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卜祥峰 寇小萱 和孟慧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有关科技创业方面的服务型机构,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中小企业。该机构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物理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支持服务, 促进企业有效输出其科技成果, 并降低创业成本,实现低风险创业。而众创空间是随着网络化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产生的, 是一种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具有低成本、 便利性、 资源开放性特征。 我国科技孵化器较众创空间的发展较早,1987 年6月武汉建立第一家科技孵化器。 而众创空间的概念是2015 年《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首次被国内正式提到。科技孵化器的发展水平较高、国家技术支持力度较大,入驻科技孵化器的企业大多比较成熟,筛选机制较严苛,生态体系完善。 但在 “大众创业、 万众创业” 的时代背景下, 众创空间表现出强大竞争活力, 传统孵化器创新驱动发展显得后劲不足。
众创空间与科技孵化器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注重创新创业者的集聚, 以此为理念集结所有具有创新意识和新点子的人, 以实现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众创空间的定位人群主要是互联网创业者这类服务类产业人群, 提供的硬性条件较为简陋,戏称“一张桌子就可以创业”。而孵化器主要针对的是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孵化器具有完备的设施和体系,内部具有严格的项目审核机制, 只有通过审核才能获得服务及帮助, 且多数孵化器有政府的支持, 具有过硬的实力。总的来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是以促进成果转化、 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 提供物理空间、 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是孵化高新技术企业、 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 学术界普遍认为(如图1 所示)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 实现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协同发展需要二者之间良性的互动,包括人才、资金、行为、经济、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现有研究多从两个方面单独论述, 较少从二者之间联结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 所以建立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联结的生态系统机制势在必行, 助推科技孵化器高质量发展。
图1 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关系图
创业生态系统是指一个为促进创业主体提供完善的创业配套的硬件设施 (办公环境、物流运输等)和软件服务(政策资源、环境文化等)的群落。 从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上来看, 创业生态系统是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 即创业生态系统是由相关主体构成的创业生态种群与群落间交互作用形成的复杂性系统,其目的是整体性增强创业活跃度、提高创业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从价值链来看,Ander 和 Kapoor 认为创业生态系统实现并延长了创新的增值链。 创业生态系统主要由两个要素组成, 即创业者和创业环境。总的来说,创业生态系统主要由创业主体和创业环境客体价值链构成, 创业环境包括硬件设施环境和软件服务环境。 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创业环境的营造, 可以使创业活动达到生态平衡, 为创业企业在各个创业阶段提供全过程的扶持和帮助, 从而提升创业的成功率。
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研究,学者多从各个行为主体内生态系统建设的内涵及效率等方面探究, 很少将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放在一个创业生态系统中进行研究, 而且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也多从创业环境外部条件进行,很少从创业过程的角度探讨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的联结运行。 双创政策下众创空间蓬勃发展, 而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可以一边探索传统孵化工作转型, 同时一边把握双创政策与创客群体契合优势, 展开众创空间的探索业务。自下而上的草根理念,打开了创客与创业家的交流,为科技企业孵化转型的机制奠定基础。 因而二者之间的联结互动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健全孵化网络,加强资源整合。通过资源整合, 发挥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各自优势, 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实现 1+1>2 的效益。
张涵基于“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 的生态系统理论, 以创业企业作为生产者构建了孵化器的创投生态体系。 陈夙等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 提出众创空间是一个由资源生态圈、 创客生态圈、 众创精神以及基础平台和创业政策这四个因素构成的创业生态系统。 借鉴戴小园等SOA 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的研究, 本文构建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联结发展机制 (如图2 所示),探讨在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 投融资机构及中介机构外部环境作用下, 系统运作过程中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联结发展机制。 以天津为例, 探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 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协同联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供具体的对策, 研究有助于丰富创业生态系统与创业孵化载体关系的相关理论, 促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2018 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及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公布具体名单的资料整理, 天津共有81 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9 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如表1 所示)。 从空间布局来看, 在天津16 个市辖区中, 滨海新区及西青区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的数量都居于全市的前列, 表明该地区的创业孵化水平较高。 这是由于该地区行政级别高、政策扶持力度大, 现代制造业基础雄厚, 在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上优势较大, 因而拥有的国家级孵化器及国家备案众创空间也较多。 但是从天津全市范围来看, 科技孵化器的分布较众创空间较为集中, 仅分布于中心城区及近周边地区,分布于12 个市辖区, 而远中心城区的市辖区却没有分布, 众创空间则分布于全市每个市辖区。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都是一个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作为生命体, 在孕育和成长中需要“土壤、水分、空气”等相关营养。需要从学校、创业导师等机构获取创业知识,从政府或金融机构获取资金, 从服务机构获取办公场所等。 这二者之间时空分布关联性不高, 就会导致不同地区资源获得的差异, 拥有经济政策优势的地区获取资源会更便利, 而资源的丰富状况和获取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创业活动的质量。 集聚优势不明显的地区有可能会边缘化, 从而削弱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
图2 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联结发展机制
表1 天津市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与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分布
在整个创业生态系统中, 也是要讲究自然法则和优胜劣汰, 更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将会留下, 那些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将被淘汰。 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创客生态圈的不断代谢使创客的素质不断提高。 好的创业项目不仅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更重要的是能更快、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初创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加快资源的积聚, 好的初创企业不断聚集优质资源,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行业集中度,发挥集聚优势, 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创建公司, 而是提高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质量, 优胜劣汰。在对天津81 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和39 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的运营主体进行统计(如表2 所示),仅有 8 家两种孵化服务都提供, 且分布集中于滨海新区、 东丽区和红桥区。 中心城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创新氛围居于天津前列, 但二者同时经营的企业较少。
二者之间的竞争机制不完善, 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的竞争发展应是跨越式的。 运营机构不仅可以通过机制建设、 服务队伍建设和入孵企业管理三方面构架良好的能力结构, 维持或提高竞争优势。 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根据地区的市场发展环境和公司的内部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孵化器或者众创空间业务, 众创空间本质上是一种孵化器, 但是二者却存在差异, 不同类型的行业以及不同时期的创业企业对于孵化器类型的需求不同。 所以科技孵化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众创空间来提高公司发展的竞争力, 在公司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经营业务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孵化服务。 但现阶段缺少良好的二者转换机制, 转换的程序较为复杂繁琐。
表2 国家级众创空间及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均入选运营主体分布
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网络的建立需要各要素进行价值交换才能维持网络平衡。 知识、资本、原材料、 人力资本等投入要素的价值不断转移, 最终在商品市场通过交易方面与消费者实现价值的交换。 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 各个主体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例如资本价值、劳动价值等。创业生态系统通过价值交换系统形成了一条条食物链,系统内各个创业主体依靠这些食物链相互依存、共同成长。而现阶段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人才、资金、行为、经济、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互动孵化体系的封闭,导致整个地区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能明显改善。 生态系统资源互补性差、开放共享性差、服务团队专业能力弱等问题, 严重影响初创企业孵化器效率的提升。 传统孵化服务体系是科技孵化器或者众创空间提供入驻企业的筛选、资源技术人才的支持、办公服务硬件设施等服务。 但是这种选择可能不是最佳方式。 有的学者认为是通过资源获取、 优胜劣汰和价值交换三大机制;同时,有效发挥资源平台优势可以维持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如图3 所示)。 孵化服务体系的互动联结可以通过人才、资金、行为、经济、政策、技术、 市场等软硬件的资源优势互补, 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孵化企业, 既保证了自身利益,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延长孵化链,促进孵化企业的成功孵化。
图3 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联结孵化
2020 年 7 月 9 日,天津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揭牌仪式暨 《局区共建协议》《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在河西区举行。 从目前来看主要是政府来推动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协同发展,主体单一,未形成一个政府、 高校和企业等联合参与的机制。 对高校和研究院所来说, 研究开发人员没有基于研究问题对市场进行充分并全面的调查, 使得其科技成果脱离了市场,缺乏实践性,不能体现市场问题及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孵化器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之间在知识、 经验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双方的不一致性增加了合作的困难度。在政府方面,还需要建立健全配套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天津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由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12 个大学设立,约占到总数的14.8%。 然而国家级的科技孵化器几乎都是由企业进行创立和管理,这主要是由于孵化器企业的研发和学习能力较弱, 不能解决在自助研发的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另一方面,多数孵化器企业未建立长远利益目标, 企业基于便利等短期利益更倾向于从研究机构直接购买科研成果。
科技创新资源在各区域、各行业间优化配置,有效推动促进生产的科研投入要素在不同地域和不同领域间自由流动, 消除制度政策等造成的障碍壁垒。 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动力, 其优化配置最大化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增强了企业产出供给,从而促进企业、区域乃至国际经济效率的提升与盈利能力的增强。
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实质就是对人、财、物、信息等科研资源的投入选择与打破重组, 宏观配置由国家政府从经济发展需要层面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倾斜, 对现有科研资源进行整体调配,实现国家和地区整体效率最优。 科技孵化器在保持集聚优势的同时, 应加大周边远中心城区的布局; 众创空间布局较为分散, 集聚优势不明显, 应与科技孵化器一道集中布局。
具体措施为: 一是从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创新出发,逐步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切实保障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发展利益。 成立天津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等官方性平台, 承担着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创新资源开发引进、创业孵化载体运营管理等职能。聚集科技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建设面向国内外的具有天津特色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同时,将建设天津科技创新孵化服务品牌, 推广孵化模式, 输出高水平的孵化载体管理。 二是孵化器运营机构要明确专业定位, 优化生态系统布局。 孵化器运营机构要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在创建之初就明确专业定位,选择专业匹配度、市场重合度高但业务重合度较低的同行业或相关服务企业入驻, 优化生态系统布局。 这样, 一方面能提高自身的品牌辨识度和资源输入的精确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 又平衡了生态系统内部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既能为某一市场提供多元化服务,又因为内部企业高度的相关性保证了生态系统产品更完善,更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经营绩效。
初创企业孵化器优秀的绩效表现也来自于其生态系统的治理能力水平,因此,运营机构可以通过机制建设、服务队伍建设和入孵企业管理三方面构架良好的能力结构,维持或提高竞争优势。但是, 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作为两个行为主体, 在实际竞争过程中应注重二者之间的协调竞争机制。
具体措施为: 一是落实差别服务,避免恶性竞争。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存在选择进化机制,对于选择机制来说,孵化器科技服务体系的目的主要在于实现物种生态的分离, 避免同质企业的恶性竞争降低孵化效率。因此,孵化器应从战略角度出发将资源重点投放于最有价值的技术层面, 同时要了解在孵企业的发展情况, 推进高低技术协同发展。 二是企业要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借助“时间错位”和“种类错位”的方法来合理配置资源。 “时间错位” 服务是指错开时间利用某种服务资源, 通过服务资源的滚动使用来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种类错位”是指提供服务资源时要具有针对性, 要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服务。同一家孵化器公司, 实施大企业与小企业捆绑式发展政策。 可以针对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以及众创空间的在孵企业进行高效的服务体系建设。
初创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可以通过放开孵化器服务边界, 将现有服务平台改造为面向内外部开放的生态服务平台, 实现内外部有效链接,提高孵化效率。
具体措施为: 一是将人才、资本、中介、技术、实验室等服务和资源共享在生态服务平台上, 由入孵企业自由预约、 自主选择符合自己创业需求的科技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将顾客纳入生态系统,并在内部评价机制中对顾客评价赋予一定的权重, 促使入孵企业努力创新以提供更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 二是加强与其他孵化器、 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大型企业等外部生态系统要素的交流,将其对接入生态服务平台,为入孵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放开系统权限, 允许入孵企业发布需求, 鼓励企业间合作共享, 寻求更符合自身利益的科技孵化器或众创空间。 孵化企业可以充分共享生态服务平台上的人才、资本、技术、资源等,选择符合本企业孵化服务的资源,而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也可以选择符合自身孵化服务特点的在孵企业, 提高孵化效益,形成全要素、专业化的生态服务系统。 三是建立差异化服务模式。 未来科技孵化器或者众创空间的服务应是专业化、精细化、垂直化。 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 完善的行业研究咨询和组织架构以及专业技术背景运营人员, 细化免费服务项目目录(政策咨询、信息咨询)和收费服务项目目录(商业咨询、空间租赁),梳理研究可覆盖领域、 结合不同垂直领域特点形成个性化运营策略、形成专注于某垂直领域的执行团队。为不同类型的创客、不同的创业项目、 不同的创业运营提高差异化服务, 提高孵化效益。
通过政产学研交流活动, 使该科技企业孵化器或者众创空间快速形成品牌效应。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建立科技资源、 科技人才交流合作互动机制, 推动建立政产学研联盟。
具体措施为: 一是为具有技术实践或运用诉求的创业家、创客、黑客提供区域内交流的平台与机会。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创客群体在国内已经有了自然的交流机制,此可视为双创政策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众创空间作为技术实践文化建设的载体, 应强化众创空间对技术实践型人才的支持或协助。 众创空间虽然具有孵化的部分机能, 但其特色在于草根与实践, 建议可以在人才政策、 公共平台建设方面,探索如何将高质量人才作为支撑相关体系的基础,落实技术的创新到实践的完整体系。 二是加强与海外研发机构的合作。 科研院所要加强与海外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建立研发中心, 共享资源与科技成果,促进技术与资本的跨地区融合,为青创苗圃、创客空间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此外,要积极创办创业交流会,方便企业寻找到商机与合作伙伴。 三是注重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和利用人才资源在政产学研中的作用。 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可以通过建立科研中心或投资办学等方式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联合培养所需人才,优化人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