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敏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产一科, 河南 南阳473000)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亦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一般而言, 妊娠期女性的胎盘位于子宫体部前壁、 侧壁或后壁, 妊娠28 周后, 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 甚至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 胎盘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分, 则为前置胎盘。 近年来, 高龄产妇中前置胎盘发生率呈明显升高趋势, 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也随之升高, 不利于产妇预后恢复, 且对其生命安全威胁极大[2]。 基于此, 本研究分析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前置胎盘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 产妇年龄35 ~45岁, 平均年龄 (40.71 ± 2.12) 岁; 孕次1 ~3 次, 平均孕次(2.21 ± 0.53) 次; 产次1 ~3 次, 平均产次 (2.15 ± 0.42) 次。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 《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20)》[3]中相关诊断标准, 且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 病例资料完整; 采取剖宫产的生产方式; 单胎足月生产。 排除标准: 心脏、 肝脏、 肾脏等脏器疾病; 合并恶性肿瘤; 血液系统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 h 内, 剖宫产者失血超过1 000 mL 则明确为产后出血。
1.3.2 基线资料统计统计98 例前置胎盘高龄产妇的基线资料,包括产次 (≥2 次, <2 次)、 孕次 (≥2 次, <2 次)、 有无合并胎盘植入、 有无胎盘粘连、 有无妊娠期合并症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 及前置胎盘类型 (中央性前置胎盘: 宫颈内口全部被胎盘组织覆盖; 部分性前置胎盘: 宫颈内口有部分被胎盘组织覆盖; 边缘性前置胎盘: 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 到达子宫颈内口边缘, 但不超越宫颈内口)。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产后出血发生情况98 例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中有15 例发生产后出血, 发生率为15.31% (15/98)。
2.2 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不受产次、 孕次的影响 (P >0.05), 但可能受合并胎盘植入、 胎盘粘连、 妊娠期合并症、 前置胎盘类型的影响(P <0.05)。 见表1。
表1 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单因素分析 [n (%)]
2.3 多因素分析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合并胎盘植入、 胎盘粘连、 妊娠期合并症、 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OR>1,P <0.05)。 见表2。
表2 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近年来,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及晚婚晚育人数的增多, 高龄产妇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医学上将分娩时年龄在35 岁以上的产妇称为高龄产妇, 亦为高危孕妇。 由于年龄的增长, 高龄孕产妇自身生理及健康方面均处于弱势, 前置胎盘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产妇。 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存在较大的生育风险,若发生产后出血, 将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
本研究中, 98 例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中有15 例发生产后出血, 发生率为15.31%, 且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合并胎盘植入、 胎盘粘连、 妊娠期合并症、 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引发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P <0.05)。分析其原因如下: ①合并前置胎盘产妇胎盘的绒毛侵入部分或全部子宫肌层, 胎盘与子宫肌壁紧密相连, 胎盘的植入部分无法自行剥离, 在剖宫产后人工剥离时会损伤子宫肌层, 继而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4]。 ②胎盘粘连也会导致胎盘无法自行剥离, 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 因此, 针对上述情况要让经验丰富的医师剥离胎盘, 且在剖宫产后时刻关注产妇的情况, 一旦胎盘剥离面发生渗血, 需要立即进行缝合止血, 并结合使用促宫缩药物进行止血处理。 ③妊娠期合并症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 其中妊娠期高血压会引发全身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 包括血管内皮受损、 凝血-纤溶系统激活等, 甚至形成病理性高凝状态或微血栓, 使机体处于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状态, 会引发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子宫收缩乏力,继而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 若产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 也会损害血管内皮, 并延长产程, 导致产道损伤, 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5]。 因此, 需要加强孕期管理, 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孕产妇的血压及血糖水平, 并根据孕产妇的现状采取一定的生活干预手段, 引导孕产妇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 作息及运动习惯, 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④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行剖宫产时,当子宫下段切开后, 无法避开胎盘, 胎儿娩出后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 收缩力较差, 附着于此处的胎盘不易完全剥离, 而且开放的血窦不易关闭, 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6-7]。 因此, 需要在产妇分娩前明确前置胎盘类型, 并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 分娩时减少对胎盘的损伤, 产后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 及时发现及时止血。
综上所述, 合并胎盘植入、 胎盘粘连、 妊娠期合并症及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故临床需高度关注以上危险因素, 并进行合理的干预, 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