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春旭 李玲玲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当前传统的医德医风档案及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时代特征的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探索对传统的医德医风档案管理模式优化改进,促进整体的信息化发展,成为如今医院医德建设和发展中的主题,也是医院提升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德医风档案真实反映了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实践活动的综合情况,是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众多医院的医德医风档案的填写都是采用传统的纸质医德档案,由于员工众多,分布于各个科室,在填报和考评的时候工作繁杂,导致医德档案的收集不系统、不全面。其次,医德档案的管理部门因工作职能和工作范围有限,面临着混乱体制之间职能与责任划分不明的难题,纸质档案不便于查询和统计,每年给负责的人员以及填报的人员都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最后,手工填写医德档案不能全面反映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情况,医护人员的奖惩情况不能够进行实时的填报,跟踪和分析。此外,传统的纸质医德档案一般实行定期考核,通常只在年终才进行考核,不能及时反映医务人员在全年工作中的医德医风表现。
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和要求的提出,医德医风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医院实施科学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医德医风档案通过手工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按照“一人一册”装订保管,这种“纸质化”的管理模式极大程度的限制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信息化和网络云的新背景下,促进医德医风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将传统的档案管理以一种更为科学、高效的模式呈现出来,同时借助信息管理、数据存储、运算能力的强大功能,实现高效、快速地优化和集成各种档案资源,将其所产研究与医院档案管理相融合从而提升医德医风档案资源的价值。
医德医风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节省了纸张耗材,便于随时查阅调用,并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对各类医务人员的信息和记录及时登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连续性、综合性,增加了医德考评的全面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公立医院考核与奖惩,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通过信息系统开展医德考评工作,制定丰富的医德量化指标,设计定量考核表,采取个人、科室、支部和社会评价的方法,通过多元化考评标准全面反映医务人员的医德综合表现,利用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形式反映出统计数据,及时对数据进行自动归档及网络共享,并尝试与医院其他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形成了可靠而准确的管理工作机制。
医德医风档案信息化的推进,最终的目的是得到充分和科学的应用,使其在医院医德医风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使档案资源利用得到最大化。推进医德医风档案信息化,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医德档案中丰富翔实的材料通过量化后作为医院奖惩、评先、晋升、聘任时的重要依据,不断加强考核效力和考评结果的应用,使得医德档案对医务人员的行为指导更加具体、明确。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医德医风档案定期公示,接受评议和监督。通过公示,培养争先创优、热情对待患者的先进模范,在全院营造出浓厚的重德尚德氛围,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档案的应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通过对规范医院医德医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和拟解决关键问题的系统分析,医院正式开始使用医德医风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医院加强医德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采取模型化和组件化技术,包含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分层共享、安全保障等多维度建设内容,基本功能全面,业务配置灵活,使用模式统一,应用操作直观,形成完善的数字档案考评管理体系,集收集、统计、分析和评价为一体的多功能管理模式,能够准确分析、统计全院、科室、分类、个人的考评内容和评分,形成个人医德档案,为个人发展提供更科学、更先进、更方便、更准确的依据,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系统分为数据上报、考评申报、待评价、考评主题、档案查询、通知公告、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功能设置,其中考评主题及考评内容可自由设置,根据医院具体情况确定考评内容,实现考评目标的弹性适变。
信息化系统体现“一切以员工为中心”的思想,兼具系统的易用性、高度的集成性、维护的方便性、扩容的延展性,使医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大批量、高效率地完成医德医风信息化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医疗领域的改革都对医院的医德医风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使其逐渐成为医院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未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势在必行,已然成为医院实施科学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