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雄
【摘要】“互联网+”的推进,为语文教学变革创造了新的条件,特别是“智慧教育云平台”普及,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便利,实现了翻转课堂。要关注学生多元阅读,深度解读文本,提高语文素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教师不能以先知自居,逼学生就范,不要认为自己辛辛苦苦选择的,是最好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学生喜欢网络,何不因势利导?
【关键词】互联网 文本解读
【基金项目】此论文是甘肃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改造“661教学模式”》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8〕GHB233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6-0149-02
信息技术2.0培训如火如荼,西沃白板、智慧教育云平台款款走进了教室……这些多媒体工具无缝对接,交互运用,对语文文本的深层解读提供了极大方便,特别迎合学生的胃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学生喜欢网络,何不因势利导?
一、提供多元材料,深层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和作者深层对话,是学好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的不可逾越的过程,课文容易读顺,但作者的心意不可急就,何况人心各异,见识无量,理解读本无止境。最近,我们学校推进课堂教学“661模式”,其中文本解读是核心环节,我就教《老王》的过程,谈谈粗浅认识。
(一)初读文本,解决作者“写了什么”
具体解读文本,我有以下思考:这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但体现的是“大境界”,我怎样引导学生去理解这“小”和“大”?
《老王》是杨绛写于1984年的一篇散文,在选入中学课本后,就一度受教育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关注焦点是文章的核心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先生为什么每次想起老王,总会心生“愧怍”?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能帮助读者认识人类生活的本真,了解世态人情,丰富阅历,启迪智慧,提高认识人生的能力。就作品本身而言,笔者认为,要理解《老王》中的“愧怍”,只有弄清老王生活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才能弄清老王不幸的深层原因,也许才能把握杨绛“愧怍”的真正内涵。
基于以上两点的思考,我在深层解读文本之前,做了一件事:通过网络推送,学生自己上网查阅,了解杨绛及其创作的基本情况,学生对写作背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我也粗读了杨绛的《干校六记》《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为了追寻历史,还特意看了《历史在这里沉思》,读着,看着,收获颇丰,很多想法油然而生,再次回读《老王》时,思路明晰了很多。
教学,需要等待,只有等学生读过一遍,两遍,粗浅理解了,有点感悟了,教师的引导才起作用,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于《老王》一课的解读,我有三点导读思路:
(1)杨绛先生是现当代大家,读她的散文,就像和一位宽厚而睿智长者的对话,述亲情,谈友情,谈人生体验,感悟时代的斑斑痕迹,体味人性的林林总总。这高度是10多岁中学生不能企及的,讲深了,学生吃不消,讲浅了,达不到目的,分寸内很难拿捏,只能是以学定教,答疑解难为基本方法。
(2)课文的核心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是文眼,由此切入,弄懂了幸与不幸的含义,文章就基本理解了。
(3)再从单元整体目标上思考,我发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反映“小人物大境界”。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李森祥的《台阶》、欧阳修的《卖油翁》都体现这样的主题,因此,面对有很多“点”可教的教材内容,抓住这一点,“落实”这一“点”,一课一得,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于是我让学生在网络上搜集这几篇文章的人物点评,再让学生回读文本,学生轻松掌握了内容: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体现了小人物身上的大境界,同时,表达了作者一家“幸者”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二)深层探究,理解“为什么写?”
我们常说:文以载道。内容的掌握是浅层的,基本的,是现象,要让学生入情入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才是语文的“道”,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老师不能硬“塞进去”。读,入情入境地读,应是学生体验文章话语表达的最有效方式。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通过文本“领悟作者的写作用意”,这是教学难点,是教学要突破的瓶颈。
为此在“文本”与“思想内涵”之间需要搭建“桥梁”,落实目标,设计出深入浅出的教学过程。我们常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备课组老师对这一课的难点突破,集体探究解读,提出很多看法,我反复甄别、辨析、整合,寻求切入点。经过一番思考,我坚定了一个方向:抓住要点,不及其余,以对“愧怍”一词的理解入手,最终达到把握文章主旨。
单就学生自主阅读环节,我设计了不同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1)網络搜寻杨绛文革经历和老王遭遇对比。
(2)杨绛一家对老王的帮助和老王对杨绛一家的回馈对比。
(3)老王遭遇,阿长经历。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对比;在反复阅读对比中,理解、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探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力争尊重文本,避开“肢解式解读”和“灌输式讲解”,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提供多角度对比素材,做到深入浅出。探究式学习,是学生既艰辛又幸福的认知提升过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幸”与“不幸”相对性,我就提问:杨绛是幸运的吗?和文中老王相比呢?学生读后,我让学生谈感受,丝毫不沾边。我于是想到,课本无非是个例子。要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因师而异,因生而异。我们的生源来自乡村,还有很多移民的孩子,这是最大的学情,要针对学生,因生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课本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在教学过程要活用教材、结合学情补充教材,遇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可以放慢速度,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拓展教材内容,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中去。
于是我修改设计,必须让学生知道杨绛文革经历。学生阅读杨绛文革经历材料后,经过反思,发觉“幸”与“不幸”只是相对而言。这样为后续学习也做了铺垫,“愧怍”一词理解的突破,就很顺利了。从最终课堂的呈现来说,此环节的设计,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这个思考、改进的过程告诉我:要心中有作者,眼中有读者,文本解读要充分尊重作者、关注文体,又要体谅学生认知水平,要为读者和文本之间建桥搭梁,让学生走进“文本”,体悟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调动学生胃口,解决怎么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呢?
学生阅读作品,应完全出于自愿,不能人为强迫,阅读过程是一个带有浓厚情感因素的激活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最能开启他们思路、最能拨动他们心弦的地方入手,充分发挥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品味作品。教过《老王》,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领悟了一个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也理解了作者彼时彼境的心理,这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按照“认识领会—实践运用—反思总结”的一般教学设计流程,如何落实“用”呢?本文是本单元第二课,学生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之后,进一步理解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因此根据最近流行的群文对比阅读,设计一节“拓展阅读”训练,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文”载相似的“道”。
有效的教学理论才能指导教学实践。有效教学不是老师说了算,而要看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没有提高一点,我不希望教学的每一环节、每一句话乃至学生的每一表现都“有效”,我只希望我的每个设计尽可能切合学生,课堂教学是流动变化的过程,很多因素是不确定的,最不确定的是学情。
参考文献:
[1]李敏,张广君.融贯式文本解读:内涵、原则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2):78-84.
[2]徐江,周丹.新课程文本解读新思维系列讲座(十八) 学点儿哲学,让解读思维再开放一些——《安恩和奶牛》解读与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1(2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