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2021-04-14 20:51
卷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村落乡土载体

高 红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1 乡土文化的内涵及内容

乡村是乡土文化的宝库,我国乡土文化历史悠久,农村是滋生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培育文化的载体。乡土文化是我们14亿中国人民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无论是物质的乡土文化还是非物质的都是无价之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团结不断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乡土文化建设是振兴乡村的灵魂和根基。总的来说,乡土文化包含四个方面。

1)乡土农耕文化。农业耕种文化是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劳作的知识、传统技术、和种植理念的综合。农耕文化不仅包括农学思想、育苗种植栽培技术、适应气候的耕作制度、农业科学技术、24节气农耕知识,还包括农业美学文化和农业中孕育的哲学观点思想。农耕文化必须遵循农学思想,农学思想体现了天、地、人的“三才”理论相统一,主要包括“水利论”、“树艺论”、“土壤论”、“时气论”等,具体论述了这些理论及哲学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24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种植,立春是春天的开始,农民开始屯肥料,准备春耕;雨水节气,春雨贵如油,多积肥料多打粮;清明节气是种瓜点豆的好时辰,24节气是气象学和天文学在农业中的伟大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业生产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要做到良好的传承。

2)乡土手艺文化。木匠、石匠、铸造雕刻、刺绣、酿酒酿醋、制衣、剪纸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艺人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是乡土文化中灿烂辉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千百年来,这些艺人们通过口传心授,养活着自己的后代,并且传承着这些手艺,让手艺发展的丰茂多彩。木匠手艺,一条条墨线,一串串刨花,一个个木铆钉,再加上一双巧手就能使木材有棱角有定型,纯手工打造的橱子、沙发、茶几等已不多见,木匠这种传统手艺绝活传承着工匠人的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内涵,聂圣哲秉承工匠精神,培养出来一批一流木匠。敬畏并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投入,认真努力,尽职尽责;每道工序每个流程都精益求精、追求最高的品质,即使一个铆钉也要做的最好;做一名工匠艺人,要有几十年如一日的韧劲和坚持不懈,心无旁骛,痴迷于艺术,技术必高超,注重于细节,富有耐心及执着的精神;此外工匠精神还需要不断的创新,要勇于追求突破、革新,这是由于创新才不断推动着世界的科技进步。要深入挖掘乡土手艺文化中蕴藏的工匠精神,使传统的手艺得到良好的传承。

3)乡土景观文化。乡土景观文化以各种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自然为背景,由村落景观、农田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人文景观等组成,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和谐共生关系。不同地方的民房聚落、耕田菜地、乡间小道、河流小溪、近郊山林等都是乡土景观文化的重要体现。保护原始村落,传承各地宗教、民俗活动、保留维护乡土文化中的景观片段,乡土精神、营造和谐美感。

4)乡土节日与习俗。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是传承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家人团聚、弘扬孝悌、尊老爱幼美德、传承彰显文化的过程。各地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不同,要大力保护和传承优秀习俗。济南商河秧歌古村向游客展示千百年来鼓子秧歌的传承与衍变,同时还建有秧歌博物馆、秧歌演艺拓展训练,吸引游客看秧歌、品尝美食、参与采摘、体验种植等活动。要大力开展乡村娱乐活动和艺术活动,传承传统 文化。

2 乡土文化的载体

顾名思义,乡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就是农村。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巨大的美学价值,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精神体验和良好的享受。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古镇、村落、古民居比如景德镇、乌镇、周庄、西塘、朱家峪村等是乡土文化的外在承载体也就是物质载体;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各种民俗活动,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的仪式、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非物质载体。总的来说,乡土文化的载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乡村的空间布局及形态。村落、民居院落等公共空间共同构成乡村空间,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便是乡村空间。“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对村民的心情和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布局优化合理的村落空间对居民有感化和教育功能。

2)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就是各个地方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机具的使用、特色农产品的延续、传统育苗剪枝栽培措施等需要潜移默化的传承。

3)农村生活。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饮食习惯、餐饮文化、坐席安排、民间祭祀信仰、重要节日礼仪、岁时节令、节令团聚传统、街谈巷议等都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丰富的农业文化、中华民族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邻居相亲、勤劳奋斗、节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一直在乡村中流传。

3 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化协同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下一步要为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传递好接力棒,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必须有文化振兴做支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强大的推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指标。

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土文化的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对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重要目标的主要途径。来自农村,对乡土有感知,有情怀的文化人参与主导乡土文化建设,对于乡土文化的建设有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立足于各地的乡土文化,以各地的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广大消费者追求吃得健康、放心,也就是对绿色无污染的有机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导致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缺失,因此乡村振兴需要首先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深入挖掘当地传统工艺和产业,因地制宜,丰富农产品文化内涵并激活其生命力,找准销路,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4 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我国乡土文化传承新路径

1)因地制宜,找准富民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乡村振兴带动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全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沙县小吃一路闯出沙县、福建,如今已遍布全球62各国家和地区,政府牵头,对“沙县小吃”品牌进行推广运营,该品牌不断挖掘文化内涵,以小吃做大产业,将沙县的特色乡土资源发展成特色产业,推动乡土文化的传承和文旅经济的发展。

2)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剪纸、雕刻、编织、瓷器、刺绣等农村独特文化资源被高度重视;非遗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在传统技艺的生产实践中,融入“生产性保护”理念,并设立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帮助企业和艺人解决工艺难题,提升设计水平,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3)以农民为主体,保护好村落。以农民为主体,维系农耕文化的传承,提高农民的家庭及保护土地责任;村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农业文化,有良好的传统美德,有千百年来的节日习俗,只有保护好村落,才能更好的传承乡土文化。

猜你喜欢
村落乡土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乡土中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芬芳乡土行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读《乡土中国》后感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