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雄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属于一种合成的抗菌药物,其中包含的基本结构式4-喹诺酮[1]。这种药物的靶点为细菌DNA,有效的抑制DNA 回旋酶,避免DNA 复制,有效的杀菌[2]。这种药物具有给药方便、低毒、广谱、效果好等优势,被较多医生使用在治疗中,但较多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62 例因为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男90 例,女72 例,年龄19~78 岁,平均年龄(47.1±10.4)岁。病史:糖尿病8 例,20 例药物过敏,肿瘤7 例,高血压28 例,肺心病17 例。中、轻度不良反应158 例,重度反应的有4 例。所有的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被控制。以上患者全部符合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筛选标准,将其他疾病导致的精神类疾病者、相似症状者、年龄>80 岁的人群排除。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病历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反应类型、感染类型、用药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记录[3]。
1.3 观察指标 分析用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
2.1 用药途径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率为22.8%(37/162),呼吸道感染率为43.8%(71/162),妇科感染率为10.5%(17/162),消化道感染率为14.8%(24/162),外科手术后预防感染率为8.0%(13/162)。见表1。
表1 用药途径分析 (n,%)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17.3%(28/16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9.0%(47/162),变态反应发生率42.0%(68/16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1%(5/162),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4.3%(7/162),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1%(5/162),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1.2%(2/162)。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
2.3 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60 岁占比64.8%高于年龄≤60 岁的35.2%,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的占比86.4%高于其他的13.6%,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1 h 的占比65.4%高于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2~5 h 的24.7%和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6 h 的9.9%。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n,%)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从1962 年首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被合成后,这种类型的药物有较多的新品种,在抗感染区域有重要的作用。机制是经过抑制DNA 促螺旋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和mRNA 的合成,促使细菌的菌体延长成为丝状,最终形成液泡[4]。这种抗菌药物是通过核酸外切酶来阻断DNA 的复制过程,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5,6]。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17.3%(28/16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9.0%(47/162),变态反应发生率42.0%(68/16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1%(5/162),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4.3%(7/162),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1%(5/162),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1.2%(2/162)。变态反应是这种药物中较为典型的一种特征,指的是光敏反应,紫外线波长在316~400 nm 时,容易促使喹诺酮类药物光敏反应的发生[7]。主要是因为紫外线能量可以被药物所吸收,释放在皮肤中,导致患者的皮肤受到损伤或者药物吸收光能之后被激活,以半抗原的形式和皮肤中的蛋白进行结合,导致过敏的发生[8]。临床表现为:癫瘸发作、烦躁、听力、头晕、抽搐、视力下降、耳鸣、头痛等,发生的原因可能和药物抑制γ-氨基丁酸以及受体结合的表现[9]。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60 岁占比64.8%高于年龄≤60 岁的35.2%,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的占比为86.4%高于其他的13.6%,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1 h占比65.4% 高于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2~5 h 的24.7%和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6 h 的9.9%。老年患者身体各项功能逐渐退化,肝肾功能对于药物的处置能力会不断的降低,容易导致药物在身体中蓄积,造成药物浓度不断的增高,出现不良反应。静脉给药会促使药物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如果滴注的速度较快,会使血药浓度升高,使用静脉给药会出现静脉炎[10]。在给药后的1 d 是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时期,在使用药物6 d 之后患者仍然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所以需要在给药的过程进行更多的注意[11]。
为了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根据抗菌药物的应用制定合理的使用范围,其中包含的内容有:①根据抗菌谱选择合理的药物,避免预防性用药[12]。较多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抗菌谱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抗菌谱来使用对应的药物[13]。要严格的控制此类药物作为外科手术预防性的药物,拒绝没有指征的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的药物容易出现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促使耐药菌株的形成,还会出现二重感染[14]。②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对应的药物。医师需要根据最终的结果选择相应的喹诺酮类药物,加强和细菌试验的的沟通,增加抗感染的治疗水平等[15]。
综上所述,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关注,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药物合理用药,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