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表证脉证与病机探析

2021-04-17 20:03闫宁哲李友林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厥阴太阴少阴

闫宁哲,阎 玥,史 绮,李友林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二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肺病慢性咳喘)/中医药防治过敏性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BZ0321)/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张仲景的《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以六经六气结合八纲分类疾病。六经立足于经脉,而不完全等同于十二经脉。六经上应天之六气,下应地之五行(含相火),外合经脉,内合脏腑。六经为病,既可以表现出所属脏腑的病理改变,也可以表现出相应经脉的病理变化。

《伤寒论》中对“表”和“里”有着多种描述,如:“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四肢、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五脏为里,六腑为表”,“三阳为表,三阴为里”等相关论述。因其对“表”与“里”关系的论述不一[1],以及对“表证”“里证”未给出确切的定义与界定,留下了重重疑惑,故后世医家对表证、里证与六经的对应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就此整理历代医家注解,进行探析,以阐释表证并非太阳经独有,而是贯穿于整个六经。

1 历代医家解析

历代医家对于表证分经的解析,可以总结为表证只在太阳、表证只在三阳、六经皆有表证。

1.1 表证只在太阳 以朱肱、庞安时等为代表的医家认为太阳为表、阳明为里。肖相如亦认为:“《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就是表证”[2]。表证,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由外邪犯卫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据此定义,表证再无其他病因,特征性临床表现为恶寒。

1.2 表证只在三阳 以成无己、刘完素、张景岳等为代表的医家主张三阳为表、三阴为里的观点。张景岳言:“若不由阳经迳入三阴者,即为直中阴经,必连脏矣。故阴经无可据之表证。”[3]其认为,三阳经为三阴经之表,风寒之邪一般先侵犯三阳经,如若径直入于三阴经,则邪连脏腑。1.3六经皆有表证 目前学者大多认为“六经皆有表证”的明确系统提出始自清代著名的《伤寒论》注疏家柯琴。柯琴认为“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独有六经”。其在《制方大法篇》中言道:“麻黄桂枝,太阳阳明之表药;瓜蒂栀豉,阳明里之表药;小柴胡,少阳半表半里之表药;太阴表药桂枝汤;少阴表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表药当归四逆汤。”[4]医者意也,用表药必有表证,这段论述明示了六经表证的方药及治法,明确提出了六经皆有表证的存在依据。尤在泾对此亦有所探微,其在《伤寒贯珠集》中云:“夫风寒中人,无有常经,是以伤寒不必定自太阳,中寒不必定自三阴。论中凡言阳明中风,阳明病若中寒及少阳中风,太阴少阴厥阴中风等语,皆是本经自受风寒之证,非从太阳传来者也。”[5]尤在泾与柯琴观点不谋而合,明确说明表证并非只在太阳,其他五经感受风寒之后,亦有中风和伤寒之别。

姚荷生亦持“六经皆有表证”之说,其主编的《〈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将六经表证具体详尽的进行分类,以伤寒六经表证的分类为主,并将《金匮要略》《温病学》、时方代表类方等亦纳入其中[6]。薛伯寿同样认为“伤寒六经皆有表”[7],六经中并非仅太阳主表,其余五经亦有表证。

2 六经皆有表证的依据

“表证只在太阳”“表证只在三阳”的论述有所局限。《灵枢·海论》言:“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8]十二经脉运行营卫之气,人体周身上下、表里内外无处不到,若六淫邪气入侵,循行于十二经脉的营卫之气首当其冲。六经皆可感受六淫之邪,同一种邪气,侵袭经脉不同,故而亦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张仲景在辨证论治的同时,亦辨证分经。用六经来统率百病,抓住了六经提纲证,则纲举而目张。

论及表证,之所以易于接受太阳经表证,而往往忽略其他五经表证,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9]:(1)六经表证,在《伤寒论》中虽均有所提及,理法方药亦十分详备,然而太阳病篇占据了《伤寒论》大部分篇幅,对表证、表证入里、误治后引起的变证等内容的阐释非常详细,故而无需再在其余篇中重复论述。而其他五经的论述则更偏重于里证,详于里而略于表,故容易忽视其他五经表证的存在。(2)六经提纲证的缘故,凡《伤寒论》中论及提纲,皆具有统摄与指导的意义。正如柯琴所言:“观五经提纲,皆指内证,惟太阳提纲为风寒伤表设”[4],因此易把表证归属于太阳病篇。

3 六经表证的脉证与病机

3.1 太阳表证的脉证与病机《素问·热论篇》言:“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10]太阳为诸经之藩篱,主一身之表,风寒之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六经病提纲中,唯太阳病提纲言及表证。太阳表证的本证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两种证型,太阳表证的变证主要为太阳风温。

3.1.1 太阳中风的脉证与病机 太阳中风以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或浮弱为基本表现。如《伤寒论》原文第12条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1]风邪轻扬开泄,而寒邪收引凝滞,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肌表感受风寒之邪,腠理欲闭不能而现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之症;卫阳强则脉浮,营阴偏弱,则脉缓弱无力。此太阳中风,当以和营解肌,可予桂枝汤,服后啜热稀粥并温覆一时许,而后得汗则解。

3.1.2 太阳伤寒的脉证与病机 太阳伤寒以头项强痛,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风寒,无汗,身痛腰痛、骨节疼痛,脉浮紧或浮数为基本表现。《伤寒论》原文第3、35条即是此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11],“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11]。寒性凝敛,寒邪外束肌表,则恶风寒、后项拘紧不舒;外邪侵袭营卫则寒热并作,初起时,卫阳不得伸张而未发热,少顷卫阳奋起与寒邪相争于肌表,故而发热;寒束肌表则无汗而身痛腰痛、骨节烦疼;邪正相争于肌表则脉浮,寒邪外束故而脉紧。当辛温发汗,可予麻黄汤解表散寒。

3.1.3 太阳风温的脉证与病机 据《伤寒论》原文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11],及第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11]示,太阳病不仅有风寒证,亦有风温证。之所以言太阳风温为太阳表证的变证,缘风温之“不恶寒”与太阳病提纲证之“恶寒”发生了根本冲突,且温病以热邪为病的总纲,与“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截然不同[12]。“形作伤寒”即已指出风温貌似伤寒,而实非伤寒,临床表现为发热而渴不恶寒,脉浮弱不弦紧。原文第6、113条互参,提出太阳风温被误诊反与辛温发汗之品,病入厥阴血分的危重转归,“谵语”亦表明了误用辛温热入阳明气分和逆传厥阴心包两种转归。解之之法仍当以汗出而愈,但并非辛温解表而宜辛凉解表,如桑菊饮、银翘散之属。若风温犯肺,影响肺之清肃而喘者,兼以甘寒以清气分之热,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2 阳明表证的脉证与病机 阳明五行居中主土,为水谷之海,气化主燥。《伤寒论》原文第184条言:“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11],指出外邪侵犯阳明经,亦可恶寒,只因居中属土,气化主燥,所以恶寒程度轻、时间短,能自罢,但若不及时治疗,易从燥化热。姚荷生依据“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结合胃气之强弱来细分阳明中风、阳明伤寒、阳明风温、阳明风湿等表证,别具匠心[6]。

3.2.1 阳明中风、阳明伤寒的脉证与病机 阳明中风以发热恶寒,继则汗出,稍能食,但仍微恶寒,烦热,汗出则解,脉浮虚为主要临床表现,宜桂枝汤;阳明伤寒以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呕不能食,脉浮紧为主要表现,宜麻黄汤。原文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11],即为阳明中风、伤寒证之鉴别。阳明中风和阳明伤寒在脉证、病机、治法上与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并无太大差异。柯韵伯对此注曰:“要知二方专为表邪而设,不为太阳而设。见麻黄证,即用麻黄汤;见桂枝证,即用桂枝汤,不必问其太阳、阳明也。”[4]

3.2.2 阳明风温的脉证与病机 阳明风温以发热,自汗,不恶寒,或始虽恶寒,继而汗出恶热,头眩,目痛,面色赤,咽痛鼻干,腹满微喘,脉浮大或浮数为主要临床表现。原文第206条“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11],即是此证。阳明为两阳合明之经,外感风寒尚且容易化热,风温更直接亲和阳明而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即使始虽恶寒,也可短暂自罢而汗出恶热;风性清扬开泄,故自汗出较多;风性涣散与寒邪紧束不同,故头眩而不痛;风温循经上攻则目痛鼻干、咽痛。热势在表,故脉仍浮;热势偏中上而性温,故脉大或数。治以辛凉解表,甘寒清热,如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

3.2.3 阳明风湿的脉证与病机 阳明风湿以微发热恶寒,或翕翕如有热状,不恶寒,汗出多而齐颈、齐腰不易下达,甚则身黄,肢体痛而兼重,脉濡或脉迟浮弱为主要临床表现。风湿寒热之势较低,湿性滞缓,热为湿遏,若小便不利或无汗不得越,须防发黄,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医门法律·黄瘅门诸方》言:“麻黄连翘赤小豆方,乃仲景治伤寒发黄,热瘀在表之方也。此方乃仲景治伤寒发黄,热瘀在里,血蓄下焦之方也。”[13]

3.3 少阳表证的脉证与病机《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言:“少阳之上,火气治之”[10]。少阳为一阳,由阴出阳的初始状态,故少阳为枢,表连太阳,内接阳明[7],外合腠理,内通脏腑。若腠理不固,风寒之邪可直犯少阳,形成少阳中风、少阳伤寒之表证。

3.3.1 少阳中风的脉证与病机 少阳中风以呕而发热,口苦咽干,胸中满而烦,耳鸣、耳聋,甚则耳前耳后焮赤肿痛,目赤,脉浮弦而数为主要临床表现。如《伤寒论》原文第264条所述:“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11]。风为阳邪,易与少阳相火之气亲和,故风邪从腠理直中少阳,外则发热而未必恶寒,内则循少阳三焦焦膜,气逆胸膈烦满欲呕;上犯空窍,则出现口苦、咽干、目赤;三焦手少阳之脉、胆足少阳之脉均“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风火灼至耳中经脉而现耳鸣、耳聋,甚则耳前耳后焮肿疼痛。治以苦寒降火,兼以清透,可予黄芩汤,若耳前耳后焮赤肿痛则用普济消毒饮。

3.3.2 少阳伤寒的脉证与病机 少阳伤寒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偏浮细为主要临床表现。《伤寒论》原文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11],即是此证。少阳经循行于人体两侧,三焦经则满布胸腹两胁上下。外邪乘虚入腠理直中少阳,邪正交争多在胸胁,故而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胆经受邪,腹痛的部位较胆而言为下[14],此实则言病在胆而痛在腹。肝木克脾土则腹痛;胆热犯胃,故使呕逆。因“血弱气尽,腠理开”,不可用汗、吐、下等祛邪之法,宜小柴胡汤和解之法。

3.4 太阴表证的脉证与病机 太阴病篇第276条云:“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11]太阴虽为里之表,但太阴亦有表证,其表证也有伤寒中风之别,如柯琴言:“太阴以四肢烦温别风寒”,太阴中风和太阴伤寒以四肢烦温为鉴别要点。

3.4.1 太阴中风的脉证与病机 太阴中风以不呕不渴,四肢烦疼,脉浮虚而涩,甚则不能自转侧为主要临床表现。原文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11],此条言明了太阴中风的脉证和预后。太阴本虚,风邪侵袭太阴,即使邪正交争,一般也无发热恶寒之症;病在表不在里,故无呕、渴;脾主四肢,太阴中风,外风合内热致四肢烦疼[15],如《素问·逆调论篇》云:“人有四肢热,逢风而如炙如火者何也?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10];脉浮取而微,说明风邪不盛,沉取而涩,知中焦不足。治宜滋阴和阳、调和营卫,可予桂枝汤治疗。若阳微阴涩之脉转化为和缓而长者,是邪气欲退、正气来复之象,病欲愈。

3.4.2 太阴伤寒的脉证与病机 太阴伤寒以手足自温,脉迟浮弱或浮而缓,身发黄(小便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伤寒论》原文第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11],即是此证。虚弱卫阳与寒邪相争,不甚剧烈而仅仅表现出手足自温。但与内伤又有所区别,如李东垣所云:“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16]。脾为湿土,寒邪外犯,易与湿相合,若小便自利,则湿邪可从小便而去;若小便不利,湿邪无以从下而出,日久寒湿内蕴,肝胆失疏则身发黄。病在表,故脉浮;现因寒湿故脉迟弱或缓。治以散寒利湿,可予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3.5 少阴表证的脉证与病机 少阴病阴阳气血俱不足,少阴表证正气不足之象亦比较突出[17]。太阳以表为主,少阴以里为主,主次乃相对而言,绝非太阳有表证而无里证、少阴只有里证而无表证。少阴之表与太阳表证均可见发热,然两者以少阴之表“头不痛而但欲寐”为区别点。但少阴毕竟属里,解表应顾护正气,故加附子以升肾液而为汗,以避免出现阳随津脱之坏证[18]。

3.5.1 少阴中风的脉证与病机 少阴中风以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甚则咽中生疮,不能语言,脉细数为主要临床表现。“少阴之上,热气主之”[10],《素问·热论篇》云:“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10]。成无己据少阴经脉循行,认为此证“邪自阳经传于少阴,阴虚客热”[19]。少阴下焦虚寒,故下利;肾火不敛,上走阳分,而致胸满、心烦、咽痛。此乃柯韵伯所云:“阳并于上,阴并于下,火不下交于肾,水不上承于心,此未济之象。”[4]治以育阴清热、交通心肾,可予黄连阿胶汤、猪肤汤和苦酒汤等。

3.5.2 少阴伤寒的脉证与病机 少阴伤寒以恶寒发热,无汗,脉沉紧为主要临床表现。少阴本不发热,从原文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11]中,“反发热”既可以体会到少阴发热的变证,也微言恶寒发热、无汗等证候于其中。“脉沉”一方面提示少阴里虚寒证存在,二是有别于太阳表证的脉浮[6]。因为少阴伤寒里阳虚,故虽见发热,脉却不浮而反沉[9]。故少阴伤寒表证的辨证要点为“反发热,脉沉”。至于少阴阳虚阴寒内盛证其脉亦沉,表里证之鉴别,正如康平本302条所言:“以二三日无里证”,自可鉴别,无需赘述。治以温阳解表,予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3.6 厥阴表证的脉证与病机 厥阴其体风木,其用相火,本阴而标热,为阴中之阳,阴之初尽,阳之初出。厥阴病为外感热病的终末阶段,是外感寒邪侵入人体最深的一类病证[20]。《素问·热论篇》言:“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10]厥阴表证亦分为中风、伤寒。

3.6.1 厥阴中风的脉证与病机 厥阴中风以发热,微恶风寒,手足厥微,脉沉微为主要临床表现。仲景并未对厥阴中风的脉证作出具体描述,仅仅在厥阴病篇327条言:“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11]。由于风重寒轻,风性鼓动,易犯主风之经,两阳相搏,则热势较重而恶寒较轻[1];病虽在表,但邪已至厥阴,犯阴阳顺接之机,亦会出现手足厥微之症;从“脉微浮为欲愈”可知,未愈时脉是沉微而不浮,脉由沉微而稍见浮象,这是风火有出表之象。李克绍[21]认为厥阴病的提纲为风煽火炽之证,厥阴风木,中藏相火,若以风寒来归类这些症状,当属厥阴中风。治以祛风解肌,疏肝理气,选方用桂枝汤加柴胡枳实,杜雨茂常用此方治疗厥阴中风证。

3.6.2 厥阴伤寒的脉证与病机 厥阴伤寒以手足厥冷,恶寒,无汗,少腹冷痛,甚则痛引睾丸,脉细欲绝为主要临床表现。厥阴病篇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11],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11],即是此证。郑重光注曰:“脉细,知在血分,不在气分,故不用姜附”[22],唐容川亦持此说。本证多因血亏之体,外感风寒,邪气闭阻经脉,血行受阻,不能载气外达于四末,故手足厥冷;不能充盈于脉道,故脉细。陈潮祖[23]认为肝主筋膜,寒主收引,寒邪伤筋,筋脉挛急则转筋腹痛,囊卷阴缩。治以温经散寒、通脉养血,予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若少腹偏坠、痛引睾丸,可予《沈氏尊生书》茴香丸,散寒止痛,疏肝行气。

4 六经表证的临床鉴别

表证据于六经而传变,层层贯穿于六经。六经表证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阳明表证与太阳表证的鉴别,在于阳明表证恶寒自罢快,而反汗出濈濈然。阳明中风与伤寒的病变,临床上大多由于风寒直中阳明或原发即属三阳合病,而由太阳伤寒未愈而传为阳明者,则非常少见。《伤寒论》中太阳转属阳明,大都由于太阳表寒误治转为阳明热结里证者较多。

三阴伤寒较之太阳伤寒,太阴伤寒手足自温,脉迟浮弱或浮而缓,其发热与太阳伤寒的寒邪束表相比程度较轻;而少阴伤寒手足厥冷,脉沉紧;厥阴伤寒之巅顶头痛则不同于太阳伤寒的头项强痛,并伴有手足厥冷、少腹冷痛和脉细欲绝等证候。

5 结 语

六经表证是六淫之外邪,侵犯六经之表的总称,六经表证客观存在于《伤寒论》之中,贯穿于整个六经辨证体系。六经表证除具有相似之处的在表证外,因六经各有独特的循行路线、脏腑所属和禀气,故而脉证与病机也各有不同。《伤寒论》中极为重视表证的存在,仲景不止一次言明表证在时宜先解表,表证仍在时当复发其汗。六经的治疗也应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否则极易引邪入里,造成各种各样的误治变证。对“六经皆有表证”的理论探索和脉证病机的探析,不仅利于《伤寒论》的学习者从六经六气结合八纲辨证的角度理解伤寒,而且更易把握表证,这对于辨别表里、拟定治则具有极大的裨益,可以更好指导临床。

猜你喜欢
厥阴太阴少阴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对《伤寒论》少阴急下三证的体质学认识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