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强
(曹县卫健局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400)
公共卫生事件的辐射影响范围会比较大,项目防控治理工作难度也会比较高,城镇人口会在不同的管辖区域进行流动,这就会使得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难度变得更高,所以需要分析公共卫生事件与城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管理的价值和作用。首先,是理论价值,现在我国城市的流动人口基数非常大,这就使得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的难度变得更高,所以需要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创建城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内容的框架,给公共卫生体制的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其次,是应用价值,将流动人口当做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密切跟踪掌握流动人口的健康状态,对其进行定期的评价和分析,编制更为完善的社区公共卫生保健计划方案,让城镇公共卫生服务能够更好地普及下去,建设好家庭社区健康档案。特别是在发生一些特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使用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避免态势进一步的扩散或者蔓延。
近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加剧了城镇人口流动的频率,传统所推行的暂住证及户籍管理方式根本不能达到并满足当前特大公共卫生防控的要求标准,而且公共卫生防控机构以及档案管理机构也无法保持良好的协同共管状态,只会推行城镇流动人口暂住登记注册的管理模式。大部分流动人口也不能第一时间和相关的部门主动进行汇报和登记,流动人口的流入状况以及健康状况无法及时地被记录下来。此外,城镇流动人口工作也不够稳定,一些用人单位并不会和工作人员签署第三方劳务派遣协议,健康档案登记及跟踪不到位,无法保证流入地的对接关系,记录的健康档案也无法将其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完全失去了健康档案的效力。我国城镇区域对于流动人口基数比较大,这就使得城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信息的完整度以及时效性会比较差。此外,一些社区居委会对于健康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较为微弱,使得其形成较为严重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对于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也成为计生、公共卫生、就业、治安等诸多领域的焦点,各大城市尝试探索了以户籍制度为引领的实践模式,如:北京的治安拓展模式、嘉兴的专业机构协调模式、无锡的大机构统筹模式等等。我国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和人口管理体制有助于常住人口管理,但流动人口的高度开放性和自由性、粗放型的城镇推进方式,也造成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凸显,流动人口管理的“边缘地带”加大了公共卫生决策管理的难度。
在进行公共卫生防控阶段,需要将城镇流动人口管理的绩效落实下去,站在健康档案管理的立场上,尽可能的提升管理的绩效,保障管理的有效度,让各级部门之间能够更好地协同。以流动人口登记机制为基准,建设一般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以及健康档案等内容,利用大数据信息网络,赋予档案信息更强的电子化特征,并将其内容上传到城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上,保障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并且用人单位还需要将重心放置到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组档工作当中。相关的防疫部门需要深入到单位或者社区当中,对流动人口健康档案进行组档监督,补充完善健康档案规章机制的内容,对其进行更为科学合理化的管理,保障部门更好的协同性,发挥出这些部门的共管优势。公共卫生防疫部门应当以特大公共卫生防控形势为管控工作的切入点,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可控性。除此之外,特大型公共卫生防控下的城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在管理时,还需要做好属地化的管理工作,将流动人口融入到陆地疾病防控服务的范围,让其能够和该地区的人们同等的享受相应的服务待遇,提高高风险疾病的动态监管及防控有效度,把健康档案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及时且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尽早地发现并治疗疾病,避免态势进一步扩散。
在特大型公共卫生防控形势下,需要把控好信息时代的潮流,做好基础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发信息查询平台,利用网络化管理技术,给其提供更为便捷化的信息检索服务,大力推进并实施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网络化的管理手段,跟踪并更新流动人口健康信息,转变以往档案更新不及时等方面的固化模式,发挥出档案投入到城镇流动人口健康管理工作当中的作用和价值。供给公共卫生防控信息方面的支撑,赋予其较强的社会功能。在特大型公共卫生防控形势下,需要整体性地推进城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网络化管理工作,持续性的采集流动人口健康信息,分析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及交互状态,控制好城镇流动人口所形成的疾病传播风险问题,给其决策方面的支撑和保障。
就一些特大型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规范健康档案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以其当做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管理为主,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开展相应的性能培训活动,要收集整理好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信息,创建并补充完整档案服务管理体系的内容,实行计划的监管。除此之外,还需要改革流动人口户籍管理体制,总结国外和其相关联的健康档案管理经验,拓宽档案管理的范围及路径,确保其档案管理流程的规范程度,严苛地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义务,将大量信息的监管制度效应更为完整地发挥出来,保障人口进出机制的对接状态,提高疾病防控实施的有效程度。
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的成效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及人们的自身健康,若其产生了一系列的失误问题,就会形成较为严重的公共安全风险事件。所以,需要站在人口学、档案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的立场上,总结防控管理经验,制定出更为合理化的健康档案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