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路径

2021-04-14 21:36杨书群杨宇昊
新疆社科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经济

杨书群 杨宇昊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构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三大核心要义之一,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概念和实践命题,其明确提出并非党中央的临时起意,也不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权宜之计,而是基于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适应国内外复杂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由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的基础条件以及当前深化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共同决定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当前拉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推动我国产业价值链加快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质上是对我国自1988年以来坚持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修复和调整。为全面理解和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从而在实践中全力做好政策应对和贯彻执行,本文认为要将其置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发展史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中进行整体考察和把握。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的提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的演进历程。7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既有以国内循环为主、兼具有限的国际循环的发展时期,又有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国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时期,但不管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最终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演变

(一)1949~1978年:以国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

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问题,对于当时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无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我国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引下,通过主要从苏联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156 项目”以及顺利实施3个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计划,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以工业化为主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

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看,我国作出加快建立以工业化为主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现实的,也是应对国家安全形势面临巨大挑战的需要。在这一时期,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封锁,尤其是中苏关系破裂,导致我国与外界联系大幅减少。围绕着如何统筹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两者之间的关系,自1964年开始,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②。随着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以及国际上外交关系的持续改善,我国迎来了建交的高峰期。此时恰逢国际上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对本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对我国先后抛出的“四三方案”(1973年)和实施的“洋跃进”(1978年)即主要面向国外进口大批成套技术设备的“橄榄枝”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和参与热情。通过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大批发展民用工业所需的成套技术设备,并主要布局在工业基础较好的沿海、沿江地区,大大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工业产业结构布局,推动了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到1978年,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从积贫积弱、较为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也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基础。然而,这种主要以国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出现产业结构、投资区域结构的失衡现象,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最终压抑了全社会的消费需求。

(二)1978~1988年:以国内循环为主导、兼具有限的国际循环的经济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就必须从主要矛盾的供给方即落后的社会生产入手,对改革开放以前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一大二公”的单一所有制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对之前形成的以国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修复和调整,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向城市扩展,走出了一条从农村到城市的内循环改革道路。一方面,通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农村社会面貌得到较大改变,如全国粮食产量1984年比1979年提高了3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释放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既为城市国企改革提供了较为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又为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异军突起的乡镇集体企业在全国多地蓬勃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也使得一度扩大的城乡区域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形成了城乡内循环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随着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以及外贸经营权的逐渐下放,在我国工业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直接嵌入了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国内企业主要依托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要素和较大空间的环境承载力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要素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从事资源初级加工和深加工行业的生产,并借助发达国家的市场带动了国内产业升级和工业化的进步。

这一时期,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使之前正在走向失衡的比例关系(如积累和消费、轻工业和重工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得到明显改善。沿海地区凭借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大力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在“微笑曲线”的加工组装环节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尽管其难以获得很高的附加值以及较难培育出自主品牌和掌握核心技术,但对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确实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度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伴随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打开了封闭的经济发展空间,并初步在国内形成了两条产业价值链,一条是相对较为完整的以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价值链,另一条是初步融入全球化分工形成的不完整的产业价值链。这两条产业价值链的出现彻底打破了第一阶段以单一的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确立了以国内循环为主导、兼具较为有限的国际外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

(三)1988~2006年: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以国内循环为辅助的经济发展阶段

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工业化进程中要快速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最需要的是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核心要素资源,而这些核心要素资源正好是当时我国发展面临的短板,属于稀缺品。从国际经验来看,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弥补工业化社会核心要素资源缺失、实现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的必经之路。1988年1月,党中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了沿海地区在加快工业化同时参与国际大循环的重大经济战略决策,即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率先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以此带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特别是“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用来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并非区别两种社会制度形态的本质属性”的论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下了基调,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迎来全新发展时期。重点围绕金融、通讯等领域的央企改革、地方国企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改革等市场化改革进程,使得我国成功应对并战胜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1年成功加入WTO更是让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体系的速度不断加快。

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的具体体现:一是在工业经济领域,主要采取了“以市场换技术”手段,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并通过对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先进技术的外溢,使得我国工业化水平得到总体提升。二是鼓励国内市场主体主动融入全球化生产网络体系,依靠“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方式,推进外循环向纵深发展。经过入世后5年时间的努力,到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78年的不到10%一度达到64%以上,中国占全球货物进出口额比重由改革开放初的第7位跃居第1位,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在此阶段,各地方政府通过改善营商环境、空前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以及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吸引了大批海外投资,它们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并深深扎根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国内不少工业企业抓住“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机遇,与外资企业同台竞争,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快速发展,从而缓解了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内资本要素不足和技术落后的问题,实现了由原来的外汇短缺、国民储蓄短缺到高外汇储备、高国民储蓄率的转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经济起飞阶段主动选择以外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是由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共同决定的,符合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走国际外循环发展道路的一般经验。实践证明,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循环发展战略确实让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并在二十一世纪初成功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彻底转变。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尤其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长期以来坚持实施“两头在外”的外循环发展战略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市场主体追求短期利益导致出现破坏环境的负效应、产业价值链升级缓慢等,给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四)2006~2019年:国际大循环和国内大循环并列的经济发展阶段

“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导致我国经济上高度依赖外部、国际收支长期处于顺差以及国内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的关系难以协调,最终使产业价值链难以升级。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劳动力红利逐步减少,土地、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国家实施严厉的环保制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进一步减弱,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我国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③,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格局进行调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国对外出口总额大幅下降,为及时避免经济严重下滑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四万亿元的经济救市计划,这既是为了应对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的短期性冲击,也是为了更好地促成我国内循环发展模式的加快形成。2010年“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强调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④。受国内宽松财政政策的刺激,政府投资形成的内循环很快使国内多数行业出现了新一轮的产能过剩,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80%,导致经济循环受阻以及债务高企等问题发生。面对国内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较高的杠杆率,中央政府及时实施了“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数年的稳步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消化了国内部分领域存在的过剩产能,多数行业的供求关系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推动了大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随着“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深入落实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同步推进,我国各类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了较大提高,既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又实现了国内供需平衡关系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国内大循环体系。一个较为明显的指标就是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即我国外贸依存度由2006年的64.2%下降至2019年的31.9%。尽管我国外贸依存度大幅度下降,但其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平均约20%的外贸依存度相比,依然有些偏高。在这一时期,党中央结合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数十年经济发展积累的雄厚基础,通过对国际大循环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我国开始进入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并列的新发展时期,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2020年至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和构建阶段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基于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对于已具备准高收入群体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条件的中国而言,更多依靠内需力量、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实现经济赶超,既是国际上大国崛起的共同经验,也是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形势所迫。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均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在召开的多次重要会议上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深入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首次提出,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⑤2020年5月23日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进一步指出,“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⑥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企业家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以内需潜力更好地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促进这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更好利用。”⑦2020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⑧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坚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⑨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科学家座谈会时又强调,“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⑩2020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一文中指出,“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我国逐步实现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循环为主导”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大循环为主导”、再到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华丽转变。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展路径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和针对性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最终确立,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的实践和运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循环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以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至关重要。高质量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发展,又“有利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对拉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从战略路径上需要牢牢把握以下三方面。

(一)明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和结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虽然只有两句话,然而,要切实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需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点。

第一,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念指导上,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2020年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双循环”,必须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行动指南。基于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依据,把握新发展阶段带来的重大机遇,在高质量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坚持创新发展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第一动力、协调发展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生特点、绿色发展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普遍形态、开放发展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最终目的和本质要求。与此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必须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双循环”,必须遵循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因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统筹好安全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就二者间的关系而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只有我国在经济、科技、国防、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实现了全方位的安全,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和挑战,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才能在安全的环境下顺利进行;在经济社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又能为我国构筑坚如磐石的国家安全网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并成功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按照党中央既定的方针有序推进。因此,从这个层面看,党中央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只注重质量、效率、公平和可持续,而且是更加注重安全的“双循环”。

第二,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形态上,要始终在国内市场上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无论是国内大循环抑或国际大循环,都包含着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基本变量。就国内大循环的供给而言,主要是加快产业链的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但这也离不开国际循环的全球供应链。就国内大循环的需求而言,要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能力,包括对进口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畅通国内生产和消费渠道,形成高质量的国内经济大循环。就国际大循环的供给而言,主要依赖于全球生产的供应体系的形成,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则为全球货物和服务进入国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超大规模的生产供给能力形成的进出口贸易,也离不开国际大市场的有效支撑。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大循环某种程度上是国内大循环的延续。党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新的“闭关锁国”,更非对国际大循环的排斥,而是当前我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双循环”的相互促进。

第三,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动力上,要坚持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创新。就当前而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培育新发展动能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绕不开的三道门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三管齐下,充分激发改革活力,不断提升开放动力,深入挖掘创新潜力。

第四,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支撑上,要坚持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GDP总量由1978年的全球第八位到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位,尽管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的影响,全球经济、贸易均出现负增长,但我国GDP总量依然实现再创新高,并成为2020年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大国。同时,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突破1万美元大关,正处于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发展行列,且拥有14亿的超大规模消费人群和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同时还有超过1亿户市场主体,近9亿劳动力和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提供了强大的需求潜力。

第五,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展目标上,要坚持高水平经济循环、高质量发展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

(二)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牢牢扭住扩大内需这一重大战略,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基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完整的产业供给体系,尤其是经济增长贡献率全面转向消费和投资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扩大国内需求既包括扩大消费需求,也包括扩大投资需求,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有机统一。因此,做好扩大内需这篇文章,必须坚持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第一, 在政府层面,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继续实施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落实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两新一重”领域、国家重大区域的投资力度,提振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主动防止投资的脱实向虚,坚持“房住不炒”的发展定位,避免大量资金进入股市、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防止经济泡沫发生,坚持实施以有效投资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 在企业投资方面,积极引导国内外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应用)研究、乡村振兴等领域。抓紧出台支持我国优势制造企业参与新基建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主动向人工智能、物联网、5G、充电桩等新基建范畴的产业链条靠拢,并参与研发与新基建相关的优势产品。要通过深化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改革,全面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的审查制度,坚持“竞争中性”原则,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新时代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使国内外企业在我国市场“想投资”“能投资”“敢投资”。

第三, 在居民消费需求方面,要发挥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打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消费环节的末梢,实现商品向货币的“惊险跳跃”。通过健全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知识、数据等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此外,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推动全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由当前的“葫芦型”最终向“橄榄型”转变。坚决落实“调高”“扩中”“提低”“取缔非法收入”的系列举措,逐步缩小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为全面促进消费升级、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公共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实现老百姓“想消费”“能消费”“敢消费”。

(三)在国际循环方面,要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提升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内外联动,从而为其提供强大动力”。

第一, 要在国际关系的动态调整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面对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我国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以粤港澳大湾区、本土自贸区、海南自贸港等主要依赖科技、标准、规则、规制、品牌等高级生产要素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建设,形成内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降低外资准入门槛,积极利用外资。当前,要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吸引集聚更多高质量外资企业。要继续办好一年一届的上海进口博览会以及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实现以内需促外需,最终向全球化战略转型。

第三, 鼓励本土优势企业深耕“一带一路”,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带动中国技术、装备和标准高质量“走出去”。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下半场要继续“与狼共舞”,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中,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与修改,在不断增强应对国际经济风云变幻能力的同时,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话语权,并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提高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三、结语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我国经济发展格局进行了五次较大调整,经历了以国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国内循环为主导、兼具有限的国际循环的经济发展阶段 → 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以国内循环为辅助的经济发展阶段 → 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并列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五个阶段。70多年来,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持续探索、反复实践并适时作出动态调整,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牢牢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使每一次修复和调整都带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更近了一步。

注 释:

②王佳翠:《三线建设与当代遵义教育变迁》[J],《学理论》2013年第14期,第239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⑤朱鸿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结构与误区廓清》[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第7页。

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20-05/23/c_1126023987.htm.

⑦《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7/21/c_1126267575.htm.

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07/30/content_5531313.

htm.

⑨《习近平:2020年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20-08/24/c_1126407772.htm.

⑩《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11/c_1126483997.htm.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经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