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发展中的师徒传承研究

2021-04-14 22:12:25黄淑杰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武者师徒传统武术

黄淑杰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中国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停止(止)战斗(戈)的技术;是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技术;是物质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带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传统传承以传承某种技艺为纽带而形成的师徒传承,几乎是所有文化艺术门类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必然交付给这样的历史绵延,中国传统武术也是同样如此。在这过程中应该说,师徒传承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一个主要的传承方式。传统武术最主要的是追逐价值追求,然而,武术的技术格斗能力,并不是一种天然性的波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训和练的结果。如果没有师徒传承如何使后来者席德五中奥义呢,在师徒传承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包括两个含义。第一,选择好的传人才能算成功传承第一步,要看传承人的传人素质如何,道德品行端正,所以选择传承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 传统武术传承文化

在古话中,有一句“未习武,先观德”这个德就指的这方面的内容,道德是最基本的基础,道德是看你人品以及日常的道德伦理。所以在传承中,师传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选择什么样的人,首先应该首重德行,如何尊师长,信义仁爱等等。所以在传承过程中人品很重要。第二点:在选择师傅中也尤其重要,南方的一些传统权重拜师中也有介绍人。比如莆田拳中有叫引师的,也是有叫中间人的,非常有趣。比如咏春地方把中间两个字改成中证之意,就是取证见证的意思,所以在师傅的品行道德和技术中,也是一定要有全面衡量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是集中体现,也是传统中尊卑长幼伦理的折射,对于师傅的选择也很重要,一旦拜师也要有正式的仪式。接下来,看看本文将如何解释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

武术古往今来流传至今,是代表性的传统,在现代理念来对比很多年轻人不注重流传下来的武术发展文化,注重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多一些,但要想武术国粹经典一直流传就要有更完善的传承体系,要结合实际现代社会发展把古往今来的武术发展成为更先进的技术领域。让传统的文化底蕴更加吸引人们喜爱!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1)认师、认宗,择徒的首要标准。武术是一招一式,进退开合,闪展腾挪表现形式的,是可以传授的,武术修炼内在意境,神韵,可观摩可修炼,武者要用直觉去领悟体验和实践。所以在传统武术中,习武之人都要有师傅,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充满的神秘性。旧时期的收徒都是有仪式的,需要托人递帖子,收帖,接下来是祭祖拜师明大誓(不得违背门规)最后叩拜八方,填写行辈位置,成为入室弟子,设宴,踏入武术之门,就要做到对师傅的尊敬,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誓言。2)师徒之间的选择尤其重要。师如父,徒如子,不仅仅传授你武术的功底,更重要的,是传授你做人的道理——武德。师傅在你人生道路尤其重要,他的及时点拨十分关键,正如古话说苦练三年不如师傅一句。所以习武者选择师傅的时候也很关键。所谓的师傅就是现代人们所理解的“导师”是你在习武过程中人生成长的导师!在徒弟的心中是有较高的诚信,这种敬畏建立在与师傅和徒弟平时互相合作,互相信赖之上!而在师傅选择徒弟的时候,师傅会看重拜师习武者的品行,修养,心理素质,综合考察,对其考验的时间少则为三到六个月,多则三到六年体现了师傅选择徒弟的一个重要性。师傅在你人生道路尤其重要,3)传统武术师徒传承的重要性。中国武术延衍流长迄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师徒传承更是传统武术中最主要的传承模式,武术也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深化。为奠定和巩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传承过程中,也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会潜移默化地看出习武者的性格和品质。使习武者体验技艺传承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

2 传统武术德艺兼修

1)武德、德艺:双收。中华强国极为重视武德,讲究德艺一体,德存于内,艺发于外,并有武德重于武艺之说,师傅在授徒传艺时重视武德的倡扬,不仅使习武之人懂得武术本身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提倡的就是道德修养和外在的功夫境界共同提高!“单青林”教诲弟子,尊师重道侠肝义胆,国困不救,何以为人?遵循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与忠告,不仅对武术流派传承有积极作用,更能让师徒在授拳习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切身经历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弘扬爱国爱民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命脉都有重要作用,用现代的流行语就是“年轻人要有武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

2)现代对传统武术传承的理解偏差。现代年轻人对传承武术有一些偏差,古老的武术是以宗,派为主,而现代的武术文化有很大一部分都商业模式,有个别俱乐部师傅(教练)以开馆~商业~授教是初衷,并未把真正的传统武术传承发扬下去,在很多时候师傅要以身作则,他是技术上的教育者,是习武者的榜样,只有师傅道德过关,学识过人,构成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载体,徒弟认可师傅的价值方可传承。

3)不断地改革,使习武者更好的传承传统武术。祖国的越发强大,世界之门已经全面打开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更多人追求的是“新”“美”“难”的一种商业汇演渐渐地缩放了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其实作为传统武术的传承者,他们才是武术的灵魂。没有他们传承者的根深蒂固哪有现代武术的枝繁叶茂,中国的武术要发展传统武术才是基础,有很多传承者他们承载了中国武术历史的乐章。就是想尽心的保持着那原有的初心。武以德服人,这是武术传承的终极价值。师徒传承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遗产的生存特点,以师传徒,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去,才能在现代社会不断流传世代相传,而对于这个“徒”来说要把师傅的精髓传承下去,加上自己的潜意识下的创新,让原本的武术技术更加完善,挑选下一个传承者,尽量把自己的掌握的都传下去,让他也能达到一个能进行再传承效果。

4)与学校挂钩,从小做起传承武术传统文化。真正了解传统武术只局限于技术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话也只能增加初学者的枯燥感,从而逐渐失去了对武术传统的兴趣,其实传统武术的背后却有一套相关比较完善和深奥的哲理,也就是传统文化。只有掌握了这些传统武术相关联的文化知识后,才能对传统武术有本质上的认识。这也是传统武术的独到之处,要想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地了解和喜欢传统武术,将传统武术及相关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列入各类学校的课堂,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讲解传统武术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中的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先从思想上真正了解传统武术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解传统武术和我们中国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息息相关的。让他们知道我们传统武术精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跟构建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传统武术身上富有民族精神,让学生有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这样学生从内心去喜欢传统武术,而不是只看表面的技术动作才去喜欢。从少年抓起!少年强则国强则国兴。

3 结束语

武术代表着中国的文化产业,历史悠久,代表着中国功夫,在这个先进领域的国家我们既要提高,创新,更要保留传统文化产业,让传统武术一直流传下来……保留古文化产业资源,保留最好的方法就是师徒传承方式!创新与传承结合一起才是真正现代意义的发展趋势,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从小传承不忘传统。传承不止生命不息传承记传承传递成绩人类的文化始终是一代代积累和传承的结果传承作为存钱,其后的链接完成了文化中向上的继承和纵向上的扩展。然而,社会时代的变迁必将导致事物发展的不断变化,辉煌与昨天农业社会的传统武术,如今苦苦挣扎在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上信息化的今天,如今看似毫无价值,备受冷落的传统武术,却承载着一个东方大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没有理由将她抛弃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其传承下去,因为不管环境怎么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传承才是维系传统武术。生存于世的最实际的措施,那么我们要从小做起,少年强则国强的小做起把中国的国粹武术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武者师徒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2:10
唐僧师徒再就业
趣味(语文)(2021年9期)2022-01-18 05:52:50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20-01-02 11:04:54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东方电影(2018年10期)2018-10-15 07:12:04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系下的武者悲哀
武术研究(2018年8期)2018-09-11 02:01:02
新时代武者冯义民
魅力中国(2018年8期)2018-07-30 09:36:34
飞檐走壁
小康(2016年7期)2016-05-14 10:42:42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