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光,袁 红
(东北石油大学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从中国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鉴于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采用大量增开狭义的思政课程的做法,而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长期以来又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相互隔绝的“孤岛”状态现状,在“课程思政”视阈下,灵活调动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立两者同向同行的对学生信息传递,深度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构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体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韩愈在 《师论》 中阐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公共体育课同“课程思政”育人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在育人目标方向上具有同向一致性和统一性。在“同向”育人层面上,两者遵循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一致,育人的理念相融,育人目标的核心方向一致,学生文化认同的获得感本质相似。在政治方向层面,高校公共体育课与“课程思政”,都是在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石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课程思政”的核心育人目标是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型教育理念融入到所有课程中,基于此种理念,以及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全国各普通高校均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前提、大背景,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开展时嵌入“课程思政”的思想与理念,并且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实践体系之中,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反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中的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是培育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合作意识、集体和爱国主义,其与“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育人的理念相融,本质具有同一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实践所包涵的“隐性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润物细无声”地起到“课程思政”的作用,在学生文化认同感上,校园体育文化的传输对学生更具有亲和力。
在“同行”方面,高校公共体育课与课程思政“同行”育人的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3]高校公共体育课蕴涵着丰富的体育人文底蕴和体育学科知识资源,在培育学生体育精神、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养成与知识脉络的统一与思政教育虽然所属的学科属性不同,但是育人步调一致。高校体育教师应重视体育学中丰富的学科知识底蕴和体育精神内涵,以及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活动蕴含的团队精神、进取意识和爱国主义的思想追求。坚持德“体”并举,高校公共体育课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与思政育人步调一致,两者都是在“三全育人”理念下,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基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育人注重的是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在当前“大思政”格局下,高校体育教师一方面需要掌握科学、系统的方法,挖掘体育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德育资源;另一方面需自身逐步了解学习掌握“课程思政”中的政治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和改革中坚持德“体”融合同进。高校体育教师主要承担着教授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的职责,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实践两个层面充分挖掘体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德育资源,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各个环节之中,两者“同行”协同育人。坚持德“体”融合同进,注重体育学科其特有的体育文化,根据体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特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健全学生人格,使得德“体”融合同进。
在“三全育人”的战略目标下,将“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思想融入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实践中,需要秉承的首要原则是“以党建统筹全局”,引领高校公共体育课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和坚持同向育人方向。然而,对于高校专职体育教师而言,从学习到理解接受再到实际运用“课程思政”这种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模式,会有一个渐进过程,因此,构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课程思政同向育人体系,第一步需要加强党建统筹全局,做好顶层设计。要加强高校党委领导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同向育人必要性的认识,提升党委主体责任意识。高校公共体育课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同向育人不仅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也是培育优质人才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高校党委领导只有充分认识了解其必要性,才能更好整合校内外体育学科资源和思政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前进的大方向。高校党委领导应组织思政教师协同辅助其他学科教师深度了解、学习和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建立“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教师互助学习交流平台,使高校体育教师不仅承担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的职责,还要担负起育人的责任。以“党建统筹全局”,构建全员参与、全课程协同发展的体育思政同向育人体系。
基于现今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在“课程思政”这个新理念、新形式和新模式的背景下,转变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重技能轻育人,缺乏融合意识,育人方法单调,思政德育内容枯燥的现状。把“课程思政”理念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在“三全育人”大格局下,强化每一位高校体育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4]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方向,搭建高校体育教师、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和交流互动平台,通过构建体育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对话交流、协同合作的育人平台,使体育教师突破传统的狭隘单向育人思维观念,自觉提高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在教学实践与训练中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仪表教态、语言行为等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紧抓“体育课堂这个主渠道”,以体育“项群理论”为指导,融合体育课开设项目为不同的项群,针对不同项群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构建“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体育知识教育、运动技能的传授与培育体育精神同向同行育人新教法、新模式。[5]高校体育课是以传授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为主的课程,在体育课堂开展课程思政,要在以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为核心,以价值为引领进行整体设计。这要求高校体育课必须立足课堂教学,转换意识、统一认识,以体育课为主导,挖掘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层面的隐性资源,把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综合考虑,制定以育人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深入挖掘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德育隐性资源,将两者融合,保证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同向性”;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中嵌入思政理念,灵活运用榜样示范法、语言激励法、比赛法正确引导培育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念。构建“大思政”视阈下,统一价值引领,推动高校体育课与思政教育同向育人。[6]拓展各专项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内容,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对学生的体能有一定要求,教师需要人为增加负荷深度与强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团体运动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奉献、团结精神以及比赛中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尊重裁判的社会交际能力。体能主导类项目在800米或1000米的耐力跑中,体育教师就学生因氧气不能充分供应身体所需而出现“极点”的现象,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同样在跳高、跳远等项目中,学生经常会失败,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反复练习,坚持不懈。
通过课内外“主题体育竞赛”和体育文化宣传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把体育精神与大庆精神育人结合起来,使高校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具地域特色。学生课外体育竞赛加入体育文化内容,通过宣传、报告等形式宣传优秀运动员、优秀体育团队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团队精神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为主导与“主题”体育竞赛、体育文化为辅的“两位一体”的高校体育课课程思政体系。把体育精神与大庆精神接轨,在校内以“主题”体育竞赛的形式将思政理念嵌入其中。课下体育活动实践中,加快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步伐,结合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氛围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而“润物”细无声,达到课上课下双管齐下育人的效果,推动高校体育课与思政教育同向育人。
构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课程思政同向育人体系,有助于让大学生在这种新型教育体系的理念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塑造优良品行和提升综合素质。应当从指导方向上加强党建统筹与思政理念意识引领,在实际教学实践活动中以教师主导,主抓课堂这个主渠道,同时在课下体育实践中开展“主题”体育竞赛、体育文化为辅,以此逐步构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课程思政同向育人体系。发挥课程思政与体育同向育人优势,培育学生体育精神,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