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丽:勇于优秀 敢于引领乐于分享

2021-04-13 08:45陈侃
检察风云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检察官

陈侃

谷晓丽在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现场

怀揣匠心,公诉办案

作为基层办案检察官,谷晓丽办理刑事案件210件,其中大部分为职务犯罪、诈骗及食品安全犯罪的疑难复杂案件。其先后办理的某国企高管和某镇长受贿案,作为示范庭开庭审理。庭审中,她在被告人零口供的情况下予以有理有力地指控,全程脱稿发表公诉意见,获得前来参加旁听的区干部们充分肯定。在带头办理食品犯罪案件中,她针对区内发生的大批油炸面食违规添加含铝明矾案件,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类案件办理的法律适用、证据规格进行梳理引导,规范了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从检十数载,对于一名优秀的检察官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谷晓丽有着自己的看法:“首先必须是正直的,要有是非善恶之心,只有正直的检察官才能真正让别人信任;其次是专业的,近年来各种新类型的复杂案件逐渐增多,对检察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三就是客观的,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偏见来办理案件才能保证公正性。”最后,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也是有情怀的,“一起刑事案件的发生,并不是一个人或者多个人犯了罪这么简单的定性。其行为的发生,背后可能隐藏着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原因,对于每一名检察官来说都需要反思犯罪的原因。”

创新开拓,公益诉讼

从2019年7月开始,公益诉讼工作正式在全国开展。谷晓丽也因工作的需要离开奋斗了12年的公诉岗位,被调至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岗位。怎样在无现成经验可寻的“无人区”蹚出一条新路、做好公益诉讼成了必须克服的困难。

谷晓丽坦言,在最初的日子里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刚开始的时候会很焦虑,以前只要考虑办好案件就行,如今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关注点不能再仅仅局限于个案的办理。”不过相比于在法庭上的辩论,民事检察工作也有其独特的魅力。用谷晓丽的话来说,检察工作就像是一辆四轮驱动的车,除了刑事检察以外,其他三个“轮子”都与民事行政检察有关,“民事和行政诉讼审判的案件都需要监督,公益诉讼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的职能则更不必多说。因此想要不断前进、不断推进检察工作,四个轮子需要同时转动,民事行政检察就决不能只起辅助作用。”

检察官谷晓丽

在不断的摸索中,谷晓丽在全国首创了“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率先在全市办理了首个违法占用耕地公益诉讼案、食品犯罪黑名单公益诉讼案,入选2018年上海市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她有效借助检媒合作模式,通过《法制特勤组》《新闻坊》等电视节目,出镜开展公益诉讼法制宣传。两年多来,她亲自参与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8件,入选市检察公益诉讼核心团队成员,并受邀多次为外省市检察机关干部讲授公益诉讼办案经验。

转变角色,精于管理

在公诉岗位时,作为公诉副科长的她认真分管全科业务培训,首创了实务案例汇集与岗位素能培训,创新了公诉团队实战出庭实训模式。在全面负责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期间,她同样满怀热忱投入科室管理,使所在科室2018年度考核位列全市第二,集体荣获2017年至2018年度市嘉奖,2019年亦取得了公益诉讼考核位列全市第二、民事检察第三、行政检察第四的佳绩。

谈及未来,谷晓丽认为自己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更加开阔视野,思路也要更活跃,此外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同时,谷晓丽也坦言,毕竟从刑事领域转到民事领域是一个看似轻松但实际上要付出诸多努力去填补专业方面的欠缺才能实现“华丽转身”的过程,“尽管有些知识以前曾经学习过,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是会有所不同,况且公益訴讼是一项全新的职能,还是需要继续不断探索的”。

猜你喜欢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检察官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大兴安岭呼中:开展民事行政检察系列宣传月活动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适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分析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黄朝忠(酉阳土家庭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不断加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对基层检察工作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浅议当前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对策