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盾
(1.太原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山西太原030033;2.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理论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坚持“八个相统一”,他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认真研究和阐发学生主体性构成要素,提高教学实效性。鉴于此,本文将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进行深入探讨,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及“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精神要义和理论内涵。
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哲学范畴。在西方哲学史上,由于哲学观念和学派立场的不同,哲学家们对主体内涵的界定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主体”概念主要是从如何阐明“存在”的本体论意义上来探讨的,而真正高扬人的主体及主体性原则则开始于西方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命题的提出,把“我思”作为认识主体,通过怀疑或反思来确证自我,从而为形而上学找到不证自明的基石。康德发动了一场西方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也就是说,不是“主体”围绕“客体”转,而是“客体”围绕“主体”转,知识的客观必然性与普遍性不可能通过有限的经验来规范,必须通过先验自我来保证,从而为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和主体性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克服了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思想的缺陷和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客体”是一对关系范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人不仅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在改造自然界时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主体的含义:一方面,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产生了人,人的实践活动使大自然深深地留下了人的“烙印”,人的主体地位也就逐渐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在人对自然的作用过程中,自然在服务于人的需求时,人的内在尺度渐渐成为世界的衡量标准。所以,主体是指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体现的人的主导地位、自主方式和价值尺度。
主体性与主体是相关联的。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利用、改造、再塑、认知、评价客体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全部特殊属性”[2]。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唯物主义只看到人服从自然的客观性一面,而没有看到人有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能力;唯心主义看到人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的一面,而没有从人的感性的物质生产实践来理解的人的主体性。不管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两者都没有从实践的观点解决好主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得主体与客体是割裂的,这就导致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人的主体及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质的规定性,是在和客体互相作用中发展的特质。
主体性是人本身固有的特性。人区别于动物在于随着社会活动内容的扩大和深化,人的主体性的内容和内涵也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正是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规定性,即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人的能力、情感和意力,其根本特征是作为人本方面所呈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由此,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构成了人的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该说,居于主导性地位的思政课教师和受教育的大学生,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因而都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也可以成为教育的客体。当思政课教师或大学生成为教育者的行为对象时,便居于行为客体,这个客体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主体。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在思政课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摄取。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地位是变动的,随着条件而转换的。
一般来说,主体性是思政课教育主体所具有的,有了主体性才能成其为主体;客体性是思政课教育客体所具有的,有了客体性才能成为客体。但在一定条件下,受教育的大学生作为客体也会获得主体性进而转化为主体。也就是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4]所以当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已不单单是受教育者,而成为教育者,具有了主体性,自己承担了对自己实施思政课教育的职能。这种情形可以称为客体主体化,也就是要充分肯定大学生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主体性的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
在长期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确存在着从理论到理论,或以理论统帅实践的现象,而忽视了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的存在。如果我们真正切实从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出发,研究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既可以使思政课教学富有人情味,也可以事半功倍达到思政课教学的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就大学生主体而言,如果其主体性特征得以表现,他们会配合教师吸收思政课教育内容,更会主动地自我教育,而非被动地接受教育。所以,在思政课教学上,学生的主体性即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自主地调节自己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自主性是相对依赖性的一种扬弃,一个人的自主性表现在对自己的活动支配与控制。课堂教学中大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在自主认知、自主思维、自我控制等方面。“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以对象性关系的确立为前提的,而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确立是主体从为‘我’的角度进行选择的,即活动客体(对象)并不是自发地进入主体的对象性关系和活动领域,而是由‘我’即个人主体确定的。”[5]21对于大学生教育而言,他们的自愿接受并自觉内化外在“注入”的思想理论才能形成他们内在的价值理念。这也是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被教育心理学所反复证明了的。大学生自觉地调节其思想及行为的状态,使其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自主完善的目标。
能动性是指大学生能够借助感觉、知觉等认知形式,认识到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之间的差距,激发其参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它体现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指的是大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政治价值引导,而是能对教师传递的思想道德理论和知识进行选择、接受、辨别以及对自己思想进行自我认识与改造。其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6]167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曾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7]477
学生的能动性主要是指对他们自己的思想动态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前文所述,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从而对学生产生作用。同时,“学生在思政课中是具有充分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是课程完成的必要条件。”[8]
创造性是大学生主体性最鲜明的表现。“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9]131创造性是指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生能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创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同时他们也能在与思政课教师的双向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特有的思想品德结构。主体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学习方法的创造,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论坛发表共享心得,学生消化学习知识方法的创造。二是知识应用的创造。学生运用思政课上所学理论实现“转识成智”,来回应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大学生逐渐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释疑解惑、析事明理,进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由于受制于传统思政课教学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思政课教师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加之教学内容固化、教学目标单一和教学手段有限,没有反映时代特点和学生主体性的实际状态。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落实好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自我建构课堂知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主动反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侵蚀和挑战。
传统教育观认为,知识是需要教师“传递”的,学生是被给予改造的对象,结果不是自己思维观念的内化,也更不可能向实践外化,出现了听得懂却用不了的尴尬局面。学生的主体性这一观点与当代教育理念相契合。当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知识的生成即自我建构的结果,大学生的主体性就体现在学生自我全面发展,并积极参与设计好的教学活动,且将所学理论创造性运用到实践中以解决现实问题,使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有机统一。学生若自己有信心,就会确定好的学习目标,反之,就会厌学、悲观、焦虑,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课堂活动的价值就在于学生产生自我学习策略及自我建构,随着学习成就的取得会倍感信心大增,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力和对课程的理论兴趣。学生自我构建知识实质是学生想象力、理解力和学习力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和反映,这种反映也是自我确立课堂主人公的表现。这样,学生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再现理论和知识,实现思想理论的升华。
学生主体性发展将走向自我教育,实现自律,即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为自我,以获得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政治信念的内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师与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直接的参与者,其地位是平等的。作为主导者的教师需要与作为主体者的学生相统一,以达到教学双向互动的彻底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则作为互动的平台。表现为:一方面,在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积极互动、沟通协商,共同展开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有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才会有价值。
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程度决定着教学知识内化的深度。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为学理分析、情感认同和价值选择,学生能主动地把自己的成长、成才、发展同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小我和大我统一起来,也就是传统儒家思想所讲的修齐治平,自己与社会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学生就不是思政课的“旁观者”而是课堂的发问者、参与者和主人公,尤其是学生能够自觉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积极主动反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侵蚀和挑战。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环境创造了人本身,人也改变着环境,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0]92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塑造人的良好品质;反之,坏的社会风气会使人道德堕落、品质变坏。从社会环境看,随着我国经济成就的取得,思想传输渠道呈多元化,同时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些价值取向影响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大环境。面对当代的教育环境,高校大学生具备通过批判、反思来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当前,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高校学生必须积极应对各种错误观点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开展有理有据的学理分析和理论批判,揭露其政治本质和理论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思政课的正面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是否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明确,作用更加突出。习近平同志殷殷嘱托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相对简单、心智还未成熟,可能会被一些错误的思潮误导。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不可小觑。
不过,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把教师的主体性看作是学生的主体性,或干脆把两者的主体性给混淆了。这样,教师就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灌输式”或“注入式”的主动者,而接受思政课教育的大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者,学生自然就成了“客体”。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那么整个课堂也就变成了教师在唱“独角戏”;同时也容易造成“教师中心”观的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负中心化”现象。实践证明,在思政课“灌输”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师与大学生之间既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只有当双方思想和行为产生“耦合”与“协同”时,才能避免机械式“硬灌”所产生的排斥,形成整体疏通和引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要求,尊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层次差异,把“漫灌”和“滴灌”结合起来,从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就是要用主导开发主体,靠主体顺应主导,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不能顾此失彼。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组织者,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引导与示范的作用;大学生是知识、价值和观念的接受者和消化者。思政课既要有教师的主导性,又要有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要充分认识到,满足大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与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才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所在,也是思政课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大学生都是需要调动的积极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要注意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才能将客观的理论知识不断内化为个体的精神品质,把精神品质转化为实际的行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