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阿明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农业农村局,贵州毕节 551500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降低哺乳仔猪的死淘率,是生产中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一个环节,关系着生猪养殖业的成败,需要了解和掌握哺乳仔猪死淘率的相关原因,从提高饲养人员的技能、做好各项防疫和管理工作出发,提出切合本场生产实际的方法措施。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直接决定了猪场的繁殖状况以及最后的经济收益问题,分析哺乳仔猪死淘的相关原因,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进而提升仔猪的成活率,从而促进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根据实际情况对哺乳期仔猪死淘率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分析。
母猪在生产之后可能会因此患上一些疾病,导致脾气逐渐暴躁,尤其是在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的情况下,母猪的脾气会更加的烦躁,这就导致一些弱小的仔猪在这种情况下会被母猪在不经意间踩死或者是压死,严重的情况下母猪在产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口渴烦躁的情况,也会出现咬吃仔猪的情况。此外,猪舍温度过低的话,仔猪可能会躲到草堆里或者是母猪的肚子下面、腿下休息,由于草垫太厚或者是母猪不注意可能会被压死、踩死。
天气寒冷的情况对于哺乳期的仔猪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初生的仔猪较为脆弱,相关的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够完善,再加上体内的能源储备有限、被毛稀少,如果猪舍的保温能力不合格仔猪可能会被冻死。不少母猪在生产之后会有无奶、少奶的情况出现,再加上催奶的效果不明显,会造成仔猪营养不均衡的情况,因为饥饿而出现仔猪死亡的情况。仔猪身上如果存在着伤口,在空气质量不佳、光线过强、拥挤的饲养环境下,很容易感染细菌,严重的会造成死亡。此外,出生仔猪的重量也会对仔猪的死亡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出生重量不足1 kg的仔猪死亡率较高,随着体重的增加死亡率也会随之降低。
相关养殖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饲养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养殖场。为了降低哺乳期仔猪的死亡率,相关饲养人员应该关注母猪的饲养情况,合理的进行饮食搭配,进而保证母猪可以为仔猪提供充足的食物。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泌乳猪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脱霉素,进而帮助仔猪提升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产生。此外,在对母猪进行管理时,在母猪泌乳性处于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同期分娩的方法。通过分娩之后应该立即地进行交叉寄养来平衡窝仔的数量,每窝在9~10头左右最为合适,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尽量减少出现欺弱怕强的情况。
仔猪的体重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死亡率。初生的仔猪体重较高的,相对来说更为活泼强壮,还可以为自身储备一定的能源。一般体重在1.3~1.5 kg最为合适。同窝仔猪间因为体格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进食的过程中存在的竞争较为激烈,体格较小的仔猪可能会因此造成营养不良。因此,饲养人员可以通过寄养或者特殊处理的方式对弱小的仔猪进行护理,进而缩短仔猪之间的体重差异。
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较为薄弱,在低温条件下仔猪会出现活动减少、吸吮初乳少以及颤抖等情况,容易出现腹泻,因为营养不足还会增加仔猪被压死、踩死的可能性。因此,相关饲养人员应该注意猪舍的保温性,对于仔猪来说尽量保持在32~34 ℃左右的温度,而哺乳母猪的产房温度应该保持在15~25 ℃,来缓解母猪烦躁的情绪。两者之间所需的环境温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为了平衡这一矛盾,可以采取局部控温的方法,来达到猪群的温度需求。
对于一些咬伤的仔猪为了减少其感染率,养殖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卫生工作勤通风、具备充足的光照从根本上降低病害对仔猪的影响。仔猪的免疫力较低,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际的饲养情况,定期对仔猪进行血样检测以及做好免疫流程。像病毒性疾病应该对仔猪每到3~4个月做一次检测,同时对于已有病原活动状况的仔猪要进行追踪检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健康防控方案。
综上所述,造成哺乳期仔猪死亡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了更好的提升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以及养殖理念,做好猪舍的清洁通风,结合哺乳期仔猪的特性制定相关的管理方案,加强对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提升哺乳的质量,重点关注出生仔猪的保温、防压等方面,进而降低哺乳期仔猪的死亡率,从而为养殖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