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徐公彦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 儿内科, 河南 周口466001)
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小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也是导致患儿突发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支气管异物可分为内源性支气管异物和外源性支气管异物两种, 其中内源性支气管异物主要包括血块、 伪膜、 结石、 痰痂、 肉芽等, 外源性支气管异物主要指体外物体被误吸进入支气管。 异物出现后, 一段时间内可处于病程静止期, 而随着时间延长, 会导致患儿出现支气管扩张、 气胸、 肺不张、 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 目前, 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气管、 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内镜异物取出术操作简单、 患儿痛苦小, 且安全可靠, 已成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异物的重要手段, 但因小儿支气管壁较薄, 易引起支气管感染, 导致术后并发症较多[2]。 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儿预后,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儿63 例, 其中外源性异物11 例, 内源性异物52例,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 =31) 和观察组 (n=32)。 对照组男18 例, 女13 例; 年龄9 个月~5 岁, 平均年龄 (2.31 ± 0.45) 岁; 病 程1 h ~14 d, 平 均 病 程 (7.36 ±2.75) d; 外源性异物6 例, 内源性异物25 例; 异物位置: 左支气管17 例, 右支气管14 例。 观察组男17 例, 女15 例; 年龄8 个月~6 岁, 平均年龄 (2.48 ± 0.56) 岁; 病程1 h ~15 d, 平均病程 (7.58 ± 3.01) d; 外源性异物5 例, 内源性异物27 例; 异物位置: 左支气管16 例, 右支气管16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 《中国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3]中相关诊断标准; ②年龄<10 岁;③无免疫系统疾病; ④临床资料完整; ⑤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②严重呼吸道病变; ③合并严重机体病变; ④先天性心脏病; ⑤凝血功能异常; ⑥存在手术禁忌证。
1.3 方法两组患儿术前均行血气、 肝功能、 澳抗等检查, 且需行活检者术前必须进行凝血功能检测。 术前检查应禁食禁水4 ~6 h, 术前15 ~30 min, 肌注阿托品、 咪达唑仑。 ①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治疗。 行静脉复合麻醉+气管内部、喉部表面麻醉, 方法: 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10 ~15 mL, 注入喉头喷雾器, 对拟进镜鼻腔、 咽喉喷洒, 2 ~3 喷/3 ~5 min, 共3 次, 鼻咽部完全麻醉后取仰卧垂头位, 并用床单约束固定。 根据患儿年龄、 体型选择合适支气管镜。 借助直达喉镜充分暴露声门, 导入支气管镜, 经支气管镜侧孔通气, 进行麻醉 (借助通气孔注入1% ~2%利多卡因1 ~2 mL), 将支气管镜置入气管、 支气管, 发现异物时, 抽吸异物周围分泌物,并选择合适大小的支气管异物钳钳取。 若患儿创面出血, 给予1 ∶10 000 肾上腺素盐水局部喷洒, 同时静脉输注止血药物。异物取出后再次探查各支气管, 确定无异物残留后退镜。 术后禁食禁水2 h, 观察是否出现气胸、 咳血等症状, 并给予雾化吸入、 吸氧, 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并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抗炎等治疗。 ②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患儿取仰卧位, 麻醉方法、 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同对照组, 之后嵌紧目标支气管、 支气管镜前端, 用温生理盐水(37 ℃左右) 灌洗, 反复3 ~4 次, 灌洗剂量: ≤3 岁患儿, 1~3 mL, >3 岁患儿, 5 ~10 mL, 总灌洗量为3 ~30 mL, 灌洗后负压吸引, 负压为10.6 ~13.3 kPa。 灌洗时需给氧, 并全程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1.4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 气促、 喘息、 咳嗽、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患侧呼吸音增强、 胸部X 线片显示正常, 术后3 ~5 d 顺利出院; 有效: 气促、 喘息、 咳嗽、 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 胸部X 线片显示纹理增粗, 术后6 ~7 d 顺利出院; 无效: 气促、 喘息、 咳嗽、 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变甚至加重, 需转科室继续治疗。②统计两组患儿气促和 (或) 喘息、 咳嗽、 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 ③统计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显效率观察组中, 显效24 例, 有效8 例, 无效0 例, 显效率为75.00% (24/32); 对照组中, 显效12 例, 有效19 例,无效0 例, 显效率为38.71% (12/31); 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8.468, P = 0.004)。
2.2 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气促和 (或)喘息、 咳嗽、 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比较 ( ± s, d)
表1 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比较 ( ± s, d)
?
小儿因独立认知能力较差, 且3 岁左右的婴幼儿独立性逐步增强、 自主活动范围扩大, 再加上监护力度的相对减弱, 导致气管、 支气管异物多发。 相关研究[4]表明, 支气管异物发病后, 病情凶险, 死亡率极高。 因此, 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支气管异物患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常采用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治疗支气管异物患儿, 但因患儿支气管壁较薄、 自身免疫力较弱, 支气管镜入侵后, 虽能有效取出异物, 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若有不慎则会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气促和 (或) 喘息、 咳嗽、 湿性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提示与单一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相比, 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异物患儿的效果更佳。 分析原因如下: 支气管肺泡灌洗能够完全清除患儿呼吸道内黏性分泌物, 缓解局部黏膜组织水肿、 充血等症状, 从而解除呼吸道梗阻, 提高呼吸道通气、 换气等生理功能[5]; 支气管肺泡灌洗还能显著清除呼吸道内定植细菌、 各种炎性因子, 提高抗菌治疗效果[6]; 此外, 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有效分离患儿局部粘连组织, 改善血液循环, 从而促进其肺组织恢复。
综上所述, 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异物患儿效果显著, 可有效缩短患儿气促和 (或) 喘息、 咳嗽、 湿性啰音消失时间, 促进患儿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