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东
(延边大学经管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在发展的路上仍然伴随着各种机遇和挑战,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国内来看,改革的整体性、协调性要求提高,产业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区域间不平衡的发展以及教育、社保、医疗等体系制度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内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增加。从国际角度来看,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国际格局等全球公共风险已经不同程度显现出来,全球经济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形势复杂多变[1]。
财政改革的目的就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比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于 2008年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的财政政策不仅具有明显的总需求扩张特征,其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的逻辑也很明显: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够降低经济社会主体负担,防范化解经济运行风险,通过增值税转型改革助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收入,与其他公共政策相互协调,形成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的政策合力,通过稳定和拓展国内外市场,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防范化解经济下行风险,尤其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注入确定性[2]。
2020年以来,为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企业复工复产,我国财税部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出台减税降费等多项政策。一是提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资金和政策保障,2020年开始,聚焦保障医疗物资、患者救治费用补助、一线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临时工作补助等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截至2020年6月底,各级财政已安排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防控资金超过1756亿元。二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国家分批出台多项税费优惠政策,主要聚焦减轻企业社会保险费负担、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稳外贸稳外资等方面工作。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3]。这些应对举措有效缓冲了社会公共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缓解企业资金困难、支持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及时下达各类资金,有力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制发特别国债资金管理办法,国家根据各地2019年财力总量和减税政策对财力的影响两项因素进行分配,并对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下达特别国债资金,另一方面坚持做好稳投资稳增长和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截至2020年7月31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防控专用特别国债累计发行10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发行22661亿元,通过债券资金拉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2020年以来,我国财政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助力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区别地给予财政政策支持,加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防控短板,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防控领域的投入,优先安排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和“三保”(保基础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同时服务于就业优先政策,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发挥“三驾马车”的作用,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抢占先机吸引外资,加快经济回暖复苏,巩固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的持续性,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挑战[5]。
财政的基础性作用在于,通过财政平衡和化解风险,与国家面临的公共风险治理要求相匹配。如果财政能够很好地平衡风险、化解危机,那就是现代财政,通过改革与公共风险和治理要求相匹配,就是现代财政改革。
一是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财政是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根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逐渐凸显,凭借或延续一成不变的理论去指导财政改革很难适应现有经济发展情况和取得预期效果,国家也难以有效地指导财政改革和实践。从现实来看,财税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风险和问题,与理论不能提供有效支撑有一定关系。所以要立足国情和制度环境,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改革措施,准确把握我国财政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规律,将财政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财政理论,并深入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创建和完善符合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和改革所需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
二是加快研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近年来,我国在推进预算管理、优化税收政策等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是距离我国现代化事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要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在实际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地方税体系的构建及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问题,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问题等等。所以要价款研究现代财政制度,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更好的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是未雨绸缪,进一步提升化解风险能力。目前经济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风险、新课题和新挑战,都需要围绕当前财税改革来研究和解决。然而我国就是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还是相对低端的,一些高新技术、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枷锁。所以我国财税改革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推进财税重大改革,解决农业、社保、教育、科-技等大额支出的结构优化,进一步实现财税支持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解决收支平衡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同时关注并及时研判突发类事件,通过财税改革冲抵各类风险。
四是创新新形势下财政改革体制,深入研究大国财政策略。坚持全球化这个大目标大方向,积极倡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引导和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增强全球公共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积极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和范围,构建全球风险应对机制,推动财政与经济信息共享,为制定我国财政策略提供即时信息数据资源。
总之,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世界大国,我国不仅要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还要提升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只有充分运用好国家财政这个有利的工具,把潜在的风险和危机逐一化解,我国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着经济全球化披荆斩棘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