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梅
(夏邑县农业农村局良种棉加工厂,河南 商丘 476400)
小麦茎基腐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危害,易造成小麦白穗,严重影响产量。2015年以来,该病在全国范围内呈逐渐加重趋势,尤其是2020年发病较为普遍,个别重发地块病株率在80%左右,危害严重。目前,部分农民对该病不熟悉、不重视,影响了该病的防治。因此,研究该病在当地的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推广普及防控知识,是减轻病害损失、保证小麦丰收的重要技术保障。
小麦茎基腐是由多个镰刀菌病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线体在土壤中或附着病残体上越夏,小麦苗期至成株期都能够被侵染,侵染越早发病越严重。秋季小麦播种后,病菌开始萌发生长,从小麦幼苗的根部侵染,一般在小麦根茎结合处先发病,随着雨水、灌溉水传播,逐渐向内扩展侵染茎基部1~2节和根部,完成再侵染和多次侵染。地上部分麦苗表现生长缓慢且逐渐加重,小麦抽穗扬花期田间出现大量白穗,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枯死,减产严重,总结为幼苗—起身侵染、拔节—孕穗显症、扬花—灌浆显状。据测算,一般地块减产30%,严重地块可减产70%。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程度与温度、降雨有密切关系。冬季气温低、干旱,且播种深,造成麦田苗弱,越冬苗一类苗比率低,抗病性弱,易感病。由于4月初和4月下旬的2次降雨,造成田间湿度大,利于病菌的侵染,造成小麦茎基腐病的大暴发。
由于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几年新发生的土传病害,目前生产上没有推广针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免疫或高抗的小麦品种,只有少量抗性相对较好和耐病品种,其余均为感病品种。通过在各县市区田间调查发现,济麦22、衡观35、鲁原502、邢麦4、衡0816、济麦20、婴泊700等品种发病较重,衡S29中信麦99、衡9966、4399等品种相对较轻。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灌溉条件改善和水浇田面积扩大,田间湿度较大,导致小麦茎基腐病发生普遍,后期白穗现象明显。由于化学肥料施用增加,偏施氮肥,微量元素肥施用不足,有机肥施用量大量减少,造成土壤生态恶化,利于土传病害的发生。
目前常年实施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在小麦、玉米收获后,秸秆直接还田,造成大量根茬病菌遗留田间,随着年限增多,秸秆还田量不断积累,导致病菌在土壤中不断增加。而当前耕作习惯以旋耕方式为主,耕层浅、整地质量差,造成了表层土壤病菌的积累,使小麦茎基腐病逐年加重。
小麦茎基腐病不是小麦主要病害,前期发病症状不明显,农民容易忽视前期防治,等到地上部分表现症状时,已经错过最佳防治期,容易造成减产。
小麦品种带病是小麦茎基腐病出现的内在原因,因此在综合防治中需要强化小麦品种的抗病能力,同时要重视提升小麦本身的生长能力。在经过大量数据调查及实验之后,发现山农32号、济麦22号、山农502等品种本身具有较好的抗茎基腐病能力,因而在之后的小麦种植中将这些品种引入并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加以调整培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出现。
小麦茎基腐病具有土传的特征,因此可采用对麦田进行轮作换茬的方式来减少病原积累,进而预防小麦茎基腐病害的发生。在具体的方法上,在研究过当地的小麦种植作业流程之后,尝试应用2年~3年在麦田上换种一次非寄主作物的方式,非寄主作物的选择可以是棉花、花生、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作物,时间上采用两年三作的形式。最终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也能够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出现进行有效控制。组织植保技术力量联合攻关,进行防控技术试验,在示范区推行大豆轮作、深耕、药剂拌种、苗期喷雾防治等措施,使用防控新技术,使往年发病严重甚至绝产的地块获得高产,增强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对耕作密度进行合理控制是预防小麦茎基腐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种做法的关键是控制好每667m2小麦播种的密度,进而确保小麦本身在成长过程中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及光照条件。由于确保了小麦种植群体的合理性,小麦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健壮程度也就有了可靠保障,同时也使田间的生态环境得到充足改善,进一步预防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在具体的播种方式上执行精量半精量播种,并重视丰产抗病群体结构的培育,同时也对田间的湿度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使得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得到再一次强化。
实行秸秆还田,全田撒施秸秆腐熟剂,加快秸秆腐烂,破坏病原菌生存环境。整地时增施生物有机菌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还要做到平衡施肥,平衡施肥是指对小麦施用的肥料进行科学配比,增加其中其他成分的含量。由于小麦茎基腐病与肥料磷钾含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可视实际情况增加小麦肥料中磷钾两种肥的含量,进而为小麦提供更加全面的营养,来提升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除此之外,肥料越合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就越理想,也能够促进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活动,而微生物活动又能够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因而也就能够实现对发病率的有效控制。但需要注意的是,磷肥钾肥数量的提升要重视其合理性,需确保其数量在合理范围之内。
近几年,气候不稳定,遇到暖冬年份,小麦很容易出现旺长,抗逆能力降低。建议根据气温变化,适期播种,同时减少播种量,培育壮苗,增强抗逆能力。就调查的往年小麦种植情况相关数据来看,小麦种植期越早,受茎基腐病的影响越严重,这是因为早播种会使小麦受到菌体的长期影响,因此可在不影响冬季前壮苗形成的前提下,尝试推迟播种期,进而减少茎基腐病浸染的机会。但播种期的选择需要从综合壮苗及防病增产两方面因素考量。
化学防治可采用药剂拌种及药剂喷雾防治两种方式,前者是应用浓度6%立克绣悬浮剂3g~4g(此处是指有效成分3g~4g)拌100kg麦种,这种做法能有效控制冬季来临之前的发病率,并减少侵染概率;后者则需要在来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喷药防治,采用各种类型的药剂兑水以5d~7d的间隔连喷2次~3次,能够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新疆地区也有广泛种植。对于小麦来说,小麦茎基腐病堪称小麦的“癌症”,一旦小麦患上此病,不仅会导致小麦植株低矮羸弱,也会造成小麦穗粒数量减少及质量下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地块大面积绝产。因此,对于广大小麦种植户而言,小麦茎基腐病的监测与综合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的关键内容,值得引起广大农民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