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结南
近年来,保康县围绕人才总量偏少、结构不优、流失严重等难题,探索实施“四千”工程,努力打造山区人才高地。
对内培育为先,千军万马扩总量。培养“先锋队”,扎实开展百名返乡人才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采取“集中培训+送课下乡+观摩实训”等形式,开展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培训“特长生”,委托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单独办班,定向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培优“带头人”,组织农业、林业等部门专业人员深入各乡镇,对荆山玉雕刻等进行针对性培训。
靶向招聘为要,千方百计调结构。常态招才,将公共卫生、大数据等岗位纳入急需紧缺人才专项招聘,积极向省市争取,扩大保康及周边人才招聘比例。柔性聚才,积极争取“三支一扶”等柔性引才政策,广泛吸纳高校大学生到保康实习实训,吸引襄阳市中心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26名专家来县里指导、坐诊。定向引才,组建5个招才引智工作站,重点为磷化工、旅游企业引进人才。
创新举措为重,千锤百炼树导向。分类评“名家”,以教育、卫健系统为试点,创新开展“保康名家”评选活动,获评对象每人每月补助3000元,连续补助3年。分级选“名匠”,举辦全县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全方位展示保康工匠的创作智慧。分层推“名人”,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先后推出抗疫医生孙振亮等优秀典型人物。
改善环境为本,千思百虑栓人心。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整合人社、财政等部门力量,全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营造成长成功环境,成立县人才服务和信息化中心,积极推荐7家企业申报“隆中人才支持计划”。打造宜业宜居环境,拟新建集人才公寓、科技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服务综合体,探索向高层次人才发放“领军人才卡”,在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作者系保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