并分别以肝胆及脾胃的气、象特点来阐释其观点:“盖人迎主表,盛坚者为外感;气口主里,盛坚者为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