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洁
近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全球范围的国际学生流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和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疫情当前,来华留学生的居留往返、身心健康与学习生活受到广泛关注。
2020年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表示:生命至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在华外国人员,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一视同仁予以关心和爱护。他还提到,对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表示欢迎,鼓励他们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目前,鉴于我国本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世界范围疫情依然严峻的态势,对在境外的来华留学生的入境工作暂未重新开启。但针对他们的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却并未因此停止,相反,因为来华留学生少数滞留校内,多数分布于世界各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导致对其管理服务、教学组织与引导疏导工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因新冠肺炎的强传染性特征,决定了高校必须将境内与境外学生、国内与国际学生统筹考虑。因此,构建立足于保障高校来华留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习进展、着眼其长远发展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依法管理和完善服务并重,确保来华留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习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正逢2020年寒假期间,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回国,小部分留在中国境内。疫情暴发一年多以来,分布在境内外的来华留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均面临较大的变化。各高校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的原则进行工作安排。
中国不仅对在华留学生在提供疫情防护物资与资讯方面一视同仁,还在注重引导与疏导、妥善解决合理诉求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2020年秋季学期国内学生有序返校复学后,中国积极分享 “停课不停学”、有序复学复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驻在国中国使馆及中国海外企业等机构,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确保在境内外的来华留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业进展的受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疫情当前,增进理解与直面共同命运是精诚合作的前提;教育先行,提高区域人口素质与提供人才支撑是互利共赢的基础。疫情期间,国际学生流动受到了不可逆的局限,但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所有转型的理论基础,始终不变地基于“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中国国家领导人公开提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在华外国人员,都同样予以关心和爱护,这不仅是對在华国际人才的承诺,也是对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承诺。这种有温度的文明,彰显了中国文明的底色,宣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色。
2020年6月,我国出台《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强调了教育对外开放在我国教育事业和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要把握“加快”和“扩大”的原则,以期实现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教育对外开放须立足当下,致力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让中国成为后疫情时代全球教育资源的“引力场”。不仅要聚焦做好来华留学生既有存量的服务与管理,而且要着眼于增量的开拓,稳妥开展学生、学者交流,条件成熟时有序重启、恢复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实现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并重。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增大,助力已毕业来华留学生学有所用,是对“留学中国”品牌的最好诠释。注重发挥政府引领、相关“走出去”企业主导和高校主体作用,三者同向发力,精准对接人才需求与供给,共同致力于属地人才培养,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在中国,命运与共不是空话和口号,而是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本国和其他国家新冠肺炎防治的过程中。在自身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发挥最大医疗物资产能国优势,向各国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口罩、防护服与检测试剂盒。积极推进药物、疫苗研发合作和国际联防联控,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
广大参与其中的来华留学生感同身受,他们不仅按照学校相关要求,确保身体健康,学习、生活有序,而且用他们自己的热情与行动予以支持和声援。在疫情暴发初期,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声援中国、声援武汉,中国疫情防控取得较大进展后,又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的国家传播中国防疫抗疫经验。
因探亲滞留武汉长达4个月的安哥拉留学生米格尔,积极、乐观与健康的状态一直未改变过,他在朋友圈表示:“中国,你并不孤单!这一战,我们一起扛!现在我们能做的对中国最大的帮助就是坚持做好隔离。”实施校门管控后,为解决校内多个国家学生的生活用品采购问题,来华留学生志愿者与老师们一起加入到疫情服务的行列中。线上购买、线下送至指定取货点的模式中,物流专业的俄罗斯留学生尤里说,分拣、运输、配送,就是一次全方位的“专业实践”。伊朗留学生司涵,协助联络山东的厂家顺利将捐助的防疫物资运回伊朗。孟加拉国留学生习木棉,将中国的防疫抗疫经验和北京的见闻拍成视频,在他自己国家的主流电视台播放。他表示:“在这个危急时刻,我们将携手并肩,尽我们所能。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和体验,即使有流行病,我们仍在网络平台上学习;现在我更加坚信,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教育的发展,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的进步和改善!”
来华留学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追求,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今天经历的中国故事,将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融入明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