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省政府2020 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评议,这是我省首次,今后也将逐渐形成常态化。民生工作干得好不好、成效怎么样,百姓心中是有杆秤的,人大提出的评议意见,代表着广大群众的真实意愿和热切期盼。
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情况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是稳人心、稳社会、稳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抓手。作为人大监督的“利器”,工作评议有着“全链条”的规范流程,从做深评议调研、到做实评议测评、再到加强跟踪问效,这样能确保每一项民生实事都落到实处,真正办成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
做深评议调研,使得提出的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次工作评议中,我们看到有的委员、代表对一些“细节”精益求精,比如100个体育公园建成了,但省级的数量不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有的委员、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项目本来就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却打扮打扮列入了民生实事,与百姓期待存在错位……诸如此类,直击“群众最难处”,把群众身边具体而细微的“关键小事”搬上台面,更有利于政府“配菜”时找准方向、对接需求。
做实评议测评,也客观反映民生实事不断办实的一面,比如在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的调研中,有的学校校长表示,以前学校附近的居民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城里,现在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了,家长对家门口学校越来越认可,回流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一内容比单纯的改扩建多少所学校来得更温情、更有说服力,也给被评议的部门脸上增光。在教育中,本来就有一种说法叫“好学生,是被表扬出来的!”现场听到民生实事落到了百姓心坎上,相信相关工作部门一定会“成就感”满满,从而有了“更进一层”的动力。
民生实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作评议的落脚点就是整改。委员、代表们既善于发现问题,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相关部门现场给出了回应,更表示:对2021年民事实事的编排更科学精准,力求体现群众的需求。当然,人大还将加强跟踪问效,对整改情况进行动态、全程监督。因为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接力奋斗、持续努力,在不断的“挑刺”中,美好生活的模样越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