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文主义反思

2021-04-15 01:01:45栏目主持人闫坤如
云南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认识论主义文化产业

栏目主持人:闫坤如

主持人话语: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不同学科学者从多维视角进行研究,学者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纲领、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核心问题。关注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的关系、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反思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现象。纵观对技术反思的理论向度,不管是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德雷福斯的现象学视角分析,还是芬伯格、马尔库塞、阿多诺等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理论,他们都把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技术的社会影响,立足于对现代技术进行人文主义批判。20世纪初,荷兰学派的克罗斯、梅耶斯等技术哲学家反对把技术人工物当作一个整体看待,他们主张打开技术黑箱,深入到技术人工物的内部来进行研究,提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坚持技术哲学的认识论研究。20世纪初,技术哲学又出现价值论转向,技术哲学家更加关注技术的伦理和价值问题。纵观学者对于技术的反思,可以概况为两重维度、三个转向,两重维度为外在视角的社会、文化分析以及内在视角的人工智能本体论界定和认识论分析,三种转向为人文主义反思和批判转向、经验转向和价值论转向。

这4篇论文正好是基于不同维度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反思的成果。其中,有3篇论文基于内在主义视角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反思。江西师范大学肖峰教授《人工智能就是认识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经验转向,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论研究,他认为不应该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外在主义研究,他提倡打开人工智能技术黑箱,侧重从认知可续视角研究人工智能问题。肖教授发现人工智能作为认识论,具有使认识论研究科学化、实验化、技术化、工程化的特征,从而呈现出科学认识论、实验认识论、技术认识论和工程认识论的特征。肖教授把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的终极问题界定为认识论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形而上学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张卫副教授的论文《人工智能伦理的两种进路及其关系》从伦理学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技术问题。与传统技术伦理相比,人工智能伦理在研究进路、研究领域、研究层次上都有了新的进展,人工智能伦理分为“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两种研究进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外兼修来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上海大学闫坤如教授的论文《人工智能设计的道德意蕴探析》立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论转向研究,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负荷来反思人工智能设计,关注设计者的价值和人工智能设计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提倡人工智能合乎伦理设计来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靠发展。吉林大学张悦博士的论文《人工智能时代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展望》则从社会文化学视角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调整的现状分析,讨论人工智能时代冲击就业结构、引发伦理焦虑,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述人工智能时代下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路径。这篇论文是基于外在主义视角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

猜你喜欢
认识论主义文化产业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新写意主义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9:00:16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02:13:55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
西藏研究(2016年3期)2016-06-13 05:37:44
冬日 新碰撞主义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53:05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