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娥
(茂名市中医院 心电图室, 广东 茂名525000)
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 可将室性早搏分为器质性及非器质性, 其中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此类患者暂无需进行药物治疗, 但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 必须尽早接受治疗[1]。 如何诊断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及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是患者接受早期治疗的关键, 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多为进行心电图检查, 运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但运动心电图相对而言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诊断方式, 具有方便及时、 无创等优点, 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2]。 给予此, 本研究选择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及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各50 例, 探讨运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50 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及50 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中, 男性42 例, 女性8 例; 年龄45 ~74岁, 平均年龄 (60.67 ± 3.11) 岁。 研究组中, 男性41 例, 女性9 例; 年龄42 ~75 岁, 平均年龄 (60.77 ± 3.45) 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 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运动心电图 (生产厂家: 美国Marquette公司) 检查, 使用MAX-1 活动平板试验Beuce 改良方法, 选择统一的标准动作。 动态心电图使用Biomedical Systems 动态心电图系统进行检查, 记录两组患者24 h 内心电图改变状况,同时评估患者的活动情况及睡眠状况。
①Lown 分级[3]。 根据Lown 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室性早搏严重程度: Ⅰ级: 室性早搏频率<30 次/h; Ⅱ级: 室性早搏频率≥30 次/h; Ⅲ级: 多源性室性早搏; Ⅳ-A 级: 成对室性早搏; Ⅳ-B 级: 短阵型室性心动过速; Ⅴ级: Ron-T 早发性室性早搏。 ②分型[4]。 A 型: 均匀散在分布的室性早搏; B 型: 发生时间为7: 00 至22: 00 的单发室性早搏, 且占比>90%; C型: 发生时间为22: 00 至次日7: 00 的单发室性早搏; D 型:无规律性室性早搏呈成对室性早搏、 短阵型室性心动过速; E型: 患者运动后室性早搏明显减少; F 型: 患者运动后成对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发生率明显增加。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Lown Ⅰ级、 Ⅱ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Ⅲ级、Ⅳ-A 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Lown 分级结果比较 [n (%)]
研究组的A 型、 D 型、 F 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B 型、 C型、 E 型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研究组的缺血性ST段改变发生率为4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 (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 [n (%)]
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室性早搏早期心脏功能较为稳定, 处于稳定且规律的一个发展阶段, 于此阶段中, 室性早搏在24 h 内(完整一天) 呈无周期、 均匀性, 另一方面说明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与神经因素、 精神因素无显著关联[5]。 研究[6-7]表明, 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肌组织处于急性受损阶段, 患者极易出现短阵型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精神因素、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及心内结构发育异常等密切相关。 因此, 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需及时诊断, 可借助心电图检测, 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早期无明显生理周期性, 大部分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好发于昼夜, 对于此类疾病, 可选择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 从而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 记录患者心房扑动发生率, 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Lown Ⅰ级、 Ⅱ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Ⅲ级、 Ⅳ-A 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研究组的A 型、 D 型、 F 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B 型、 C 型、 E 型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 意 义 (P <0.05); 研 究 组 的 缺 血 性ST 段 改 变 发 生 率 为4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上述结果表明, 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接受运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 能够有效地进行Lown 分级并对疾病类型进行分型, 从而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 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房扑动, 诊断效果切确,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