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革英
(濮阳县图书馆,河南 濮阳 457000)
国内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长期保存工作开展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与不足,对此我们必须要客观审视影响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长期保存的因素,之后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案予以应对,如此才能加快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
1)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数字图书资料的概念包含了以下三点:首先,数字图书资料通过某类形态表现在非物质介质之中,此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数字和视频,也有图片和文字;其次,数字图书资源中包含了人们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涵盖了和生活、生产有关的各种信息;最后,数字图书资源以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长期保存,包括计算机技术和储存技术等。
2)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长期保存。当前时期,新旧技术交替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此时的“长期保存”,指的不单单是时间层面的延长,更是对保存对象和保存主体以及保存目标的长期保留与使用。很多图书馆的数字图书资源,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当一些数字资源价值降低时,或者是没有价值时,就无须对其进行长期保存,所以要从开始进入长期保存行列到无需长期保存的这个阶段,将其视为图书资料长期保存的一个周期。
当前时期,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围绕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进行了各项系统建设,文献数字化加工、文献数字化归档、文献数字化保存等工作流程均日趋完善,且也实现了高效化、信息化的图书资源管理,并开创了诸多极具针对性的存储系统。正是因为数字保存技术有着一定的繁琐性特点和变化性特征,所以难以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此时公共图书馆务必要持续性加强图书资源保存系统建设,了解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受影响因素,基于现有技术空间去不断的开拓创新,继而才能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的长期保存。
1)读者方面。若想去判断数字资源是否值得长期保存,首要一点便是要全面掌握读者诉求,审视其是否对读者有所帮助,并要透彻去分析数字资源特点、应用范围和内容详简及获取难度等多项内容,判定其能否和读者需求相契合,假设数字资源难以满足读者某一方面需求的话,那么该项图书资源的保存价值就会削弱。读者需求不止于当下,也有可能源于未来,图书馆在长期保存数字资源时,务必要详细分析当前读者的具体需求,同时也要精准预测他们未来的阅读需求。
2)技术方面。要想真正达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目标,前提条件便是要有过硬的技术和尖端的媒介。若所涉及的数字资源保存软件、硬件维持长期不变的话,理论上来说,这些数字资源是能够长久保存下去的。但因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字资源所依存的软硬件必然会过时,那么原来的文件格式便无法被识别,这就会导致数字资源可利用价值降低。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硬件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服务故障和通讯问题,有的时候硬件驱动可能会停产,这样就会使数字图书资源的内容发生变化,而且也会加大软件被病毒入侵的可能性,文件格式不兼容的情况也会时常出现,进而就会造成数据信息难以正常读取。就算是再优异的保存条件,数字媒体的寿命也是有限的,由于磁带、光盘等介质寿命相对较短,再加上氧化、霉变对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此时数字资源极有可能丢失、泄露,如此便会使数字资源的保存价值大大降低。
3)法律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因素也会对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图书资料长期保存工作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运行体系,关于数字图书资源的保存工作分工不明确,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们在进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时候,信息获取和信息服务以及信息存储管理等工作项目的开展,都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为了根除法律隐患,西方国家特别重视对上述问题的处理。譬如:法国通过立法去强制要求数字资源版权所有者将数字资源向图书馆等数字保存主体呈缴;美国采取了与数字资源所有者签订呈缴协议的方式来解决有关问题。
现在,国内有关数字资源保存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有欠妥之处,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过程中,数字资源知识版权以及软件版权保护等法律问题没有得到根治。还有就是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尽管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加强了重视,但数字资源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却在缩减,所以便导致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变得更为艰难。比如图书馆在没有获得版权所有人许可就对其著作进行数字化长期保存,这就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如果知识产权法律长期不变,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风险就会顺势增加,所以一些极具价值的数字资源难以得到长期保存,后续也会影响到对资源保存价值的辨别。
4)人才方面。当前,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研发工作和软硬件维护工作至关重要,数字信息再造和数字信息恢复等工作也要及时跟进,这些业务均要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反之则不能达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目标。纵观现状来看,国内公共图书馆普遍缺少综合型人才,进而导致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的人才基础薄弱,开展成效偏低,所以务必要加强人才建设,这样才能促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行。
1)基于读者需求,进行有效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信息系统设计。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保存的价值,在读者需求中有着一定体现,因此公共图书馆在选择数字资源予以长期保存时要慎重思考,务必要侧重分析数字资源其本身价值如何,并且还应该全面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另外,无论是数字资源应用范畴,还是数字资源类型特点,亦或是数字资源的内容详简、查找难易程度等,都要最大限度上满足读者之所需。在进行数字资源保存软件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当前读者的阅读需求,还要对未来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行精准预测,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上述需求综合起来予以分析,并将其真正融入到长期保存规划中来,以“周全、超前”为基本原则,避免日后读者新增需求和系统原有需求相矛盾。
2)通过技术创新,科学高效的保存数字资源。技术处理至关重要,这是处理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的最佳路径之一。当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多种多样,涵盖了拷贝、仿真、迁移、数字再造、数字更新等多种形式,上述技术各具优势,但这些技术都源于国外,没有一项技术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所以未来我们一定要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务必要立足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需求和目标以及资源特点等,针对性地选择数字资源保存技术,多举并施,有效应用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面对半衰期较长的数字资源(文物书画、音乐戏曲、正规史料等),可以建立“多份、多地、多介质”的长期保存机制,做好数字资源备份工作,应用迁移技术和图形输入等技术去进行数字图书资源的长期保存;面对半衰期较短且被利用频率低的数字资源,若其确实具备着长期保存的价值,可运用再生性保存的手段,将它转移到缩微胶片中,如此便可达到长期保存的目标。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保存时,不能忽视存储数据安全监测工作,应该对所有数字资源载体进行定期的检测和定期拷贝,还有就是要经常性的检查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是否可以正常存取,检查数据原始内容有没有被篡改和损坏的情况。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媒体介质的合理选择可谓至关重要,市面上的诸多存储介质中,特殊光盘最适合进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其次可选介质依次为磁带一般光盘和磁盘阵列。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时,既要考虑保存期限,又要考虑保存成本,基于上述两个方面去考虑,可将特殊光盘和专业磁带视为数字资源保存首选。
国内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所以若想达到图书资料长期保存之目标,务必要主动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秀办馆经验,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应建立正规化的图书资料长期保存体系,同时要做好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并要实现“档案化”的资料存储。
3)法律和政策保障。国家要赋予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一定的法律地位,在维护好知识产权人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国家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也要及时跟进,还有就是要给予公共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合法使用、合法保存的权利,之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版权方之间通力协作,和国际法中的规定保持一致,此时可参照西方国家的有关立法经验,颁布《出版物样本缴送管理条例》,强制要求数字资源版权所有者向公共文化单位呈缴数字资源,这样就能够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促进数字图书资源的长期保存,期间也会让那些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与开发。
4)人才建设。就图书资料长期保存工作而言,若想持续性的优化保存机制,那么就一定要对人才建设工作加以重视,转变人才对资料保存工作的错误认知。具体而言,公共图书馆可与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将本馆人才需求和高校图书馆专业教学目标相融,之后在此基础上对图书资料保存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人才供给充足,便可为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长期保存机制的优化提供帮助,通过强大的人才储备,便会尽早达成图书资料长期保存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内科技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之后在此基础上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文化层面的发展,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其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化的发展可谓无处不在,数字资源的出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若想让人类文明长久延续,那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其拥有着保存图书资料的职能,所以说处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务必要认清图书资料长期保存工作中的弊端和不足,最大限度上争取获得政府的各方面支持,再通过加强技术应用、人才建设等手段,综合性去提升图书资料长期保存水平,进而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