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毅
【摘要】本文通过对越秀区某小学五、六年级男、女子足球比赛的传球方式和局部战术配合类型进行统计与分析,旨在探索出小学女子(高年级)足球训练的实践思路。结果表明:女子在短传及局部战术配合的运用效果优于男子,应在今后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对女子足球这方面进行训练。
【关键词】小学女子 足球 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2-0150-02
足球是世界的第一大运动,在足球运动普及的过程当中,更多的学校广泛开展足球教学和比赛,学生也逐渐加深了对于足球的关注度以及喜爱程度。在足球比赛当中,每一名队员都可能影响到球队的最终胜利,而想要强化个人技术,足球的基本功——传球技术自然是无法绕开的重点环节。在小学阶段低年级阶段,男女生差异(对比高年级)小,训练和比赛都较注重养成良好的技术和战术习惯。进入了高年级(五、六年级),男女生在足球比赛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到底是什么?会对训练和比赛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如何根据这种差异来安排技战术?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本文以越秀区某小学为案例,通过调查和数据收集,给出五、六年级小学女子、男子之间的传球方式比较,进一步探索出小学女子(高年级)足球训练的实践思路,意在总结出利于提升学阶段女生参与足球训练和比赛的策略。
1.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某小学五、六年级男女子足球队员。
研究内容:统计足球8人制(或7人制)比赛中15m以内的短传、15~25m以内的中传、25m以上的长传,这三类传球方式在比赛中的成功率。
关于传球成功的界定:传球被队友接到后算作传球成功,与之相反则传球算作失误。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传球明显利于球队,但由于队友未能主动迎接,最终被对手抢断,则也可记作成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有关足球战术方面的书籍和著作,更深层次地学习足球研究理论,为本文进统计指标的选取以及统计尺度及概念的确定奠定基础;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网站对有关足球进攻战术进行检索,阅读相关的期刊及论文,了解当下对足球比赛中进攻战术研究的现状及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对比分析法
将通过统计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整合,根据统计学中对数据处理的方法,将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SPSS25.0中,通过软件处理的结果,对两队在比赛中战术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提炼出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显著性特征。
(3)数理统计法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运用统计方法对所设定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归纳,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果和结论。
3.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该校五、六年级男、女班级足球联赛中传球方式和局部配合类型的统计,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到,在小学高年级足球比赛中,男女生传球方式差异性较小,基本都以短传为主,中、长传为辅;从传球的成功率看,女生的长传成功率低于男生,只有35.58%(男生为56.44%);中传成功率也不高,只有43.82%(男生为74.11%);但是在短传上,女生成功率76.37%(男生为81.57%)。可以发现,在小学高年级比赛中,中长传的成功率普遍不高,短传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传球方式。
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的足球比赛,由于身体力量等原因,中、长传的次数和成功率较短传来看,明显不足。进一步来看,在足球比赛中,女子的短传配合明显比男子出现的多且效果更好。而女子在长、中传球方面,不仅实践应用数量相对较少,同时应用的效果也相对较差。除开有关技术水平以及训练时间等因素,其根本原因是男、女子在身心发展上的差异性造成的。
女子的肌肉重量大约占据体重的30%左右,而男子则在40%以上。同时在肌肉收缩能力方面,女子也要远远小于男子,这也导致在力量上,女子先天性小于男子,从而影响了女子的足球传球力度。此外,力量的劣势不但影响了传球的距离,还影响了传接球的效果。因为在传球过程中,球的实际运行距离将会取决于运动员的摆腿速度、幅度。而短传的作用力远远低于长传。由于腿部力量的差异性,这也导致男子在发起长传的过程中能够凭借摆动速度进一步完成动作,实际表现出的动作幅度相对较短,具备较好的隐蔽性,很难被防守队员所察觉,可女子在发起长传的过程中,则十分依赖于腿部摆幅的增大,这样动作的时间延长,很容易被对手球员所察觉,并迅速进行堵截,导致最终传球效果的降低。
而从短传配合类型来看,笔者依据参与短传的人数,将局部配合分为二过一配合和三人(或以上)连续传球的配合,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发现,女子在二过一配合中,成功率为64.08%,高过男子的58.82%,具有相对较为出色的战术素养以及技术掌握能力。因为短传配合绝不只是凭借力量,其更多的是需要依托动作的准确性以及协调性进行,而女子在动作节奏、协调性等方面都要强于男子,这十分有利于短传配合。除此之外,女子大多情绪较为稳定、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就使得女生更加擅长展开以技巧为主的短传配合。例如二过一配合,其除开要求进攻队员要有密切的配合之外,还要接球球员具备较强的柔韧以及平衡性、协调性,这些方面都是女子要强于男子的因素。但是也可以看到,女子在多人连续传球方面,成功率确不如男子。其原因是一般比赛中涉及多人传球时,所需空间必然扩大,对力量和速度方面的要求就必然提高,女子的劣势逐渐凸显,成功率开始下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小学高年级阶段女子力量素质的发展暂不完善,力量较弱的劣势使得其在比赛中更加偏向于选择短的传球方式,同时,由于力量速度的劣势使得女子在整体配合上更加困难,这也更加符合该阶段女子身体成长规律。但跟同年龄段的男子相比较,女子因其节奏、协调和情绪稳定等方面优于男子,使得其短传的成功率更高,在局部内的短传配合更加有利。
4.2建议
依据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抓住身体发育的敏感期,科学训练,提高小学女子足球队的力量速度水平,弥补女子足球的先天短板。训练中强化局部战术配合,提升整体战术意识。充分发挥女子在动作节奏、协调性等方面的优势,扬长补短,强化训练局部配合。同时,通过战术组合的方式,提升女子足球整体战术配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敏菁.新时期少体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9,27(2):22-24.
[2]马超.教学比赛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 休闲,2019,204(12):61-61.
[3]黄永远.初中体育中"校园足球"的教学方法探究[J].文渊(中学版),2019(7):449.
[4]王维,吕瑞.高中薄弱学校足球教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J].读书文摘,2019(3):72-72.
[5]高丽.持续改善,走向精益——常熟市游文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华人时刊·校长版, 202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