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赋权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探索

2021-04-16 23:36杨静娴钟科代
关键词:赋权思政理论

杨静娴 钟科代 周 倩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关乎旗帜与未来,既为党育人,又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教育赋权维度下探讨分众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有助于克服当前思政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增强教学效果。有助于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育赋权理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新维度

课程改革创新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引入教育赋权理论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所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教学改革要深下去,以新的方式推进立德树人工作。”[2]基于教育赋权理论构建和完善思政课教学模式既是对新时代教学改革如何“深下去”的回应,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重要一环。赋权理论最初产生于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的语境中。近年来“赋权”一词也广泛应用于传播学、教育学、政治学等领域,不断衍生新的内涵与论域。赋权的核心概念为“权能”,即“权力”与“能力”。权力与能力是一体两面,能力被视为主体的内在需要,而权力则是主体能力的外在表现。赋权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分权或权力的分享,启发受助方重新发现自身所具有的权力以及该如何掌控和使用这些权力的能力,提升其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

教育赋权,是指教师(赋权主体)从学生(赋权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课堂为主要赋权平台,通过调动赋权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发展性,帮助赋权对象发掘自身潜力,激发学习意愿,增强学习能力的过程。教育赋权中的“权力”与“能力”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意识觉醒与掌控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育赋权的本质是赋能,它源于个体对于自主性的内在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赋能就是通过提升个人的学习效能,以增强个体达成学习目标的动机,并使个体在学习中获得能够自己控制局面的能力。教育赋权理论的基本内涵、核心诉求与实现方式都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运行秩序与权力架构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教育权力是维护教学活动及其秩序的必需力量,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价值引导的事业,必须要有引导性权力、规范性权力与管理性权力的加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支配与服从的二元权力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规定着课堂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教学关系。因此,思政课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理性与逻辑的碰撞、智慧与情感的交流都被这种纯粹命令与服从的关系遮蔽。这也是当前思政课种种问题的根源所在,而教育赋权理论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一)教育赋权理论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引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P8)。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其中,增强思想性与理论性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而增强亲和力与针对性则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思政课改革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政治必须是通过学理展现的政治,学理必须是表达政治的学理”[4]。党的高度重视与顶层设计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力支撑。唯有增强亲和力,使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践其行”。唯有增强针对性,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方能保证思政课“切实管用”。

将教育赋权理论引入思政课是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具体要求。思政课不单是固定知识的教授与训练,而是对学生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思想觉悟进行培养和塑造。这种特性就决定了思政课成效好坏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将思政课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马克思主义强调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5](P133)。思政课也应该从学生的主体性入手,了解学生的感性需求与实践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6]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与批判意识都更加突出,体现在思政课堂上就表现为不满足于传统课堂教授方式,更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也不再全盘接受,更愿意以问题化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面对当代大学生这些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思政课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才能不落后于时代,不脱离学生。

(二)教育赋权理论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良方

实效性不强、吸引力不大依然是当前思政课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课堂“低头族”“手机党”屡禁不绝,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与影响力相对较弱。从课堂权力分配层面看,学生“无权”“失权”或“去权”现象广泛存在。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权力的拥有者与行使者是学校和教师,他们掌握教学内容,规定教学目标,控制教学方式,对于“无权”“失权”或“去权”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能力更没有信心去改变自身对思政课学习困难、缺乏兴趣的处境。从教学关系层面来看,课堂交流不足。思政课实效性建立在课堂充分交流基础之上,而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过程中地位是否平等直接影响师生的交流效果。学生能够掌握的教学资源与学习主动权非常有限,导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探讨的积极性不高。从教学环境层面来看,学生缺乏表达自身意愿的渠道。除了课堂交流外,课前提问与课后反馈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学生缺乏参与权、表达权、评议权,就无法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目标的规划、教学方式的构建过程中,思政课上他们永远都是“局外人”。因此,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思政课的乐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超越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还有较大空间,因此,将教育赋权理论引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教育赋权可以通过与分众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学生个人层面、教育关系层面、教学环境层面增权赋能,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参与”“探讨”“学习”“实践”的分众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单向灌输所造成的弊端。立足于分众教学,教育更具针对性,学生在分众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在分众过程中解疑释惑。学生之间的朋辈影响、师生之间的协同效应更为深刻。这使得学生在解决自身理论或现实困惑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自主补充新知,并主动完成认知、认同、践行的内化过程,将所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转化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追求。因此,分众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而且能够大幅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育赋权理论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法宝

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对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追问中就包含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本质要求,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与政治、法律、文化等其他上层建筑相互影响、息息相关。因此,当我们谈论教育的本质要求时不能脱离其根植的历史、文化与具体国情。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正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外交、党建等在内的全部内容进行系统性的传播与教授。

思政课承担铸马克思主义之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是保障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教育赋权理论认为,分享权力的最终目的是被赋权者能力的提升。引入教育赋权理论,一方面能够通过问题导向挖掘学生的思想困惑,激发学生学好思政课的潜力和兴趣,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并将理论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使学生成为与教师平权的课堂主体,能够充分展示其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赋权、分众模式下,教师启动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提出的需求和困惑,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众教学,引导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收获新知、提升能力。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学生提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为学生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保证思政课不偏离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教育赋权理论与分众教学模式的内在契合性

分众教学模式是教育赋权理论应用于思政课最贴合的载体。教育赋权旨在通过赋予学生权力来提升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与能力,这与分众教学中所蕴含的因材施教与主体性教学理念不谋而合。传播学认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被那些为他们带来愉悦的心理或生理体验的事物所吸引,若传播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动机和需要,他们就会在学习接纳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生的动机和需要并不完全一致,学习程度与学习能力更不尽相同,于是就有了分众教学的必要。分众教学要求区分受众,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施以不同的教育引导。“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中国古已有之,就其本质来说与教育赋权理论一样,都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正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方式和内容的引导或不同程度的赋权开展针对性教育,从而激发教学对象的学习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党的舆论宣传工作时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7](P333)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如此。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雨课堂”“超星”等融媒体平台为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可能。但分众教学模式通过单纯技术层面的进步往往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在新媒体运用广泛的分众教学模式下的思政课堂,学生依然处于教学环节的底端,接受着来自权力上游的教学安排,并没有因为教学手段的丰富而共享到教育权力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将教育赋权理论与分众教学模式相结合,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通过共享教育权力,使学习者有机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决定教学的内容、方式和过程,而教育赋权理论与分众教学模式本质上的内在契合性为这一结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首先,教育赋权理论的自主性、平等性与分众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教育赋权理论将学生视为有能力、有价值、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认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以共享教育权力。学生在自主性与平等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什么、怎样学做出独立分析判断。分众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需求和潜能发展,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接受思政课教育,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思考,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与人格品质。基于教育赋权理论,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应依据自主性与平等性的特点,在实施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行使教育权力的同时培养自主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教育赋权理论的差异性、针对性与分众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要求相契合。教育赋权理论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且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赋权来满足不同学生差异化的需求。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敢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差异化需求。随着个人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张力越来越大,学生就会更加忽视甚至刻意隐瞒自身的差异性。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无权”“失权”“去权”状态所造成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众教学以差异性为基础进一步细化了教学对象,并且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教育赋权理论实施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依据差异性与针对性的特点,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亲和力。

再次,教育赋权理论的交互性、多元性与分众教学模式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契合。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139)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并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思政课的教学对象不是某个学生,而是整个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当前大学生受朋辈影响深刻且广泛。教育赋权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视为赋权的重要手段。同样,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和质量是分众教学模式运用的初衷。对不同受众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内容和形式,在突出问题意识的同时注重个体差异,最终目的是使信息传导更为有效,将思政课教学内容真正讲进学生心里,促进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多元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达到对教学目标更深层次的认知与认同。基于教育赋权理论实施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应依据交互性、多元性的特点,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教育赋权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获得并发展驾驭学习主动权的能力,但现实中学生的能力与需求都不尽相同,这就有了分众的必要。分众模式并非单纯的差异化对待,而是通过多级分众让学生不但了解课程宏观的结构与要素,并能够从对课程的学习中探索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信念和态度。“赋权”既是过程也是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育赋权理论观照下的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既要体现教育赋权理论与分众教学模式的客观规律,又要立足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特殊地位,对其改革创新的具体建构过程起到指导与规范的作用。基于教育赋权理论建构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应遵循去中心化、同权异质、智造金课三个基本原则。

(一)去中心化原则

基于教学赋权理论建构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首先应遵循去中心化原则,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其目的在于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对于信息与知识的接收方式,从学生主体的视角组织教学活动。这一原则要求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信息搜集与接受的不同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垂直化的教学结构,使课堂更趋向于扁平化,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自己掌握教学节奏与教学内容,探索适合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学习方式。去中心化原则也是“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学生在思政课堂中通过增权赋能逐步将学习的主动权过渡到自己手中。对话之于“赋权”的意义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教育赋权绝大部分是通过对话实现的,个体通过与他者对话而获得信念。去中心化原则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架设好平等的前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而非“领导者”,通过引导、参与、辅助学生学习而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课堂内部的对话更可以产生对彼此的认同感以及掌握自身学习的主动权。

(二)同权异质原则

当前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权能障碍,直接权能障碍限制学生获取教学资源,间接权能障碍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机会,学生缺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机会,从而在思政课堂“无权”“失权”或“去权”。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试图打破这种权能障碍,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能够共享资源管理权、课程组织权、过程参与权。赋权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增强学生运用教育权力的能力与自信,从而获得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权与行动权。但这种权力共享并非无差别的规定师生在思政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而是遵循同权异质原则,依据师生不同的能力和特点发掘不同内涵,以期将每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发掘。如在过程参与权的共享中,教师与学生同样都有权力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其参与内容则不应全无差别。教师因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理论积淀,应当承担起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总体把握及组织规划的任务,特别是分众教学模式中要保证分众的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而学生应逐步从单纯的教学过程的受众变成教学过程的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和掌握学习资料,依照兴趣确立学习目标,并与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激发其自身学习潜能,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掌握主动权,提升参与感,以更丰沛的创造力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之中。

(三)智造金课原则

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现代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打造思政金课的必要手段。教育赋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离不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的交往沟通。沟通意味着信息的传递,传统思政课模式中教师的权威性往往来自于对信息知情权的垄断,但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这种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渐被扁平化的信息传播模式所取代,思政课教师的权威性因此也受到一定冲击。教育赋权理论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最重要的赋权手段,化被动为主动,以无差别的方式赋予学生信息资源,提升学生自身对信息的甄别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为将有效信息转化为科学化与系统性的知识。教师对于信息、知识的占有权与解释权不断向学生让渡,其实质是不可逆转地赋予了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参与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要求聚焦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在思政课堂上的应用,包括将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手段智能化、教学过程信息化,这些都是为学生增权赋能的关键举措。而当前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缺少多样化,多数思政课教师依然停留在仅使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硬件设施的初级阶段,远未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它不单是固定知识的教授与训练,而是对学生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思想觉悟进行培养和塑造。这种特性决定了仅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这种单一化倾向并不可取,这也是为什么要将智造金课列为原则而非手段。教育赋权理论将智能化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双向融合,成为打造思政金课的关键助力。

四、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新时代要求高校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而“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5](P134)应当在具体实践中得到证明。与单纯依靠学校管理部门自上而下解决思政课种种问题相比,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分众教学模式试图从教学主体、教学关系、教学环境三者所共存的现实环境去发掘三者的兼容性、适应性和谋求改变现状的能力,从而在鼓励、引导、发展这些能力与特性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真正融入思政课的主体意识和行动,由此通过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改善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探索出合适的路径。因此,基于教育赋权理论实施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五个模块组成,即教学内容前置、确立分众标准、组内权能适配、课堂主导策略、评估反馈机制。

(一)教学内容前置

将教学资源管理权赋予学生是现代技术条件下赋权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从前由于教学资源掌握在教师手中而带来的对学生多元发展可能性的钳制。教学内容前置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云端上传教学资源,通过慕课等平台向学生提前传送教学内容等方式向学生赋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和掌握学习资料。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课程的主要内容之后,需要认真思考提出围绕本节课内容的问题。问题既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能反映他们心中最迫切想要解决的困惑。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8](P289-290)教师在查看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反馈问题之后,要将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分类,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与疑点,将提问内容相似、角度相同、程度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小组。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同一小组的学生要在老师的引领下互助研讨本小组提出的问题,并将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汇报。同时配合开展课后网络难题探究机制,对于因课堂时间有限而无法展开的讨论转到课后网络上继续进行。

(二)确立分众标准

分众标准的确立是实施赋权分众教学模式的前提,分众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教学模式的效果。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前期问题的整理过程中应该把握导向性原则与价值性原则。导向性原则主要是在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时,要紧扣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特定功能,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将学生提问的方向引导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中来。价值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挑出学生提问中有价值的内容,特别是大多数学生有疑惑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同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力求以问题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在秉持导向性原则与价值性原则基础上,教师可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提问内容、方向、知识点相近的学生编入一个小组,在共同问题的驱动下引导他们在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和困惑。每个小组将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分众教学模式对不同小组有不同要求。首先,主流知识结构小组要求专业化传播。将围绕课程基本知识点提问的学生集合到该小组中,引导该小组成员由浅入深挖掘教学资源中的知识点,通过解决他们的困惑完成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其次,特色兴趣挖掘小组要求差异化布局。有些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对课程内容有更深刻或更广泛的理解与思考,提出的问题也有继续深入挖掘的价值,这些学生可以归入一个小组,通过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搜集资料、讨论探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获得更深刻的思考成果并分享给全班同学。再次,优秀朋辈群体小组要求特色化引领。任课教师将学生中理论功底扎实、理想信念坚定的群体组织成为团队。团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教学内容,联系当下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党的理论政策等,向全班同学宣讲,起到朋辈正向引领作用。

(三)组内权能适配

权能适配是赋权概念的核心,其实质是强调权力与能力的正向匹配与耦合共生。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分众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与学生结成一种学习伙伴关系,其承担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咨询者或凝练提升者,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在引导中锻炼学生在小组中承担不同角色的能力。虽然每个小组都是根据相近的兴趣或学习能力分配到一起,但在小组学习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承担的角色并不完全一致。教育赋权理论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主体身份的基础上,认为学生应当与教师或组内成员的合作中尝试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权力与责任。换言之,学生有多大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应该给予他多大自主学习的权力。在同一学习小组中,除了每个学生都是其自主学习的“发动机”之外,他们还可以在小组中扮演小组领导者、组织者、顾问、方案制定者、发言人等多种角色。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与自己的兴趣或熟悉程度在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三种类型的小组间也应有流动机制,允许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担当中锻炼多维能力。

(四)课堂主导设计

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是保障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传统思政课堂上,教师通常集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内容的供给者与教学结果的评估者三种角色于一身[9],体现在教学关系中就是学生对教师的权力依附。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分众教学模式提出,在教育关系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收获新知与解决问题的经验。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的课堂主导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首先,面对权力与能力不尽相同学生的分组,教师要在与每个小组都建立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对小组需求与资源做出准确判断。情况了解之后,首先要保障主流知识结构小组在内的所有学生完成教学的最低目标,即引导学生在解决基础问题的过程中,学到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应对学生没有谈到的必要知识点做及时补充。其次,对于特色兴趣挖掘小组与优秀朋辈引领小组这种能力较强、资源掌握更为丰富的小组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供正确的方向与范围,力求在这个层面的讨论中使知识的学理性与政治性能够被充分发掘。再次,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催化剂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不同问题并理清不同问题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建立起基于课程内容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评估反馈机制

教育赋权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在评价教育赋权成效时,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最初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以及学生是否获得了掌握教学资源、提出相关问题并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协同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权力。基于教育赋权理论设计分众教学模式的初衷是增强学生在思政课中的主体性力量,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模式,因此需要完善评估反馈机制,真实了解分众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水平。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随堂进行一次后测或评估,让每个学生围绕自己课前提出的问题写出课后的理解和感想,以检验学生对此问题是否真正学懂弄通。后测的基本作用是让学生表达感受,确证理解,反馈意见。教师通过批阅后测进一步确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分众教学模式的切身体会,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与反馈调整接下来的教学方案。后测成绩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增强学生对后测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能够在充分发掘学生主体力量的基础上,通过权能适配赋予学生发挥和掌控学习自主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因此,推进该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应用,不仅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客观要求,更是进一步激发思政课堂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上好思政课”要以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武装“主力军”,建设“主战场”,拓展“主渠道”,将思政课真正上到学生心坎上,融入学生脑海里,落到学生行动处。除了师生转变观念、积极行动之外,高校也要从顶层设计、技术支撑、后勤保障与协调资源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为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增权赋能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感谢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分众教学模式探索和郑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科研团队培育计划的支持。)

猜你喜欢
赋权思政理论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试论新媒体赋权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