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洁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10)
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2]。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对学校的学科发展、专业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如何做好学科服务以满足新形势下民办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要求,成为现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国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成熟,已具备较为完备的学科服务体系。在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开展学科服务较早,他们借鉴国外经验,探索适合自身院校情况的学科服务模式,助力“双一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普通本科院校、地方高校与他们相比,无论是资源建设、人才专业素质、还是技术水平、资金条件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对于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而言,多数学校建立时间不长,其综合能力很难开展学科服务,有少数学校尝试,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新形势下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目前许多民办本科院校斥资用于基础建设,图书馆经费支撑不足。正因为这样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越要积极推进学科化服务,将馆藏文献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发挥最大优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所需学科的信息服务。只有深入用户,才能了解其需求,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用户所需要的资源购置上,丰富馆藏资源建设;将有限的人力、物力更好的投入到学科服务中去,提升服务质量,让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发挥最大效能。
在教育部积极推进“双一流”“双万计划”建设新形势下,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有着极为重要意义,高校的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都离不开学科建设,它是高校办学质量、核心竞争力的体现[3],学科化服务能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全方位收集、组织相关信息资源,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只有坚持学科化服务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才能推进图书馆服务转型,才能推动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
新形势下,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应转变思想认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科化服务的重要意义,要从图书馆的整体规划出发,从顶层设计上寻求学科化服务的路径和策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访问、抽样论证等形式最大程度了解用户需求,为制定学科服务体系准备充足的数据支撑。通过建立服务团队、创新服务内容、构建文献资源等方式创造学科化服务条件。构建合理的学科馆员体系,制定学科化服务制度,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科化服务提供基础保障。
学科化服务应力求实现主动、动态服务,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应从学科馆员的主动性入手,改变原有被动的参考咨询服务,主动与院系部门、教师、学生的沟通联络,深入到用户的课题、研究中,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联络平台,动态交互式的沟通机制,引导用户表达和体验,在提升学科馆员服务水平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科服务质量[4]。
1)为教师提供教学辅助。学科馆员与各分院结对,每月走进分院主动为教师提供学科服务,有条件可参与分院教学研讨会,了解有关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最新动态,为教师提供讲授课程相关的信息服务。与教师实现一对一、面对面交流,收集教师教学资源需求,及时解决教师学科服务方面问题。
2)为教师提供科研服务。学科馆员可作为项目组成员的身份融入整个科研过程,在科研活动的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服务[5]。在项目申报立项阶段,学科馆员发挥文献检索优势,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收集与课题相关研究文献,为科研团队提供选题指导;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要及时跟踪研究进展,以信息需求为服务导向,对科研课题进行的分析,提供最新的文献资源参考;在项目结题前,需要为项目提供查新服务,项目的成果分析,课题评价等服务。
3)为大学生提供导学服务。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具体分析,与院系教师合作,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书目,通过网络链接院系主页,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信息的联络和推送,如分享图书馆的各类数据库资源,提供新浪公开课、微课、MOOC资源等分类链接,名师讲座、在线课堂等相关课程,帮助读者自主学习。
4)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和毕业论文指导。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优势,图书馆可与学校就业部门合作,嵌入就业信息指导课,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方法、利用搜索引擎进行资源查找、学会分析就业热点。学科馆员可以按学科专业以某一研究课题为例,进行毕业论文指导,为学生讲授如何利用图书馆中外文数据库获取论文相关信息,如何筛选、分析、利用相关资源,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
学科资源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的有力保障。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由于资金有限,应根据经费条件,制定计划、按比例进行文献资源建设,首先保障重点学科的文献建设,尤其以数字资源为主,加强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联系,邀请专家、学科带头人、教授参与学科文献的采访工作[6]。可选择较为稳定的网络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建立学科导航系统和信息指南,循序渐进构建在线学科服务平台,适应新媒体环境需要,全方位满足用户多元化服务需求。
在高等教育新形势下,不仅仅是综合能力强、知名度高的重点高校需要学科化服务来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民办本科院校同样需要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积极参与 “双一流”、“双万计划”,构建学科服务体系,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工作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