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照菊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内科 547000
近年来,我国在糖尿病的治疗与控制方面十分重视,但是该疾病的完全治愈还无法完全实现,只能通过采取相关治疗达到缓解患者病情的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胰岛素泵是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其能达到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过程的模拟效果,将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能达到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其已成为当前临床医护人员公认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1-3〕。为了使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当前我国患有该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患者由于受到该疾病的影响,其生活质量逐渐降低。高血糖是该疾病的最显著的特征,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不仅会使其全身重要器官受到损害,同时,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甚至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方法处理急性并发症,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4-6〕。
糖尿病的引发因素较复杂,其中包括遗传、生活方式,以及外伤、手术、分娩、精神刺激等因素,该疾病以中老年人及肥胖者居多。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综合治疗,即采用饮食、药物、运动等治疗法,通过对患者血糖的控制,达到疾病进程的延缓效果〔7-9〕。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病,只有通过采取有效方法控制病情,如果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医嘱服用药物,同时,需要对自身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定期进行监测;另外,在饮食方面应注重清淡,需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多食用高纤维食物,控制饮食总热量,患者还要保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
胰岛素泵是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其与一般的注射胰岛素比较,其具有较多优势,能够弥补传统胰岛素治疗的缺点,当前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胰岛素泵可以对胰岛素注射剂量予以精确控制,能够避免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因剂量过多、过少的问题,而引起患者的低血糖、血糖过高的现象,其能够使患者体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11-13〕。同时,胰岛素泵能够实现皮下持续注射的效果,其能够避免传统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能减轻患者多次注射胰岛素的痛苦。胰岛素泵还能使胰岛素注射量进行精确控制,达到药液的节约效果,可以有效控制每小时需要多少注射量。同时,胰岛素泵携带方便,患者常年都可以应用胰岛素泵,因此,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能取得良好效果,该治疗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14-16〕。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护理问题,问题如下。
糖尿病患者得知患此病后心理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其将影响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且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下降、失眠等不良情绪,对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十分担忧。由于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过程较复杂,且有的患者虽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但还是没有取得理想降糖效果,患者极易产生暴躁、愤怒情绪。但是,临床护理人员没有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其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17〕。
在胰岛素泵置泵过程中涉及很多流程,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将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输注障碍、敷贴过敏、输注部位的不适等不良反应,其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刘蕊等〔18〕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临床中,提高了患者临床疗效,且在血糖水平的控制,以及胰岛素用量的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降低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沈敏〔19〕研究表明,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相关研究表明〔20-21〕,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由于糖尿病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极易出现不良情绪,这给患者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如果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应当采取有效心理疏导干预。对患者讲解胰岛素泵治疗相关知识,使其对胰岛素泵治疗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告知患者应当如何进行血糖检测,告知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向患者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以此为提高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奠定基础〔20〕。
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置泵前,护理人员应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使其对胰岛素泵治疗有全面的了解,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保持皮肤的洁净,尤其要注重置管部位的清洁,以防置管部位出现感染。穿刺部位主要为患者腹部脐周旁开5 cm的区域,应避开容易被衣服摩擦的下腹部。
在胰岛素泵的准备过程中,应注意选取合适的胰岛素剂型,为了防止出现胰岛素出现堵塞现象,需要提前2~3 h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并将其置于室温;同时,使用胰岛素泵时,应对泵的各个操作系统进行检查,并对其技术参数是否正常进行检查。为了防止患者因胰岛素过多而导致低血糖,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对各个输注剂量合理设置。
为了防止糖尿病患者戴泵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异常高血糖、低血糖,输注部位疼痛等,护理人员要注重胰岛素泵戴泵后的护理工作,具体应涉及:①血糖监测:患者应当对血糖进行密切监测,置泵后3 d内,需要每天在三餐前、三餐后、凌晨测量血糖;置泵3 d后,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血糖测量进行及时调整,改为4~6次/d。指导患者饮食生活方式要规律,同时,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应科学合理,这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21〕。②输注障碍: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输注障碍,应当对输注装置或储液管内的空气堵塞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输注装置皮下软管内存在曲折现象,应告知患者避免对针头处压迫,同时,护理人员需对导管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以此为保证导管通畅性奠定基础;如果出现堵塞报警,护理人员应对输注系统进行重新设置。另外,如果发现患者输注部位存在疼痛、红肿、硬结的现象,应当考虑到胰岛素吸收不良,这时应及时更换输注部位。患者在沐浴或回家后由于操作不当,极易出现快速分离器接头松开现象,这将导致输注路径堵塞现象而产生报警,这时应松开快速分离器,之后对其重新连接并拧紧。另外,如果储液管活塞推动受到限制,可将快速分离器将泵与人体分离,并对胰岛素输注进行重新设置,如果仍然无法解决,可能是由于过长时间的使用储液管所致,另外,胰岛素结晶,胰岛素泵超前螺杆生锈、腐蚀等也可能导致出现储液管活塞推动受限〔22〕。③携带原则:糖尿病患者在日常携带胰岛素泵时,应当注意将其固定于外衣口袋内,或者将其装入盒子内系在腰间;在睡觉时,可将其放在枕头下面,或者将其放在睡衣口袋内,要注意保护胰岛素泵,防止将其摔落而导致连接管松脱而导致泄漏药液。患者在沐浴时,或者在展开临床检查时,应帮助患者将快速分离器打开,然后取下胰岛素泵,时间应控制在1 h内,存放温度应保持1.5℃~45℃〔23-25〕。患者在穿衣服或脱衣服时,应注意对输注装置予以保护,防止其出现扭转、脱落、损坏等现象。④局部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皮肤感染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出血、针头脱出等情况,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或瘙痒等感觉,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更换穿刺点,充注软管在皮下保留5~7 d后,需一起拔出旧的装置,并将其丢弃;并将新的装置安装于皮下软管,为了避免因同一部位埋置时间较长而导致感染现象发生,新穿刺处应距离上一次穿刺点 2~3cm 以上,以此保证胰岛素的良好吸收,为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26-27〕。⑤敷贴过敏护理: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敷贴过敏现象,如果发现敷贴存在脱落、破损等问题,应立即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好,具有缩短血糖达标的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等优点,而针对胰岛素泵的护理同样重要,全程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患者疗效,胰岛素泵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同时了解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的糖尿病专科知识,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指导带泵患者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合理饮食,带泵运动,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