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付新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求“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振兴乡村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根本和关键。
农业强国多是农产品加工业强国,农业大国成为农业强国,必须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条件,这是世界性一般经验。河南是我国的典型代表和缩影,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和人口大省,其社会经济现代化在全国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振兴乡村产业,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020年12月,课题组对郑州、焦作、新乡、驻马店、信阳、南阳等地的县域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调研,以具有县域特色的延津小麦、正阳花生、平舆芝麻、泌阳肉牛、西峡食用菌、信阳毛尖茶、新县和光山油茶等为代表,对18个典型案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验,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已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现阶段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是巩固精准扶贫成效的有效措施。乡村产业振兴首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目标的需要;其次是改善农村环境、实现生态宜居目标的需要;再次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巩固扶贫成果、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振兴乡村产业的关键和重点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其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提质增效、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的关键措施。再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二、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坚实基础和优越条件
河南省是全国的“粮袋子”和“菜篮子”,担当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2020年,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6826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0.19%,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达23.07%,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省是小麦第一大省,2020年总产量为3753.15万吨,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7.96%,是保障全国“口粮安全”米面自给的“面袋子”。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河南省已成为油料、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省。2019年,河南省油料播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花生和芝麻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2.92%和42.64%,肉、蛋、奶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22%、13.37%和6.32%。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河南省逐步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花生基地、优质肉牛和肉羊基地、优质奶源基地、优质林果基地、优质蔬菜基地和优质茶叶基地等,形成了布局区域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现代化的生产格局,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一产”基础,为农业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从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的基础、前提和关键。
三、河南省成为具有五大优势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业大省
河南省已经形成面制品、肉制品、油脂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农产品加工业的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面制品中的小麦粉、方便面、速冻米面食品产能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面粉产量占全国的37%,速冻米面制品占市场份额的60%;肉类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一位,产量669.41万吨,占全国的13%。代表性企业漯河市的双汇集团的鲜冻猪肉出口占全国的1/4,品牌价值606.41亿元,位居中国肉类行业榜首。南阳市的牧原集团市值居全国畜牧类上市公司市值第一位,河南省主板上市企业市值第一位。河南省的火腿腸、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米面速冻制品、休闲食品、食用菌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700多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2.5%,实现营业收入1.2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145.3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31.7%。在新时期绿色化和数字化的新环境和新条件下,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对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需要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四、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验的借鉴价值和启示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以加工业为龙头,以电商和文旅来提升,形成粮食加工、冷冻食品、油料加工、林果产品加工、肉类加工等产业,他们分别以本案例集中的永城市面粉加工产业、延津县优质小麦产业、郑州市三全冷冻食品业、正阳县花生产业、平舆芝麻产业、柘城县辣椒产业、灵宝市苹果产业、新县山茶油产业、信阳市毛尖产业、西峡县食用菌产业、温县怀山药产业、泌阳县肉牛产业等为代表。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一般性经验。第一,以种植业为基础,发展起来养殖业和(或)加工业。永城市面粉加工产业、延津县优质小麦产业、正阳县花生产业和平舆县芝麻产业,都是依托日益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种植业发展,建立起优质原料基地,发展起来养殖业和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第二,以加工业为龙头,拉动种植业和推动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三产融合。新县通过山油茶加工,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建设优质油茶基地。平舆县通过发展芝麻加工业把优质白芝麻产品做成芝麻产业。信阳市以文新为代表的加工企业,在拉动优质茶叶种植的同时,也传播了茶文化。规模化种植基地的田园景观,成为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的优质资源。第三,以科技为支撑,产学研结合,形成支撑产业化的技术体系。在育种、种植、加工、分级、包装、储运、销售、装备机械等产业全过程,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科研攻关。正阳县花生、平舆县芝麻、泌阳县夏南牛等产业和相关企业成为科研机构的实验和推广基地,实现了成果转化。第四,以产业园为载体,实现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链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正阳县花生小镇、平舆县芝麻小镇、泌阳县肉牛产业园,链接和集聚着育种、种植、加工、饲料、文旅、电商、装备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和企业。第五,以政府为主导,实施产业规划和资金投入,引领产业发展。在政府产业规划和资金投入引导下,新县油茶产业、平舆芝麻产业、柘城辣椒产业等从传统种植业发展成为现代产业,产业链拉长,实现三产融合,科技支撑作用增强,增强了产业竞争力。第六,以企业和农民为主体,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在龙头企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之间,形成不同的组织方式和合作模式,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利益增进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五、河南省农村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新挑战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资金和信贷服务不足等资金问题,设施建设用地不足、农户经营土地规模小、流转土地成本高等土地问题,生产、管理和技术等专业能力不足的人才问题,产业发展政策难落实、支持措施不配套、有关部门和产业政策目标相冲突等政策问题,关键和核心技术攻关难、创新能力不足等科技问题,产业发展质量、企业盈利能力和产品品牌的影响力不足等产业和企业管理问题。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产业竞争力;面临绿色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面对全球化和“双循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满足市场新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现代化,提高科技水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创新能力。
国际上的农业大国成为农业强国,国内农业大省成为农业强省,省内的农业大县成为农业强县,一般都要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强大为条件。当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农业大省和农业大县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经济改革促进与能力加强项目(TCC6):“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模式探索与政策支持研究”子项目成果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