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基于诺贝尔奖案例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1-04-17 02:21齐艳伟马长玲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病原诺贝尔奖生物学

齐艳伟,马长玲

(广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1436)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而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只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2];且医学基础课程重知识技术传授、轻道德品行培育的状况普遍存在[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使思政元素能够全面地融入到学生所学的所有课程中去,与新时代思政育人体系无缝对接,才是富有创新性的、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4]。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类高校专业课的核心课程之一,也应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5]。基于医学生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病原生物学领域获得的诺贝尔奖案例,进行了“课程思政”挖掘(表1),精心设计了相关的课程思政案例。在教学中加强育人意识,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期使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本文对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基于诺贝尔奖案例的“课程思政”实践进行总结分析。

1 结合诺贝尔奖案例开展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

在病原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最早的天花预防记录便是古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预防天花的方法;近代汤非凡等人成功分离了沙眼衣原体,并详细研究了沙眼衣原体致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价值观、语言文化背景、重视个体而忽略团体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极少[6]。

在《疟原虫》教学中,授课一开始便引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千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例子。除了介绍屠呦呦团队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取得重大突破,还强调屠呦呦虽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获奖背后是几千人对该项目的整体贡献,体现了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7]。另外,青蒿素的发现也是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开发中医古籍资源的重大突破,是古代中医药与现代药学优势互补的光辉典范。这些都提示我们,不仅要发挥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优势,而且要发挥其在病原生物防控方面的独特优势[8]。目前,中国能够取得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性成果,也体现了中医药在重大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独特的优势与显著特色[9]。这些思政案例都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中医、热爱中国的自豪情感[3]。

2 结合诺贝尔奖案例开展思政教学,彰显“科学在平淡中见奇”的逻辑理念

我们敬仰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但倾听每一位的获奖感言都会听到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没想到会得奖”。他们的伟大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于平淡无奇的长久坚持。生命科学研究只是一项普通的事业,是一项平凡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平淡的实验研究。诺贝尔奖的背后是无数杰出科学家在科学道路上的辛勤耕耘和坚韧不拔,看似平淡但却是长久的坚持。正是这些执着的科学家们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为人类造福,在科学史上刻下了一座又一座关于生命科学的重大里程碑[10]。二是对于看似平淡问题的深入研究。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而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相比,这一 “平民化”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传统的病原生物学研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依然密切相关。目前,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高危传染性疾病愈演愈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开展病原生物全方位系统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0]。通过介绍青蒿素的发现和屠呦呦的研究经历,可以使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寄生虫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冷门[11],同样有很多内容值得深入研究,同样会有重大发现,仅疟原虫研究就获得了至少三次诺贝尔奖。

3 结合诺贝尔奖案例开展思政教学,将课程教育与辩证思维教育结合起来

在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多年的历程中,也有少数诺贝尔科学奖的成果日后被证明是错误或者有严重问题的。1925年,病理学家菲比格声称发现了一种能引起鼠胃癌的微生物,并于1926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之后的科学实验证实这些在鼠胃中生长的物质并非肿瘤,而是因维生素A缺乏而引发的胃部病变和损伤。1948年,瑞士化学家米勒由于发明了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目前因其具有致畸致癌作用已在全球禁止使用。它曾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短暂的无虫媒世界,但在杀虫的同时还杀灭了其他生物,对环境的破坏极其严重。类似的案例正说明了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的认知、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抉择。诺贝尔奖用于奖励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自然、接近真理的过程,在特定时期出现偏差也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客观认识科研成果,发现错误之后要立即纠正偏差,不让已经发生的错误继续影响和阻碍科学研究的正确发展和实践应用。

4 结合诺贝尔奖案例开展思政教学,提高学生进取奋斗的意愿

在人类与病原生物的斗争史上,涌现出不计其数的优秀科学家,埃米尔贝林、罗伯特科赫、弗莱明、屠呦呦等等[12]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追求真理是每一位科学家的终极信念,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正是通过曲折且艰辛的研究历程,才造就了今天璀璨的病原生物学研究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只强调研究成果在学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而对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介绍不多。但实际上,科学家的勤奋、执着和进取精神,才是生命科学不断进步的动力[4]。研究和传授科学家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可以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和献身医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病原生物学课程教材中的专家人物,真实介绍他们艰辛曲折的科研经历、为病原生物学科发展而鞠躬尽瘁,将有效引导学生们勤奋学习,树立社会责任感,有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全能人才[1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把个人梦想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勇于承担责任[14]。

5 结合诺贝尔奖案例开展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如果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势必会影响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医学生将来的工作能力。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均是基于科学家们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的实验设计、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且有效推动了科学进步和发展。例如,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15],因他们“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他们发现青霉素首先是分泌青霉素的霉菌恰好落入培养皿中,其次是原培养的细菌能被青霉素杀灭,最重要的一点是弗莱明观察细致、富有探究精神,能够很好地抓住机遇。可见,从事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人们的心理品质、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科学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讲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经历,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所有的知识尤其是医学知识来不得半点马虎,都是经过无数次科学验证的结果。通过介绍这些伟大科学家的研究经历,不仅开阔了医学生的科研视野、开拓了新思路,还为他们今后攻克疾病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16]。

6 结合诺贝尔奖案例开展思政教学,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微生物的发展简史和球菌内容时,重点介绍青霉素的发现过程。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他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得益于他对微生物学研究持之以恒的挚爱[1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浓厚的、持续不懈的兴趣,弗莱明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第一种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解决了人类长期存在的感染问题,挽救了无数感染者的生命,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病原生物学教学的开端,在第一节课中结合诺贝尔奖故事的讲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病原生物学的兴趣,从而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效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8]。

表1 涉及到病原生物学的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成果及其关联的授课章节

续表1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在《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了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增强了课程的育人功能,使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通过挖掘提炼诺贝尔奖中蕴含的思政要素,并将其自然贯穿于整个病原生物学的教学过程,实现了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同向同行”,产生了协同效应。实践证明,建立基于诺贝尔奖案例的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助推课程思政,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比其他教育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病原诺贝尔奖生物学
搞笑诺贝尔奖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