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述论

2021-04-15 02:15
广西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爱国卫生细菌战卫生防疫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爱国卫生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卫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是在保家卫国、改善旧社会恶劣的卫生状况和落后的卫生思想的驱动下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运动。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间段的爱国卫生运动,已有研究或着眼于全国①如肖爱树《1949~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述论》,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李洪河《反细菌战调查与建国初期爱国卫生运动的肇始》,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艾智科《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清洁卫生运动研究》,载《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9期;高中伟等《新中国初期“除四害”运动社会动员研究》,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等等。,或聚焦于关内②如石宏亮《1952年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考察》,载《北京党史》2010年第5期;贾鸽等《论建国初期的卫生防疫事业——以天津为例》,载《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贾鸽《建国初期天津爱国卫生运动考察(1949—1959)》,载《兰台世界》2013年第4期;等等。,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爱国卫生运动却鲜有关注。本文拟综合运用相关文献和档案史料,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时间定位,以东北地区为地理研究范围,全面剖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来龙去脉,还原运动的开展过程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场群众性运动的深远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动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卫生事业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东北地区疾病肆虐的内在状况亟须改变;另一方面,抗美援朝期间侵朝美军向我国东北地区投掷病菌携带物的外在压力须加以应对。

(一)改变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地区疾病肆虐状况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地区的卫生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因遭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和近代帝国主义的压榨而裹足不前。尤其是近代中日、日俄两次战争致使民间贫病交加,鼠疫、霍乱、天花、麻疹等烈性传染病十分猖獗,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其中,“只就鼠疫一种疾病来说,1910年、1920年、1947年三次在东北流行,死亡人数约达十万人”[1]。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7年至1949年,鼠疫在东北的发病人数达到36268人,死亡27371人,死亡率高达75%[2]。此外,地方性疾病如克山病、克汀病、甲状腺肿、大骨节病等也在东北地区肆虐[3]。其中尤以克山病最为猖獗,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因其最早发现于黑龙江省克山县而得名[4]。据不完全统计,仅1947年冬至1948年春,黑龙江、吉林两省“共计因克山病死亡者3007名”[5]。大骨节病和甲状腺肿虽然病死率相对低,但波及范围大,“大骨节病在4省40多个县旗发生,约有150万患者;甲状腺肿在6省30多个县发生,约有250万患者”[6]。地方性疾病的肆虐,轻则影响劳动,降低生产效率;重则患者变成残疾人,甚至死亡,成为影响东北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绊脚石。

各种疾病的流行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东北人均预期寿命仅为36岁。导致东北地区疾病猖獗的原因不啻有寒冷干燥的自然原因,更重要的则是人为原因[7]。一方面,东北地区久经战乱,在“东北人民政府接管以前,一切保健组织与卫生设施均被破坏”[8]。另一方面,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当时的东北民众迷信观念盛行,缺乏科学的卫生知识。因此,要从根本上控制疾病,必须开展一场旨在预防疾病、移风易俗的群众性卫生运动,这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发动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在动因。

(二)消除病菌携带物,保卫人民生命健康的驱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2月29日至3月21日,侵朝美军共出动175批、955架次敌机侵入我国东北地区领空,在抚顺、安东、沈阳、延边、四平等地投掷了大量带有致病细菌的苍蝇、蚊子、蜘蛛、蚂蚁、臭虫、跳蚤、扁虱、蜈蚣、蝗虫等30多种昆虫,以及老鼠、青蛙、烂鱼、树叶、棉花等媒介物。经由我国科学家和人民团体代表组成的调查团的检验报告显示,美国在东北地区投掷的这些昆虫和媒介物,携带了“危害人类的恶性脑炎病毒和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炭疽等病菌,危害家畜(牛、马、驴、骡)和家禽的炭疽杆菌和出血性败血病巴氏杆菌,和危害农作物的大豆紫斑病和小麦黑斑病等真菌,以及直接危害农作物的蝗虫、蟋蟀(油葫芦)等类农业害虫在内”[9]。报告还说明,美国撒布的有害虫类是以中国的人民、家畜家禽和农作物为残害对象的。自侵朝美军投掷有菌昆虫以来,沈阳、辽阳、鞍山等工业城市内先后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生过或很少见的疾病,如“炭瘟性脑膜炎及急性传染性脑炎等”[10],严重威胁了东北地区人民的健康。因此,消灭美国空投的毒虫,保卫人民的生命健康,成为促使东北地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直接动因。

在双重压力的驱动下,一场以预防疾病、消灭病虫害为主要内容的卫生防疫运动在东北地区迅速开展。这场卫生运动是在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以消灭美帝国主义撒布的毒虫、保卫人民生命健康为直接目的,被赋予了保家卫国的政治色彩,因而被称为“爱国卫生运动”。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内容

为预防疾病和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把爱国卫生运动发展为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东北地区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开展宣传动员、构建“防疫堡垒”及组织“除四害,讲卫生”活动等,并于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一)开展宣传动员

宣传工作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推动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由党的政策走向社会基层中发挥了“助推器”的重要作用。为动员广大东北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响应毛泽东的“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11]的伟大号召,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开展了以“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培养其卫生习惯,进行健康教育”[12]为主要内容的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将爱国主义寓于卫生宣传之中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13],也是贯穿于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工作之中的主线。运动之初,多数人并未从思想上重视美国投掷的毒虫的危害性,认为“几个小蝇子有啥了不起”[14]。对此,东北人民政府防疫办先后发布了《关于反对美国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防疫运动的指示》和《关于反对美国细菌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防疫运动》的布告,揭发美国通过撒布毒虫意欲进行细菌战争的阴谋,号召东北地区人民参与保家卫国的爱国卫生运动。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东北各级党委和卫生组织结合爱国主义展开卫生宣传,教育群众“要爱国必须把卫生做好,使大家身体健康,只要有了强壮的身体方能保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伟大政治任务完成”[15]。辽东宽甸县(现为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南村的村支部书记王学义“用事实向群众揭发了美国侵略者进行细菌战的滔天罪行”,号召村民保家卫国,参与爱国卫生运动,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在村书记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下,一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卫生运动便蓬勃开展起来了[16]。

2.运用多种媒介进行卫生宣传

运动伊始,东北各级卫生宣传机构以反对美帝国主义意欲发动细菌战的阴谋及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中心内容,运用多种大众传播媒介,揭露美帝国主义发动细菌战的罪行,教育人民群众掌握消灭害虫及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和知识,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如辽宁省黑山县新立屯镇利用“有线广播、黑板报、书刊等形式”,宣传爱国卫生知识[17];吉林省扶余县(现为扶余市)第一区“在全区墙壁上共写五百多张标语和漫画”,使“全区90%以上的人受到了爱国卫生的知识,大大的提高了政治觉悟”[18];沈阳市毛织厂“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卫生常识图片展览、漫画、标语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宣传,并利用生产会议、家属大会、子弟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夜校讲课中的一部分时间宣传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经过广泛宣传,“全厂职工都认识到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有力推动了爱国卫生运动的迅速发展[19]。此外,东北各地防疫领导机关曾相继举办了卫生展览会,用模型、实物和挂图说明各种传染病的来源与预防办法,使前往参观的人民受到真切的教育。在辽宁省沈阳市,“市内各区防疫领导机关,曾相继举办了脏物展览会,各单位前往参观的炊事人员和食品商贩,从展览会上得到启示,纷纷表示今后决心不再买卖腐烂食品,时刻注意食物卫生”[20]。在辽东,抚松县人民政府卫生科在文化馆举办了卫生展览会,总计6811人次接受了爱国卫生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爱国卫生运动发展。该县居民葛兴民“在看到毒虫展览会以后,马上就向展览会负责同志报告了某地发现蝇子的情况,并主动地要求领着民兵去把它们消灭”[21]。

3.结合真人实事表彰卫生模范

卫生模范是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们在卫生实践中的“真人实事”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感,易于群众理解和接受,能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东北各级党委为鼓舞人民的战斗热情,及时对涌现的卫生模范及其先进事迹进行全面宣传和推广。如辽宁省宽甸县(现为宽甸满族自治县)的王乃春一家在1953年的春季爱国卫生突击运动中表现出色,全家6口人除3岁小孩外全部投入到运动中,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并被授予“卫生模范家庭”称号在全县宣扬[22]。抚顺露天煤矿党委在运动中“培养了2173名卫生积极分子和工作中涌现出来的100余名卫生模范”,通过召开“专门奖励动员大会”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在职工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3]。1954年2月,吉林省还举办了“爱国卫生模范大会”,对全省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涌现的171名卫生模范进行表彰,其中14名模范还受到东北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表彰奖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24]。

东北地区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大增强了东北地区人民的爱国主义觉悟,扭转了部分群众头脑中的麻木思想,使他们真切认识到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自觉投入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中。

(二)构筑防疫堡垒

列宁强调,“组织能使力量增加10倍”[25]。为了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东北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东北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①东北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之初名为东北防疫委员会,1952年12月3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的《关于1953年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改为现名。为行文方便,本文统称为“东北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东北爱卫会)和东北卫生防疫总站两个组织机构,并建立由省到乡的分支机构,构建起“省—市—县(区)—乡”和企事业单位的“防疫堡垒”,发挥了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在防疫战线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成立东北爱卫会

东北爱卫会成立于1952年3月1日,由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林枫亲任主任委员,其职责为“领导反细菌战工作及群众性卫生运动”[26]。东北爱卫会成立后,迅速在下辖各省、市、区县分别成立分会,乡镇和行政村分别成立了支会,机关、学校及各企事业单位亦成立了小组,从而形成了地区领导、系统负责的由上到下的“防疫堡垒”。3月19日,中央防疫委员会在《关于反细菌战的指示》中按照地理位置把全国划分为紧急防疫区、防疫监视区和防疫准备区[27],东北地区因地处反细菌战的“前沿阵地”而被划为全国唯一的“紧急防疫区”。《关于反细菌战的指示》要求东北“应加强对朝鲜国境江口检疫工作,严格交通管理;进行卫生侦察,在重要城市、交通线上敌人散布昆虫区域实行普遍预防注射”[28]。

为贯彻中央指示,东北爱卫会首先制定了《国境检疫工作常规》,规定“凡来往中朝国境各渡口的军队、外交人员、外侨、民工一律经检疫所进行接种霍乱、天花、斑疹伤寒菌苗,对货物列车及货物进行检疫和消毒”[29]。其次,为增强人民免疫力,东北各级爱卫会组织开展了普遍的预防接种活动。至1952年12月末,据不完全统计,仅辽宁省鼠疫预防注射就达564万人次,“并在交通要道地区、厂矿、饮食等重点行业人群中,分别进行了霍乱、伤寒、脑炎等疫苗接种”[30]。再次,为加强对人民防疫工作的指导,东北爱卫会组织了一批具有丰富防疫经验的专家奔赴反细菌战的最前线。包括在扑灭鼠疫工作中荣立一等功的张学谦、石永祥、贾洪元等组成的东北防疫工作队[31],以及“著名的内科专家吴执中、细菌系副教授景冠华、防疫系主任教授孙锡璞”等组成的专家教授队伍,“出发到安东、抚顺、辑安、新民等地投入紧张的工作”[32]。最后,为消灭传染源,东北各级爱卫会发动广大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捕鼠灭虫活动,于1952年春季扑灭鼠类1000万只,此外“扑灭蝇子和其他能传播疾病的昆虫的斗争,也普及各地”。国际科学委员会在考察东北地区后盛赞道:“这样的消灭鼠类的斗争是世界各国所未有的。”[33]

2.建立东北卫生防疫站

为了“彻底打败美帝在我东北地区发动的细菌战,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1952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建立防疫站》的决定。随之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制定了《东北区卫生防疫站暂行组织条例(草案)》,为东北卫生防疫站的建立指明了方向[34]。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东北卫生防疫总站于6月9日正式成立,其职责是“负责研究和指导东北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内部机构设有“秘书室和人事、行政、防疫、卫生、消毒、检验、宣教等科”[35]。其后,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地区也相继建立省级卫生防疫站。1952年3月,齐齐哈尔市和安东市成立市级卫生防疫站,其后,锦州市于5月、哈尔滨市于6月、抚顺市于7月、沈阳市于8月、本溪市和鞍山市于9月相继成立了市级卫生防疫站。同年10月,辽宁地区第一个县级卫生防疫站——安东县卫生防疫站成立。次年3月沈阳市和平区建立了辽宁地区第一个区级卫生防疫站。另外,在县以下的乡镇和街道则成立卫生防疫组,任务包括“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卫生管理,做好疫情报告、传染病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36]。此后,市、县(区)、乡级防疫站(组)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到1957年底,东北地区已有省、市、县(区)及工矿企业卫生防疫站185处,其中辽宁69处、吉林44处、黑龙江72处①参见辽宁省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辽宁省卫生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卷四十《卫生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第四十七卷《卫生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大多是“身经百战”的专业防疫人士,对粉碎敌人的细菌战阴谋具备信心和决心。正如中长铁路局沈阳卫生防疫站机动队全体员工说:“我们曾经扑灭过很多传染病和细菌。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们的防疫技能更成熟了。我们向东北所有的卫生防疫人员挑战、也向祖国人民宣誓:为粉碎敌人的细菌战而战斗到底!”[37]在具体工作中,首先,东北各级防疫站展开了对细菌的调查研究。如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成立反细菌战防疫队,对异常虫情、传染病疫情和鼠疫等污染区域进行细致的调查[38];吉林省四平市卫生防疫站从美国播撒的蝇体中分离出炭疽杆菌并进行研究。其次,为确保饮食安全,加大了对食品的防疫检查力度。“抚顺市的卫生防疫站对全市加工和贩卖的食品,都要进行严格检查,了解是否合乎卫生标准。”[39]最后,各级卫生防疫站贯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总结与推广群众经验,大力开展卫生防疫训练工作,使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成为防疫战线上的坚强战士,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人民防疫战线。如长春市卫生防疫站“调查了全市鼠的密度和分布情况,研究了群众创造的打鼠经验和捕打工具,编印了各种宣传材料,还训练了一千二百多名投药员”[40]。沈阳市卫生防疫站更是在“全市训练了六万五千多名群众积极分子,成为防疫卫生运动中的核心力量”[41]。

东北地区通过建立由上到下的防疫体系,构筑起坚实的“防疫堡垒”,在粉碎美国细菌战阴谋、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

(三)“除四害,讲卫生”

为消灭侵朝美军撒播的病媒昆虫,东北地区展开了如火如荼的“除四害,讲卫生”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除四害、讲卫生、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号召,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随即在东北地区达到高潮。

1.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

“四害”即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后改为“臭虫”)①“四害”原指老鼠、苍蝇、蚊子、麻雀。1960年3月,毛泽东主席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子’。”此后,“四害”即变为老鼠、苍蝇、蚊子、臭虫。详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为彻底扑灭病虫害,东北爱卫会提出了“家家无鼠、户户无虫”的口号。广大群众在党的带领下,发挥空前的积极性,深入开展了捕鼠灭虫的“除四害”活动:在捕鼠方面,沈阳市通过订立家庭和个人的“捕鼠灭虫计划”以及成立“捕鼠战斗小组”,在1952年五月中下旬即捕灭老鼠152000多只[42]。吉林省镇赉县东屏二完小学的“除四害英雄班”,在20天的时间里“就集体捕鼠三万八千多只,个人捕鼠二千多只,平均每人捕鼠九百多只”[43]。持续流行了40多年鼠疫的疫源地吉林省白城地区,1956年春天展开了大规模的灭鼠运动,“有三十六万多人次进行毒杀黄鼠的工作,收回鼠尸十一万六千九百多只”[44],有效控制了鼠疫的发生。在灭虫方面,首先,东北爱卫会在1953年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中发动与组织群众开展了挖蝇蛹工作。“抚顺市曾进行了群众性的挖蝇蛹工作,到四月一日为止已挖蝇蛹三万二千多市斤。旅大市到三月八日止,已挖蝇蛹一千三百六十多万个。旅顺市郊新华坊农民在挖蛹中创造了用新土换旧土的办法,不但挖掉了蝇蛹,而且增加了肥料。”[45]其次,为扑灭苍蝇,东北各地展开了控制滋生场所的“厕所革命”。如1956年旅大市(现为大连市)中山区发动群众整修了7000多个年久失修的厕所,用药物灭蝇,组织居民、职工、学生用业余空隙时间进行扑打成蝇,使“87%以上户做到室内无蝇。80%厕所做到无蛆,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基本做到无蝇”[46]。最后,为消灭蚊子,东北地区发起全民性除草运动。如辽宁省昌图县万安乡群众为了灭蚊把住宅周周和离村50米以内的杂草全部铲光,清理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并将杂草投入粪坑积出400多垧地的粪肥,堵塞了300多个树洞,使该乡蚊子显著减少。

2.掀起群众性卫生清扫运动

在捕鼠灭虫的同时,东北各地也注意改进环境卫生和个人家居卫生工作,掀起了群众性卫生清扫运动。环境卫生方面,东北地区开展了清除垃圾、粪便和新建厕所的工作。旅大市(现为大连市)爱卫会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月”,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清扫,清除了积存的垃圾,修整了厕所和下水道,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卫生[47]。1956年,旅大市(现为大连市)还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火车运粪下乡专用线”,由于火车运粪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因而受到农民的欢迎,农村卫生环境也得以改观[48]。据统计,仅1952年3至6月,东北地区便“清除垃圾4360194吨,粪便9729250吨;新建和改修的厕所691682个,水井289794个”。各地人民还大力进行了疏通水沟、填平水坑、翻修道路、清除杂草、修整畜圈等工作,使环境卫生有了彻底的大变样[49]。个人家居卫生方面,东北全区开展了室内外大清扫活动。1953年4月,黑龙江省委发布《关于加强对爱国卫生运动领导的指示》,要求各地的卫生工作以“进行彻底的大清扫为主”,把室内外彻底打扫干净[50]。在省委号召下,黑龙江省巴彦县振东乡“开展了室内外大清扫和除四害运动,现在有80%社员家室内合乎卫生要求”[51]。吉林省开通县“开展了彻底的室内外卫生大清扫运动,很多居民拆洗了被褥,锅、碗、盆、灶保持了清洁,90%以上住屋抹了墙缝,刷了墙”[52]。辽宁省安东市在大清扫运动中提出“家具大翻身,室内无灰尘”的口号,广大市民将室内的箱柜桌椅搬到室外甚至鸭绿江边去彻底清洗,并普遍做到上、下、左、右、前、后、里、外面面俱到的“八光”,使个人家居卫生得到极大改善[53]。

3.培养人民良好卫生习惯

为改变旧社会遗留的不良卫生习惯,东北地区在爱国卫生运动中通过发起签订“爱国卫生公约”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人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辽宁省宽甸县(现为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南村在村委主导下,全村男女老少签订了爱国卫生公约,规定“每日都要洗脸刷牙,每天晚上洗一次脚,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吃生冷东西,保证喝开水,每月剃一次头,刮一次脸,男女老少都洗一次澡”[54]。公约签订后,村民们为遵守约定,自觉形成了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此外,东北地区还通过建立“人民卫生日”制度巩固和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旅顺,每到“人民卫生日”,市民都会自觉地进行清扫和洗澡活动,久而久之甚至流行了一句口号:“早晨清扫,中午洗澡,晚上检讨”,注重个人卫生已成为他们一种新的生活规律[55]。经过爱国卫生运动,东北地区城市和乡村的很多居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大连市友好坊居民养成定期清洗被褥、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56];日新坊第29组的居民不仅天天扫地,每隔两三天还要用水洗刷一次;大连市郊甘井子区郭家坊农民改变了多年喝冷水的习惯,下地上山都带着一壶凉开水;辽东省复县瓦房店镇德和街的妇女说:“每天扫一扫,擦一擦,干净惯了;有一天不做,就像丢了一件东西那样不好受!”[57]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意义

经过爱国卫生运动,东北地区不仅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而且改变了落后的卫生状况,推动了城乡生产建设,在新中国卫生防疫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由美帝国主义投掷毒虫所激起,广大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切身的卫生要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群众性卫生运动。运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激发了人民群众爱国奉献、一致对外的团结精神,也增强了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广大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巩固新生政权,以国家主人的姿态发挥高度的积极性,在运动中创造出形形色色、精工巧制的“卫生武器”来捍卫自己国家:在捕鼠方面,有用胶皮带和铁钉制成的“穿鼠箭”,也有用马尾和竹枝制成的“吊鼠架”;在捕虫方面,有各种形状的捕虫粘网、合手捕虫拍、捕虫电灯罩等[58];在环境卫生方面,“群众自做了许多垃圾箱、卫生箱”[59]。这些“卫生武器”不仅成为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阴谋的“利器”,也是广大人民当家作主、自觉发挥聪明才智的鲜活体现。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不仅彻底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阴谋,而且振奋了人们的爱国精神,使广大人民懂得了“讲卫生,爱国家”的道理,它以客观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在这种制度下全国人民所发挥的不可估计的力量,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具体形式。

(二)改变落后卫生状况

东北地区由于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落后的卫生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一是旧社会所造成的迷信思想和肮脏习惯,已逐渐被“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清洁”的新风气所代替。“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已成为东北地区家家户户的生活习惯,勤洗澡和勤换衣也成了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控制和消灭了一些传染病,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鼠疫、天花、霍乱等疾病已基本消灭,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也得到有效控制,如辽宁省的麻疹病死率已由1953年的3.3%降到1957年的0.56%,百日咳的病死率也由0.79%降到0.42%[60],全省人民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三是城乡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有效地改善了东北地区的人居环境。辽宁省沈阳市经过爱国卫生运动不但清除了8处有20年历史的大垃圾堆,而且将许多原来垃圾成山的地方改造成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或小型公园。河北省山海关的市民填平了历代封建帝王修筑长城时遗留下来的8600多平方米的污水沟,并拉运1400多吨的黄沙土,铺平了全市所有地面坎坷的街道和广场。此外,农村的景象也是焕然一新。“距离住宅较近的厕所和畜圈大部分迁移了,堆满垃圾的院落被清理干净了,乱飞乱跑的家禽家畜被关圈起来了,许多肮脏的水井经过修理,安上了木盖,许多人家的窗户挂起了纱帘。”正因爱国卫生运动给东北地区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人们称赞这是“历史的奇迹”[61]。

(三)推动城乡生产建设

东北地区在爱国卫生运动中贯彻“卫生结合生产”的方针,在城乡生产建设工作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城市,爱国卫生运动降低了厂矿职工发病率,提高了工人的出勤率和生产热情。例如,抚顺露天煤矿经过爱国卫生运动的普遍开展,该厂职工发病率1953年比1952年降低17.5%,1954年比1953年(1~11月)又降低了9.05%,广大工人的出勤率由1953年的94.5%提高到1954年的95.8%[62]。又如沈阳某印刷厂在改进卫生工作后,全厂的“病号”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已由17%下降到2%,工人出勤率随之提高,生产情绪普遍上升。在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不仅保证了农民的身体健康,还推动了农村的耕地积肥工作,使农村呈现出处处美化、人人振奋、丰收喜悦的新气象。如“吉林长春县兴隆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后,耕地施肥面积已由过去58%提高到82%”[63];辽宁省昌图县东双一社“春季结合积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加了粪肥,秋后每垧地多打两石五斗多粮”[64];被评为全国甲等爱国卫生模范村的吉林省延吉县太阳乡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爱国卫生运动中,通过拣粪、扒坑、改垃圾为肥料等多种方式积肥,既搞好了卫生工作,又积累了肥料,促进了农业生产,成为全国卫生结合生产的典范[65]。

综上,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卫生领域领导的一场群众性运动。运动中,党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构建自上而下的“防疫堡垒”和组织大规模群众性“除四害,讲卫生”活动,不仅迅速瓦解了敌人的细菌战阴谋,巩固了新生政权,而且在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和生产建设方面也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树立了榜样。如此观之,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当今的卫生防疫和环境治理工作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爱国卫生细菌战卫生防疫
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国经验:生成与新进展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爱国卫生健康陕西
揭开侵华日军1855细菌战部队之谜
抗美援朝战争反细菌战的胜利及其启示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细菌战与反细菌战
反细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