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创新

2021-04-14 22:32:40吴鹏飞
卷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管理水平管理工作

吴鹏飞

(咸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传统工作内容之一。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别,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二者的管理方式有着天壤之别。中学通常采取的是集中密闭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而大学采取的则是开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1]。一方面,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对促进学生接触社会,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自律意识有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开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也为高效管理带来了很多工作。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极大改变,大学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的意义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虽然是高校开展的传统的内容之一,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人们在生活水平以及生活习惯上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已经不能够再满足当前高校发展的需求。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综合的过程,加强教学管理水平是提高一所大学教学能力必不可少的过程。

1)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大学生数量正在激增。这些人大多是00后和90后,拥有和老一辈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在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高校进一步发挥教育管理作用来保证这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大学不仅是教书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地方。再加上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学生又正处在自己三观的形成期,很容易受到来自网络上或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这时候就需要学校充分发挥其作用来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为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大学课堂比高中课堂要更加宽松开放。有些大学的有些专业采取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一个老师往往需要面对几百个学生来进行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因此,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十分依赖学生上课的自律性。有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逃课、旷课成为日常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因此,为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工作。

3)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教学本身,更体现在高校教育管理水平上。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仅有卓越的科研成果与师资力量,更有高效率、高水平的教学管理体系。大学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整个机构教学活动的开展依赖于这个机构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如何有效组织师生开展教学工作是一个大问题。另外,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不仅要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和教学体系,同样应当想办法让自己的教学方案或教学体系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而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决定高校教学方案有效性的关键,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存在的不足

要想更好的针对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改良建议,那么就首先要对目前阶段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作出评价,寻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分析,为下文进一步体育出改良策略奠定理论依据。

1)教育管理理念落后。首先是教育管理理念的落后。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在学生入学伊始,便对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而这种以条条框框的制度为准则的教育管理理念,对于思想更加多元化的新时代学生来说,显然不十分适用。科技在发展,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样也在改变,单一的依靠刻板的制度无法将学生全部的生活约束进去,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实际工作情况而言有一定的差异[2]。

2)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必须依赖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够得以实施,而教育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正是导致目前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一个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应当尽可能多的包括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而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机制中,仍有许多没有规定到的方面,造成了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例如说在参与主体方面,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大多数是由教师单方面来完成的,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被管理者被动的接受高校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与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缺乏交互性,造成了整个教育管理工作体系的不足。

3 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的对策

前文对当前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出了总结,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分析,以下根据上述内容给出有针对性的改良策略。

1)落实人性化教育管理工作理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首先应当是理念上的,要彻底落实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高校要时时刻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改善教育管理工作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学生利益,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条条框框来行事。这样做可以使得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容易被学生和老师接受,也更容易开展。学校应当时时刻刻明确自己的核心任务:教学育人。不管在开展什么工作的时候,都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来进行。处理师生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也应当以这一核心目标作为准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是教育的主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够再满足当前高等教育的需要[3]。学校应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学生的立场和视角来看待高校的教育管理,同时以学校成熟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来处理师生在教育管理上遇到的问题。

2)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高校在改变自己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同时应当建立起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一个成熟的教育管理体系应当是稳定和开放的,绝不仅仅只是像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那样老师来管,学生被管。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这样既是健全学校的教育管理机制,提升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也是给学生锻炼自我能力的一个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律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及是制度上的要求,同时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要求。

综上所述,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不仅对学生自身发展有重要价值,对提高学校综合教育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当彻底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对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主体,进一步增强高校的教书育人能力。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管理水平管理工作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如何构建医院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初中班主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