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药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2021-04-14 21:57:40安继山
卷宗 2021年2期
关键词:药品监管基层

安继山

(濮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南 濮阳 457100)

药品安全关乎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医药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企业违规操作,知法犯法,甚至制售假冒伪劣药品。针对这种行为,必须加大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在整个药品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当中,基层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是最重要也是最后一道药品安全监管放线,承担着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抽样检测等各项工作,工作任务繁重且艰巨。为此,必须深入分析基层药品安全监管的现状,正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基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更好地服务药品监管工作,为我国药品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1 基层药品安全监管现状

作为人类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重要商品,药品安全至关重要。有效监管药品安全,与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药品安全监管,以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目标,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围绕提高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制定政策措施,建立了涵盖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重要监管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基层监管部门是药品安全监管的最后一道防线,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多年来,基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基层药品安全监管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就当前我国基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来讲,已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监管网络,基本上可以达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市县、镇乡、村社区三级安全监管网络。但在实践应用当中,在市县与镇乡两级监管当中,一定程度上落实了监管责任和任务。但是在村、社区这一级别上,虽聘用了一些兼职协管及信息人员,但是在专业知识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这种情况下,很难充分发挥基层监管的作用,很难落实到最基层。

2)基层药品安全监管对象多,人员少。伴随工商、质检等部门职能职责的转变,药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重任就落到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单位的身上,且监管对象倍增,仅凭单位的寥寥数人,很难达到预期监管效果。加之监管人员技能培训滞后,有时甚至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监管任务和复杂的监管形势,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基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很大。

3)基层药品安全监管配套设施设备不足。对于基层工作的开展最大的阻碍在于经费问题,无法及时补充相应的监管设施和设施,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大大影响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甚至会拉低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出现消极状态。比如,行政执法设施和设备不足。质量安全是药品安全最关键的问题。若仅凭感官判定药品质量是不客观、不科学的,想要保住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基层监管人员必须通过专业的检测设施和设备进行测定。而当前,很多基层地区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正是由于配套设施的滞后性,使得基层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低下,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2 基层药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2.1 做好调研,充分发挥基层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作用

目前,我国基层药品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但不足之处在于如何将此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一问题值得深思。作为一名多年工作在基层一线的药品安全监管人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2点进行解决。第一,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工作机制,明确、细化各基层单位和部门的责任,从上到下建立相对应的惩处措施,落实职责。第二,在市县级层面做好调研,制定下级层面的经费补助标准的相关实施指导意见,在整个市县层面和范围之内,确保经费补助标准一致,充分落实和执行此项工作,最大限度激发各级监管人员的工作热情。

2.2 坚持“五化”监管,构建科学有效的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层药品安全监管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坚持采用“五化”监管法。

1)监管对象“差别化”。面对复杂、众多涉药企业,基层监管部门不能一盆水端平,平均用力,要各有侧重。在日常监管当中,明确重点对象,认真排除。

2)监管责任“网格化”。按照管辖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将药品安全监管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监管人员身上,消除监管死角、盲区,落实责任,追责到底。

3)监管行为“动态化”。日常监管任务多、时间紧、要求高,由于基层监管人员数量有限,很难达到预期监管成效。当采用监管行为动态化之后,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比如,针对各个企业可采取不定期、不定时、动态化的检查方式,加强质量管理,不得丝毫松懈,便可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

4)监管方法“数字化”。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基层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设备设施,积极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打造符合本地区的药品安全数字化监管系统,开展网上监管,便于及时清查问题。比如积极引进智慧监管手段,推行“互联网+药品监管”,达到精准监管、顺势监管、集约监管,用作业手续、机器代人的“减法”换取效率的“乘法”,达到提高监管效率之目的。

5)监管结果“透明化”。定期对外公开监管检查结果,让大众更好地了解药品的质量情况,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企业敲响警钟,倒逼企业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力度。此外,还要进一步构建群防群控共治体系。继续实施“四个你我”协同共治,充分发挥企业、消费者、社会和部门联动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公众参与监督,构建药品安全多元共治模式。

2.3 充实人员,加强基层药品安全监管人员配置

人员不足是基层药品安全监管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业务交叉的部门实行合署办公,并进一步精简市县局人员,将更多专业力量充实到一线监管队伍当中。第一,明确基层监管单位的人员结构和分工,针对愿意下基层的积极优秀人员,要予以重任,提高待遇,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第二,当前很难大幅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在此前提下,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解决。比如参考公安系统的协警管理制度,通过各主管部门聘用专职药品安全协管员,从而有效解决人员不足问题。而此类人员的经费和工资待遇等问题,应由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承担,各基层监管部门则负责对专职协管人员进行管理。但是在人员聘用前,必须开展有针对性、专业化的培训,加强队伍建设的整体质量。当然,所要培训的人员不单单包括专职协管人员,还要加大专职监管人员的培训,在培训当中,要涉及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监管操作程序、安全工作重点等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基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是做好基层药品监管的根本宗旨。多年来,基层部门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药品市场得到了明显改观。但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为此,必须深入了解基层药品安全监管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药品安全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药品监管基层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0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0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走基层
大众摄影(2016年4期)2016-05-25 13:19:48
监管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