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青
【摘要】现阶段,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受益匪浅,多媒体形象、直观、有趣的特点深深吸引了小学生,快速勾起了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实效性,发展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先分析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而提出了多媒体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语文阅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7-0121-03
多媒體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课堂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能够打破封闭的课堂状态,使学生的天性得以释放,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可以构建阅读情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展示阅读技巧和方法,强化学生的阅读效率;可以丰富阅读资源,开阔小学生的视野。为了确保新课改顺利推进,实现农村语文课堂的良性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将语文阅读教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帮助小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技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阅读目标不够突出
在一些农村小学中,语文教师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对文本的讲解上,要求小学生通过大量做题来提高语文成绩,忽视了阅读的作用,认为阅读不重要,阅读能力以后再慢慢培养也不迟。因此,语文教师一再缩减小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就造成了阅读教学的目标不够突出,小学生的阅读动力不足,甚至有的小学生不会阅读,读着读着就失去了兴趣。农村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如城市小学生多,如果再不加强阅读训练,就会给农村学生造成学习的困扰,无形中增加了课业负担。如何落实语文阅读目标,降低语文阅读的难度,拓宽阅读的范畴,才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事情。
(二)缺少交流互动环节
有些农村小学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不正确,他们错误地认为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就是放任自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教师不需要给小学生指导阅读方法,也不需要对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评价,久而久之,这种缺少交流互动的阅读课堂就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现在多媒体技术已深入农村学校,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教室里给学生播放课件,让小学生跟着课件阅读,而教师却成了旁观者,虽然用多媒体给小学生营造了阅读的情境,但是教师没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也会导致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找不到阅读的方向。
二、多媒体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课堂导人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师经常用到的方法,在阅读课堂上同样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导人情境,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阅读效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确保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不断尝试和创新课堂导入方式,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多媒体环境下的语文阅读相比以前有很大的优势,教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比如,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黄山奇石》,这篇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黄山奇石风景图,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祖国风光的热爱之情。由于农村小学生没有去过黄山,所以仅靠想象难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开放式的情境,给小学生展示了黄山的风景图,再配上航拍黄山的视频,可以让小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黄山美景,产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二)有效突出教学重点,优化学生思维
小学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找出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突出语文味。利用多媒体能够改变语文知识呈现的方式,使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更灵活,小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在阅读后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虽然多媒体教学是直观的、生动的,但是过分的生动也会妨碍小学生的学习,所以语文教师应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巧妙的处理,充分汲取作品的营养,让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地感知文章。比如,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讲的是1961年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文本由配图和短文组成,图文相互联系,展现了周总理与傣族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但是由于文本篇幅有限,配图缺乏立体感和动态性,小学生无法体会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因此,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热情。再通过多媒体向小学生讲述写作的背景,感受周总理的和蔼可亲以及与民同乐的情感,找出为什么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通过小学语文教师搭建的学习平台,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阅读的兴趣更高涨,纷纷投入阅读中,掌握了语文教学的重点知识。
(三)巧设疑问引发思考,激励学生探索创新
利用多媒体设置疑问可以给小学生带来多重感官的刺激,让小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积极思考文本内容,挖掘文本蕴含的深意。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设置疑问,以适应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引导小学生投入语文课堂中,摆脱对语文教师的依赖,提高思想水平。比如,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小马过河》,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当小河挡住小马的去路时,老牛和松鼠给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导致小马不知道如何取舍。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小马过河的动画片,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一下子就把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看完后,教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最后过河了吗?小马到河边去了几次?”小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品味到小马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并通过阅读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人说的是否正确,要靠自己实践去解答。语文教师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告诉学生遇到事情不要慌,要动脑筋思考,懂得“实践第一”。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性的学习状态,语文教师提出让小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给小学生戴上小动物的头饰,将文本的内容表演出来,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掌握,另一方面锻炼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进行阅读知识拓展,构建知识体系
小学生阅读文本有一个误区,阅读仅停留在表面,不做深入研究,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不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拓展语文知识,阅读后要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思维导图将文本的知识脉络清晰明了地表现出现,方便小学生深挖知识,提供发展机遇。比如,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望天门山》,这是李白的千古佳作,描绘了天门山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川的赞美之情。小学生阅读的时候只掌握了古诗表面的意思,却没有深入感知作者的境遇和情感,对于古诗的意境没有完成领会。所以,语文教师可以为农村小学生设计新颖的阅读方案,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本诗的思维导图,对小学生进行适时点拨,串讲诗意,使学生懂得古诗的阅读技巧。小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为下一步做铺垫。其次,通过多媒体给小学生播放范读的录音,让学生认真倾听,标出分隔符号,进入古诗的意境中。最后,师生进行交流分析,探讨李白用词的精准,仅用四个词“开”“回”“出”“来”就将天门山的壮丽描绘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拓宽了农村学生的视野,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实现了从被动阅读向自主阅读的转变。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实效,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还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结构,创造开放民主的阅读环境,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