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 伟
(作者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首席教授)
阅读经典是学界一个永续的话题,在大学里这个话题尤其重要。大学的首要职责,是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达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四个学习”之“学会学习”(learn to learn)的境地,同时兼顾“学知识”(learn to know)、“学做事”(learn to do)以及“学会合作”(learn to be together)之其他三个学习。
论及这个话题,首先引出的问题当不少于三个,在此将其以三个疑问代词概括之,分别为何谓、何以,以及如何。三个疑问代词后面的问题分别是:何谓经典?何以必须读经典?如何阅读经典?
什么是学界常说的经典? 经典这个词多半是个“舶来品”,源自西方语境,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初期。所谓复兴(Renai ssance),针对的就是中世纪之前的古希腊、罗马创造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知识界尤其是艺术界有一种认识:中世纪是个黑暗的时代(dark age),扼杀了此前许多思想和文化,遏制了知识创造。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发现古希腊、罗马时期创造的思想、文化和艺术非常耀眼,所以把古希腊、罗马时代创造的思想、艺术和建筑等,称作经典(clas sics)。故而,权威的英文词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于经典一词的解释是:“罗马、希腊的语言、文学和历史。”著名的牛津大学古典研究学(study of classics),圈定的研究范围也是“关于古希腊与罗马的学问”。
中国历史上也有经典之说,但与西方说法不尽相同。古汉语中的经与典是两个词,其中“经”专指经书,包括世俗的儒家名作和非世俗的宗教经卷。《四库全书》分类的经史子集的“经”,专指儒家名篇,《大学》《中庸》首当其冲。还有佛道等宗教经卷,比如佛教的《楞严经》《金刚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道教的《道德经》《冲虚真经》等。此外还有古老的《易经》等等。“典”指“典章”,最初专指春秋战国以前周朝的公文体制和法度规制,秦以后的专制王朝曾将那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作为典范,将有关文字记录整理出来,称作“典籍”。故而《现代汉语词典》对“典籍”一词的释义是:“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
到了后世,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经典一说日益宽泛化。时下说到的经典,不单指古希腊、罗马的思想与艺术遗产,而是泛指所有为知识界所推崇且有历史传承价值的思想与艺术作品。所谓经典,首先是经由历史长河冲刷而沉淀下来的那些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或特定领域知识演化具有或大或小持续影响力的各种思想作品。
这里的“沉淀”之说,受了英国启蒙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启示:“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伟大的复兴》,1620)
经典有其公认的特征。《朗文当代英语词典》释义“经典”,连用了四个形容词,可以沿着这四个形容词去梳理经典的共同特征。
第一个是typical,也即典型性。可以这样推而广之地去理解,经典就是那些具有学科引领性的作品。许多学科都有这样的好作品,比如研究西方哲学的不读柏拉图和康德,就会被认为还没入门;治中国史的没有通读过《史记》和《资治通鉴》,则不够格;研究经济学的没有系统读过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也是一种遗憾。这些名家作品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创造了一种分析或叙事范式,对所在学科具有持续的引领性。
第二个是admired,即公认的权威性,或曰受到该专业内外绝大多数学人的推崇。在所属领域具有公认权威性的书或者艺术作品,其被文章创作和科学创造所援引,在业内就鲜有人质疑。因为其准确性是公认的,因而是不容置疑的。
第三个是distinguished,也即出类拔萃的,或曰卓越出众的。指的是一本书,或者一件作品,在其专业领域地位出奇的高,与一般作品相比,犹如恒星之于卫星那样耀眼夺目,受到业内外万众瞩目。
第四个是traditional,即传统的或曰具有传承性的。个人认为,四个特征中唯此最为重要。再好的作品,如果经不住历史冲刷,只能称作流行作品,而与经典无关。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流行一时的作品,比如音乐界的流行音乐,艺术界的流行画,文学领域的快餐读物,虽然在其流行期间市场价值不菲,但如雨后彩虹,稍纵即逝,与同行业的伟大作品不可同日而语。那些公认的大师作品,是经过较长时期的历史打磨、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不会随着时间而遗落,具有学科的传承性。
为什么我们必须读点经典? 可以列出许多原因。基于多年读书、思考体验,笔者认为阅读经典的原因或者益处,当不少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获取原创性知识,增加我们已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凡经典都有原创知识或不俗的想法(idea),像古希腊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都是原创的。那个时代可以借鉴的前人的研究文献很少,智者们脚踏旷野大地,面对普罗大众,对天发问,悟出了一些独到而不俗的看法,给人们以心灵的启示,实可谓了不起。即便近代乃至现代的传世之作,也皆有独到的原创知识,否则经不起时间河流的冲刷,少则数年,多则一二十年就会被淘汰。
第二个益处是,可以助你真正站上“巨人”的肩头,对事物发展看得更远更深,对所从事的学术领域之前沿也把握得更准确。科学界有一句流行的话,“我是站在巨人肩上”,才有了新的发现。何谓科学巨人?多半是那些经典文献的作者。你如果不读他们的鼎力之作,不了解他们的学问之道,何谈攀上人家的肩头?因为无知,你可能还在人家的脚下或者胯下。
第三个益处是,读经典能给我们两副眼镜:望远镜和显微镜。社会普通民众对读书人总有一种期盼,认为读了书有了学问就比常人看得远。人的智识一部分仰赖他读的是什么样的书,如若去读那些眼力智力过人的智者之书,加上一些读书之人的悟性,就能使其站上一个新的高度,站得高看得远,犹如戴上了一副望远镜。历史一再证明,那些超凡脱俗的智者,看问题往往比常人要远得多。当大众狂热的时候,他们能够做出冷静的判断;当大众消沉的时候,他们能看到未来的希望所在。另外,经典大多读起来有些“烧脑筋”,这就要求阅读时必须非常专注。专注于文字细节,专注于段落之间的关联,还得跟着作者进行持续思考。久而久之,养成观察事物细节的习惯,就会发现你的眼睛有了一种神奇的穿透力,看到了事物的微妙之处。西方谚语说,魔鬼出在细节。学术研究、发现问题,要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如此才可望有所收获,进而有所创新。
第四个好处,读经典,能从大师们身上学到超凡脱俗的高贵品质。读任何书,要想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必须了解作者及其生活的那个时代。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宁愿以身赴死,也不愿破坏雅典的法治,他认为只有立于健全的法治,雅典才有未来。为自己的信仰而死,这样的人格,不值得去效仿吗?就经济学领域而言,学品和人品兼优者也不少。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就是个谦谦君子,一生关注社会,专注学问,著述立说非常谨慎。临终前要求他的好友当着他的面,将其多部未完成的书稿烧掉,以免留下不成熟的作品,误导后人。正如经济学大师马歇尔所言: “事实上,近代经济学的创始者,多为性情温和、富有同情心和被人道的热诚所感动的人,他们很少关心为自己谋取财富,他们却很关心财富在大部分人之中的广泛的分布情况。”(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
阅读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吸收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读经典只不过是将这种方式应用于特定知识层次,因此与读一般书没有大的差异。所不同的可能在于,经典文献的专业性往往较强,需要读者投入更多的专注度;读经典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加个人知识和专业能力而非消遣,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阅读,本身也是一门学问,也有一些技巧,理解了什么是阅读,掌握了其中的某些技巧,就能有效地阅读,即在给定的时间内读得更多,并将所读嵌入自己头脑里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
首先要明白的是,什么是阅读?有一本讲大脑的书(Tony Buzan,Use your head,中译《启动大脑》,卜煜婷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给阅读下了一个定义:“阅读是理解作者意图的一种过程,是把你眼睛扫描的文字植入你的头脑中已有知识或记忆体系的一种过程。”
阅读可分解为七个步骤。一曰识别,也即识别所看到的文字、符号、图表、数学公式等书面的东西。要紧的是避免误读,尤其是对关键词语的误解。二曰吸收,即把经过识别所读到的信息自眼睛植入大脑。三曰理解,就是对所看到并植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内部整合,并按照读者吸收知识的偏好重新编排整合。四曰领悟,就是把新读到的知识与头脑里已有的知识和经历进行整合,也叫外部整合,充分考虑其合理性,进而举一反三进行领悟。五曰存储。就是把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新知识在大脑里形成记忆,嵌入已有知识体系之中,并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想。六曰回忆,或者叫复习。我们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暂时记忆,一种是永久记忆。重要的知识,只有经过不断复习,才能从临时记忆转为永久记忆。专业研究显示,要将暂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至少得在半年内复习五次。七曰交流。就是得主动找机会把你阅读并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与人交流,争取当众讲一遍,听听别人不同的看法或理解,这样才可得到启示,把死的知识变活。
以上是关于阅读的技术性分解与描述。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实践与体验。虽然各人的方法有别,但也存在一些共通的方法。英语世界关于阅读有四种节奏上的分法: 其一为略读(skimming),实则就是我们常说的浏览,轻快地翻看;其二为寻读(scanning),也即选择性阅读,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关键的段落找出来仔细去读,去品味;其三是精读(perusing),即全书细读,不放过任何一个段落;其四为挑剔式阅读(critical reading),就是以俯视的眼光去读,力图找出问题或逻辑上的漏洞。
个人体验,要使阅读有效率,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可,即将寻读与细读结合起来。借助寻读找出一本书的主题、主线及其逻辑框架,进而论点、论据与方法,并借助细读去关注这些关键环节。
以斯密《国富论》为例,可按照斯密本人开篇给出的论题,将那些论题作为基本线索,沿着这些线索去找答案和论据。《国富论》共分五篇,斯密在开篇“序言与全书设计”中列了六个问题。其中第一篇两个问题,其余各篇各自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我曾将这些问题简略地冠以六论(分工论、分配论、资本论、政府经济政策论、经济学说论、政府财政收支论),审视斯密该书的框架和各部分的逻辑联系;再深入下去,寻找他对这六个问题的答案,进而支撑答案的论据;最后形成整体的印象,继而结合本人已有理论知识和现实观察,去评判斯密的论点,如此等等。达于阅读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除了上述而外,读书,尤其是读大部头的经典,还需做到“三勤”,即眼勤、脑勤和手勤。所谓眼勤就是勤读,脑勤即勤思,手勤则是勤记。长期读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除了消遣性阅读而外,读专业书不记笔记不读。记什么? 主要记三块东西:一为精辟句子,有些句子常人想不到,记下来触景生情引起联想或可触发新的思想;二为作者思路和阅读时的个人联想之提示;三曰点评。最后,还须不失时机地写点读书札记,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记录下来。如此去读经典,才可能有所得。
读书是专业人员的必修课,是学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的一种特权。在浩如烟海的各种书籍中,要选出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构建、专业能力提升,进而人生成长最有启示意义的读物,盯住经典,从阅读经典开始,无疑是个好的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