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占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本刊编委)
数字经济是通过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短短数年时间,数字经济迅速崛起、爆发式增长,成为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的新动能和新引擎,成为增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中国凭借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倒逼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数字经济体量位居全球第二,规模超过数万亿美元。
经济活动高度数据化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特征。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基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的进程,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释放出更大的增长潜力和活力。产业数字化也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 “主战场”,新冠疫情等 “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彰显出数字经济发展的韧性和优势,凸显了当前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进程,还需进一步采取以下有力举措:
力争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 “卡脖子”问题。我国的高端芯片、工业控制软件、核心元器件、基本算法等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的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制约了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推广。面对中美技术脱钩的挑战,需大力开展核心技术、非对称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等战略性前沿技术的攻关,推动高校院所、行业研究机构和龙头企业建设各类创新平台,构建完善的多层次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可控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行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双轮驱动”战略,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在生产制造环节的融合应用。延伸服务业产业链,纵深推进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与生活性服务业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的原则,强化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建设。现阶段企业和个人获取公共数据的渠道不畅,政企数据共享的权责边界模糊,数据安全监管体系滞后,因此有待打破各行业各部门的数据封闭、信息孤岛状态,有效实现数据共享,让数据流动与交互起来。针对数据安全问题,还需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云平台安全管理,以及重要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同时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内容版权和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力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监管体系,保障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继续推进开放与合作,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现阶段我国在制定数字经济国际规则中的话语权较弱,缺乏与大国经济体相匹配的影响力。应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全球合作,主动加入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参与相关国际标准体系的制定,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已开启了 “数字中国”新征程,在数字经济领域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了逆势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力。我们要大胆拥抱数字新时代,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发展契机,努力建设数字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