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发展应用现状与展望

2021-04-17 18:39黄晓红韦挥德潘洪平吕文娟蓝斯琪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稿件编辑部

黄晓红, 韦挥德, 潘洪平, 余 军, 吕文娟, 韦 颖, 蓝斯琪, 刘 慧

随着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全新、全面、全程、全方位、全功能的变革发展时代[1],科技期刊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功能、传播效率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传播的主要载体,不仅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3]。目前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运营管理现代化、资源利用融合化、编辑出版网络化、办公条件自动化、检索阅读数据化的创新大格局[4]。下面就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应用现状和展望进行综述。

1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变革发展历程

我国是期刊出版大国,据不完全统计,至2018年底,我国期刊总量已经达到11 000余种,其中科技期刊已达5 000多种(不含军队系统科技期刊)[5]。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期、活跃期和鼎盛期三个阶段;同样,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亦经历了起步阶段、普及阶段和优化阶段。我国科技期刊早期的投稿、审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出版、发行的流程都是手工操作和处理,编辑部与作者、读者、编委的通联均是通过邮发信件来完成,大部分的稿件书写都是手抄格式,仅有极少部分是铅字打印稿;期刊的排版都是实行人工铅字拣排、拼版;印刷几乎都是实行单机单色印刷;图书文献检索是依托图书馆和期刊馆藏库实行手工检索和查阅。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随着电子计算机(电脑)的应用和普及,电脑普遍进入了科技期刊领域[6],各期刊编辑部开始设立自己的独立邮箱,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箱投稿,编辑亦可以通过电脑实行简单的编校工作;排版系统基本上告别了铅字拣排,实现了电脑激光照排和胶片制作;印刷系统也实现了双色彩印和多色套印,大大提高了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和期刊的印刷出版质量[7]。2005年以后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投稿、审稿、编辑、校对、排版、制版、印刷等全网络化和全信息化,各科技期刊除了建立了自己独立网站外,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各科技期刊的网站(网页)都设置有杂志首页、杂志简介、编委会、审稿专家、投稿指南、栏目设置、稿件查询、广告合作、在线互动、联系我们、论文在线检索、约稿信息、当过期论文目录、论文阅读下载相关链接等网络信息。另还设置了稿件处理中心、编辑中心、审稿中心、出版发行中心、行政财务管理中心、论文阅读下载中心、作者服务中心、读者服务中心、编委服务中心等。作者、读者、编委、审稿专家等都可以通过邮箱、微信公众号、网站、传真等网络系统,实时、快速、远程完成所需的服务[8]。在期刊数据库建设方面,以1989年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发行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软盘为起始标志,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光盘版”阶段,至1999年“中国期刊网”正式开通并集成了我国6 600种中英文期刊的全文、摘要和引文网络数据库[9]。至21世纪初“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建立为科技期刊提供了可以自主入网、入库,论文发布、检索、阅读、下载的网络服务平台,为我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信息化建设以及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10]。各科技期刊依托“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等大型网站和数据库完成了所有科技期刊全文入网、网上检索、阅读、下载功能。于孟晨等[11]对2007—2011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科协所属1 050种期刊通过网络数据(网站)实现了全文上网,上网率已经达到了69.7%,至2012年已经实现100%的全文上网服务。聂龙等[12]统计了2014年云南省科技期刊论文上网情况,全文上网比例为52.9%。周桂莲等[13]统计了我国农业科技期刊2008年前加入期刊全文数据库情况,有93.43%的期刊加入了我国的三大科技期刊数据库。至2020年,全国所有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已经100%的加入了这三家大型数据库和选择性加入了其他相关数据库。

2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科技期刊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伟大飞跃[14]:一是传播途径多样性;二是传播时限快速性;三是传播内容易检性;四是传播对象共享性;五是传播范围广泛性;六是传播方式交互性;七是传播数量浩翰性;八是传播质量高效性。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应用给科技期刊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全方位、全新的变化。

2.1全面实现了办公手段和管理模式的自动化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给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办公手段和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变革,编辑部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全新、全程、全方面、全功能的实时、快速、高效的无纸化的管理模式[15]。各期刊编辑部在办公设备、设施方面已经配备有电脑、移动电话(手机)、传真机、复印机、黑白(彩色)打印机、投影仪、摄像机、视频系统等。在功能上都设置有上网功能,网上办公文件处理(上传下达)功能,稿件处理功能,作者、读者、编者、编委、审稿专家通联互动功能,财务结算功能,网上检索、阅读、下载功能等,大大提高了编辑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2.2全面实现了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全业务的网络化

2.2.1 投稿、约稿方便快捷化 利用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投稿、约稿,不仅节约了作者的投稿和编辑部约稿大量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投稿、约稿的投递速度和时效[16]。投稿、约稿系统信息包括(1)期刊基本信息:包括期刊简介、编辑部人员介绍、投约稿须知、稿件书写格式、编辑部地址、网名网址、E-mail、电话等。(2)作者注册信息: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等。(3)投稿上传信息:作者在完成个人注册后进入投稿系统输入用户名、密码、论文题目、关键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以及照片、图表等内容,然后通过Word文档上传到编辑部。(4)稿件处理状态信息:投稿成功后作者可以随时关注和了解稿件处理状态,如初筛、外审、退修、录用或退稿等信息。(5)期刊现刊和过刊以及论文检索、阅读和下载信息:作者可随时对期刊的现刊、过刊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阅读、查询和下载等。

2.2.2 稿件初审、外审、复审、终审的程序化 期刊的审稿流程常规分为编辑初审、编委和专家外审、编辑复审、主编终审、编委会定审等,上述流程均可以在网络系统全程完成,不仅加快了编辑部内部稿件的处理速度和效率,而且加强了编辑人员与外审编委和专家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联系,随时关注审稿的实时状态,适时作出调整。该系统还方便了编辑与编辑之间、编辑与编委和专家之间、编辑与主编之间随时互动和监督。其大大优化了稿件处理的流程,降低了稿件处理的成本,加快了稿件处理的速度,加强了稿件处理过程的保密性,做到了稿件处理的方便、快捷、高效,提高了编辑部的工作能力和期刊编辑出版效能。

2.2.3 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出刊、上网发布和入库的一体化 对已经完成审稿、编辑和终审的稿件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初排、校对、修正、排版等程序,并按有关格式要求直接导入(或扫描导入)表格、图片、广告等,生成标准的排版印刷格式后网传给有关编辑人员、校对人员、审稿人员和作者进行小样、大样和清样的三次校对和复核,确认无误后的清样稿经主编网上签字后直接通过网络发送(上传)给印刷厂上机印刷。整个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和论文上网发布、进入数据库等流程做到了全程标准、快速、及时、高效的一体化[17-18]。

3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今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崭新时代[19],而且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使我国科技期刊的传播数量、传播质量和传播速度已经走上了世界发展的快车道[20-21],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发展道路,但今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1)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与挑战;(2)网络信息化增值服务的问题与挑战;(3)资源共享的问题与挑战;(4)共同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问题与挑战;(5)成果推广与应用的问题与挑战;(6)科技保密与网络安全的问题与挑战;(7)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挑战;(8)融入大数据数字化发展时代的问题与挑战等[22]。

4 展望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今后的发展应更注重发展模式、发展数量、发展质量、发展速度的创新等[23-24];更加注重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25]。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稿件编辑部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