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苑霞, 蔡艳, 龚海燕, 陈如玲, 陈志红, 饶青梅
(东莞市黄江医院ICU, 广东 东莞523750)
腹腔内压力 (IAP) 即腹腔封闭腔隙内稳定状态下的压力,主要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 一般正常成人IAP 可保持在0 ~5 mm Hg, 重症患者IAP 则可达到5 ~7 mm Hg。 ICU 患者受感染、 脓毒血症、 腹膜炎及脏器衰竭等因素影响, 其IAP 可升至12 mm Hg 及以上, 若进一步升高至25 mm Hg, 可引发多脏器功能紊乱, 形成腹腔间隙综合征 (ACS),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故定时测量ICU 重症患者IAP, 及时掌握病情变化的临床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可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量IAP, 操作简便, 是监测IAP 的金标准[2]。 但经膀胱内途径测定IAP 时,结果易受患者体位、 性别、 年龄及机械通气流量等因素影响。基于此, 本研究选择我院ICU 收治的100 例ACS 患者, 予以不同体位下IAP 测定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 进一步探讨ICU 患者经膀胱内途径间接监测IAP 的影响因素,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ICU 收治的100 例ACS 患者。 纳入标准: 确诊为腹内高压; 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不愿配合研究, 随意更换体位; 精神异常。 其中男46 例,女54 例; 年龄3 ~77 岁, 平均年龄 (50.22 ± 5.67) 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留置尿管, 排空膀胱尿液, 行尿管夹闭处理后, 经三通装置将0.9%氯化钠溶液20 mL 注入尿管内, 期间应确保其温度维持在37 ℃~40 ℃, 注射时间在1 min 以上。连接测压管后, 将腋中线设为零点, 于患者呼气末时读取与记录IAP。 更换体位时, 先行测量变换角度, 再行IAP 测量, 每变换一次角度进行一次IAP 测量, 每次间隔5 min, 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收集患者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指数 (BMI)等临床资料, 并记录患者经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情况。 同时经膀胱内途径测量患者平卧位、 半卧位 (15°、 30°、 45°)、 端坐位、侧卧位 (左、 右) 及中凹位 (头脚均抬高15°) 的IAP 值, 分析不同性别、 年龄、 体位、 BMI、 机械通气流量患者的IAP 值。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 检验; 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因素下IAP 值比较平卧位IAP 值低于半卧位、 端坐位, 且不同角度半卧位IAP 值也存在差异 (P <0.05); 左右侧卧位及中凹位IAP 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不同年龄段的IAP 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IAP 值受性别、 BMI、 机械通气流量的影响 (P <0.05)。 见表1。
表1 不同因素下IAP 值比较 ( ± s, mmHg)
表1 不同因素下IAP 值比较 ( ± s, mmHg)
注: PEEP 为呼气末正压。
因素 n IAP F/t P体位1 平卧 (0°) 100 17.24±4.71半卧位 (15°) 100 18.50±4.83半卧位 (35°) 100 21.43±5.17半卧位 (45°) 100 23.60±4.10端坐位 (90°) 100 24.78±5.33体位2 左侧卧位 90 19.85±4.62 10.712 0.000右侧卧位 84 20.66±5.34中凹位 100 22.20±4.99性别 男 46 23.60±5.75 2.428 0.017女 54 21.00±4.96年龄 (岁) 0~7 2 19.20±3.45 1.018 0.696 8~18 8 20.13±5.00 19~40 20 21.40±5.25 41~65 43 22.50±4.32>65 27 21.93±4.26 BMI (kg/m2) <18.5 7 15.48±4.31 0.912 0.814 18.6~25.0 43 18.22±5.19 25.1~28.0 35 20.53±4.88 28.1~32.0 10 22.14±4.50>32.0 5 23.70±3.99机械通气流量(cmH2O)10.134 0.000未行机械通气 67 17.98±4.21 PEEP <5 16 20.08±5.05 PEEP 6~10 7 21.42±4.65 PEEP 11~15 6 22.91±4.71 PEEP>15 4 23.98±3.69 7.346 0.001
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AP 测定影响因素在平卧位为基础体位情况下, 将IAP 值设为因变量, 性别、 体位、 BMI、 机械通气流量为自变量, 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性别、 BMI、机械通气流量是IAP 测定的影响因素 (P <0.05)。 见表2。
ICU 患者多病情危重、 病情复杂, 患者较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 一旦IAP 出现升高情况, 不仅会使腹腔脏器血流灌注受到影响, 还可引发脏器功能衰竭, 导致腹腔向上压迫、 血流动力学紊乱, 如此恶性循环, 会使病情持续加重, 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3]。 因此, 临床认为有必要对ICU 患者进行IAP 定时测定, 以便及时对患者病情予以评估, 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预后。 目前, 临床多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IAP。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体位可对患者IAP 测定造成影响,一般经膀胱内途径测定IAP, 患者需保持平卧位, 但受ICU 患者病情所限, 期间可能需变换为半坐卧位、 中凹位、 端坐位等, 而体位变化可使腹腔出现受压等情况, 导致测定结果受到影响[4]。 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①行机械通气后, 若PEEP升高, IAP 值也会随之升高, 这是因为机械通气会提高IAP,因此, 为确保IAP 测量的准确性, 临床应谨慎调节呼吸机压力参数[5]。 ②BMI 越高, IAP 测量值越高, 这是因为过度肥胖可使腹部脂肪过度堆积及压迫, 导致平卧位下行IAP 测定时受重力压迫腹腔使压力升高[6]。 ③男性IAP 值高于女性, 这就需要临床在进行IAP 测定时充分考虑性别因素, 以提高IAP 测量准确性。 本研究在行膀胱灌注时采取20 mL 氯化钠溶液及37 ℃~40 ℃, 即已提前排除灌注液因素对IAP 测定的影响。 相关研究[7]表明, 膀胱灌注量不宜超过25 mL, 否则可导致IAP 升高, 此外, 越接近人体温度的灌注液, IAP 测定值越准确, 若采用常温生理盐水则可能使IAP 升高。 因此, 临床也需予以重视, 在行经膀胱内途径测定IAP 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以确保IAP 测定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 除上述因素外, 患者情绪、 咳嗽过度、 膀胱炎症、 梗阻、 肿瘤等也可对患者IAP 测定造成影响, 还有待临床予以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在予以ICU 腹内高压患者经膀胱内途径IAP 测定时, 应注意体位、 性别、 机械通气流量及BMI 对IAP 测量的影响, 确保测定条件适宜, 以提高IAP 测定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