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是一位大脑有缺陷的病人,他的缺陷就是彻底的健忘,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对他来说,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是新的:每一次去街角商店买东西,每一次走过家旁边的小路,每一次和邻居打招呼,他都认为是生平“头一次”。但他又并非痴呆,智力完全正常,个性也没有什么怪癖。所以像他这种病例,在医学史上是非常特殊、非常罕见的。
H.M.也有过健康幸福的童年。他生于1926 年,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他7 岁那年。一天他在路上行走,被一辆横冲过来的自行车重重撞了一下,头部被严重撞伤。自此以后,他患上了癫痫。到他27 岁时,癫痫已经严重到让他什么都做不了的地步,每周要昏厥好几次,所以他不得不去治疗。
一位神经外科医生为他做了全面的检查之后,认为只要切除部分致病脑组织,就可以减轻他的症状。1953 年9 月1 日,H.M.躺在手术台上。医生在他额头两侧钻了两个小洞,用一根金属吸管吸出了大部分海马组织以及海马周围的部分内侧颞叶组织。单从预期目标来说,手术非常成功,H.M.的癫痫发作频率迅速减少。但是很快,人们发现了一个未曾想到的副作用:他再也无法形成新的记忆了。
这当然是一个严重的医疗事故,但并非医生不称职所致,责任在于那个时代人们对大脑的一些错误认识。那时的科学界普遍认为,记忆广泛分布在大脑中,不可能只取决于某一个组织或区域。所以即便H.M.的大脑被小部分切除,他也只会损失小部分记忆,整体上不会有什么妨碍。而手术后的H.M.却表现出如此奇怪的症状,这让科学家一时困惑莫解。
1957 年,加拿大心理学家米尔纳在对H.M.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之后,发表了一篇在记忆研究史上堪称划时代的论文。在论文中,米尔纳将H.M.的健忘症与他大脑中失去的海马组织联系了起来。换句话说,论文否定了那种认为记忆广泛分布在大脑中的说法,提出记忆跟大脑的其他许多功能一样,只取决于某一个脑组织或脑区。这样,人们对记忆的认识才算上了一个新台阶。
H.M.在手术前是一名摩托车修理工,术后,因为严重的健忘症,他已经丧失了从事任何正常职业的能力。而鉴于这类病例极为罕见,各地的科学家和研究者经常不断地赶来拜访他,邀请他参加各种实验。所以,他不知不觉成了“职业被试者”。此后,病人成了他一生的“职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与科学家亲密合作,参加过几百次科学研究,无以计数的论文里提到他的名字。
幼年的H.M.与父母
H.M.准备接受手术
H.M.练习画五角星
H.M.在养老院里
我们现在知道,从时效上来说,记忆可分为长程记忆和暂时记忆。暂时记忆一般只能持续数十秒钟,而长程记忆有时可以保存终生。暂时记忆需要通过桥梁——就是大脑中的海马体——才能变为长程记忆,这好比电脑内存里的东西需要保存到硬盘里,下次开机时才不会丢失一样。
其实,H.M.的长程记忆和暂时记忆的功能都完好无损,只是它们之间的桥梁断了,所以暂时记忆里的东西永远无法“刻录”进长程记忆中去。他是真正活在进行时中的人。
对他来讲,时间并不是连贯的。他没有意识流,只有稍纵即逝的意识点滴。如果你问他吃过午饭了没有,他一般会说“不知道”或者“吃了吧”,却说不上吃了什么。在十几分钟的谈话里,他可能会把一个笑话重复讲三遍,每一遍都是一模一样的句子和语气,而一点也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讲过了。
按理说,像H.M.这样随学随忘的人是不可能学会什么新东西的。但随着深入的研究,科学家意外地发现他也能学会一些新的技能。
1962 年,科学家米尔纳发现,H.M.竟然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学会一些复杂的操作。在一次实验中,她让H.M.照着镜子里的图像,在纸上描五角星。H.M.一开始也描不好,但是随着日复一日的练习,他画得越来越好。他自己却一点也不记得以前画过这种东西,每次着手画时,总以为这是第一次。
也正是通过这个实验,科学家对记忆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他们很明确地把记忆分为两大类: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是那些你知道自己记得的东西,比如你的生日,比如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失去了海马体的H.M.完全丧失了形成新的外显记忆的能力。而内隐记忆是那些你不用刻意去回想就能知道的东西,它形成于另外的大脑部位。它使得一个已经20 年没有骑过自行车的人仍然能在跨上车的一瞬间找到感觉,也使得H.M.在一天天的练习中学会复杂的操作。
H.M.一直是一个温和友善的人。他有时也能感觉到自己好像在参与一项什么研究,但是他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
2008 年,他在养老院中去世,享年82 岁。他的全名——亨利·古斯塔·莫莱森——也是在这一天公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