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峻龙综述 赵世光审校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基础,但化疗在几乎所有新诊断的弥漫性胶质瘤(WHO分级Ⅱ~Ⅳ级)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手术联合放化疗是目前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案,其中,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化疗药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TMZ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恶性胶质瘤即使在广泛的手术切除联合术后化疗后也很可能会复发。虽然TMZ 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化疗药物,对胶质瘤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作用,但这种作用仅持续几个月,之后许多胶质瘤会产生耐药性。阐明胶质瘤细胞对TMA 耐药的机制是增加TMZ 敏感性的关键。胶质瘤细胞对TMZ 治疗的反应是G2/M 阻滞,而不是细胞凋亡[1]。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对TMZ 化疗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DNA 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 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ferase,MGMT)表达上调所致。PI3K/AKT 信号通路、JAK2/STAT3 信号通路、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和p38 MAPK/Nrf2 信号通路是胶质瘤对TMZ产生耐药性的主要信号通路[2,3]。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外排、肿瘤细胞自噬等也介导胶质瘤对TMZ耐药[4]。
1.1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化疗增敏靶点miRNA 是一类长度在20~24 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在基因的表达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方面,使其在调控胶质瘤对化疗敏感性方面有着的巨大潜力。Ma等[5]研究发现,miRNA-196b 表达下调明显增加胶质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Li等[6]研究发现miRNA-9过表达增强胶质瘤细胞对TMZ 的敏感性。Zhang 等[7]研究发现miRNA-181b-5p 表达上调直接作用于Bcl-2,使胶质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增加。Wu等[8]研究发现miRNA-302c 通过抑制P-gp 的表达,可以增强胶质瘤细胞对TMZ的化疗敏感性。
1.2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化疗增敏靶点lncRNA是一类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与一般RNA 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不同,lncRNA一般起着对细胞的调控作用。部分lncRNA在胶质瘤中异常表达。段然等[9]研究发现,lncRNA POU3F3 是促进高级别胶质瘤细胞对TMZ 耐药的关键因素,机制可能是lncRNA POU3F3是通过上调MGMT表达,影响高级别胶质瘤对TMZ 耐药。lncRNA 也并非都会导致胶质瘤化疗耐药。马飞等[10]研究发现,lncRNA RMRP 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增强胶质瘤细胞对TMZ治疗的敏感性。
1.3 其他化疗增敏靶点 Wang 等[11]研究发现,ASPM、CCNB1、EXO1、KIF23 等基因与TMZ 治疗反应呈负相关,此外,这四个基因的表达与同源重组相关;值得关注的是,与低表达组相比,这四个基因高表达组整体DNA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而MGMT甲基化水平无显著差异;这四个基因降低TMZ 疗效的方式可能与一个未知的嗅觉受体Or51f2 有关,而非上调MGMT。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TMZ 在颅内的血药浓度受到影响。而通过纳米技术修饰的药物不仅可以更为稳定地透过血脑屏障,还能靶向作用于肿瘤部位,减少对其他器官的损伤。纳米颗粒包括脂质体、胶束、树状大分子等[12]。一般,此类药物复合体包括三个成分:纳米颗粒载体,肿瘤标记物抗体,化疗药物。
2.1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agnetic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MSNs)MMSNs 结合αCT1和CD133抗体增加肿瘤对TMZ的敏感性。Connexin 43(Cx43)是中枢神经系统表达最丰富的间隙连接蛋白。研究表明Cx43 可能是介导TMZ 耐药的原因之一[13]。多肽αCT1是Cx43的选择性抑制剂,增加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对TMZ 的敏感性。然而,在临床中,多肽的生物降解和非靶向性对多肽的疗效影响很大。MMSNs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多肽药物载体,具有多孔结构,可以防止蛋白酶降解。CD133 是GSCs 的细胞标记物,CD133 抗体可用于GSCs的靶向治疗。Jin等[14]用αCT1和CD133抗体加载MMSNs,构建药物复合体,使其可以通过内吞作用进入GSCs,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加胶质瘤对TMZ的敏感性,可以用于耐药胶质瘤的治疗。
2.2 多孔硅纳米颗粒(porous silicon nanoparticles,PSi NPs)PSi NPs 装载TMZ 结合光热高压氧治疗脑胶质瘤。缺氧是肿瘤适应、促进肿瘤进展和治疗耐药的关键驱动因素。低氧相关通路可能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靶点[15]。Zeng 等[16]将PSi NPs 装载TMZ构成可进行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pherapy,PTT)的药物复合体(TMZ/PSi NPs),并结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胶质瘤,结果发现,与单纯TMZ 治疗相比,联合治疗对于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这提示TMZ/PSi NPs 联合HBO 和PTT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胶质瘤治疗方法。
2.3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氧化还原反应性磁纳米颗粒靶向对流增强向脑肿瘤递送O6-苯鸟嘌呤,从而增加肿瘤对TMZ 的敏感性。胶质母细胞瘤对TMZ 化疗的耐药性主要是MGMT 表达上调所致。使用6-苄基鸟嘌呤(O6-benzylguanine,BG)抑制MGMT,但临床应用受到不良药代动力学的阻碍,导致不可接受的毒性。为了改善BG 的生物分布和提高其有效性,Stephen等[17]用SPION开发纳米粒子,并用靶向增强对流向胶质母细胞瘤输送以增加TMZ敏感性,并且肝肾毒性小,骨髓抑制程度低,可能成为未来治疗胶质瘤的有效方法。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系统给药只有一小部分的TMZ 能发挥治疗作用。克服这一障碍的方法是绕过血脑屏障,将化疗药物直接送到肿瘤部位。Adhikari等[18]将TMZ加载到一种新型水凝胶基质中,该基质可以以液体形式传递,然后在原位固化,随着基质溶解释放化疗药物;研究使用胶质母细胞瘤模型测试180-聚赖氨酸和20-聚亮氨酸两亲性双嵌段共聚物肽水凝胶对TMZ 的影响,体外模型和体内模型发现该凝胶可以安全地提高TMZ 的疗效。这项技术可能为胶质瘤切除后的腔内“涂层”提供机会,水凝胶包裹的TMZ 可逐渐释放,起到缓释作用,并有可能减少胶质瘤的复发。
综上所述,目前治疗胶质瘤方法主要是手术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其中,TMZ化疗能够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但部分病人对TMZ 耐药。随着增敏技术、纳米技术等逐渐成熟,不仅可以提高TMZ 的疗效,减轻其对机体其他器官的损伤,提高病人总体生存质量。胶质瘤耐药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而且化疗药物也相对单一,其他化疗药物如尼莫司丁等的疗效尚不确切。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胶质瘤的发病原因与化疗耐药机制会有更全面系统的认识,也会有更多新技术应用于胶质瘤的治疗,使病人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